汪政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微課被引入課堂教學中。該教學方式改變了傳統的授課模式,極具創新性、趣味性和實效性,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還促進了學生創新思維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本文就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 ?信息技術 ?微課
前言
在初中課程中,信息技術課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別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化技術手段不斷發展的今天,從小讓學生了解這類技術,能夠開闊他們的視野,培養他們的鉆研精神,并將所學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微課是一種以視頻的形式,圍繞某一知識點或教學環節,在5到10分鐘內進行的教學活動。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微課更具針對性,使用方便,還不會受到場地的限制。所以,微課已成為當前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一種高效的輔助手段,在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有利于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的設計原則
1.趣味性原則
微課的設計者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創造不同的教學環境。在微課的設計中,我們不應忘記創新的主題,這種創新的方式,主要是指將知識學習與社會需求有機結合起來,借助趣味性較強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及心理特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通過微課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2.實用性原則
微課的特點是,一方面,通過對學生的深入理解,展示學生需要理解的關鍵知識,另一方面,將凌亂的知識系統化,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此外,它還可以使知識點變得易于記憶。在微課的知識選擇與分解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研究各學科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同時平衡學科難度。二是在微課設計過程中,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以學生的思維作為出發點,確保微課得以有效實施。三是在進行教學目標設定之前需對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加以充分考慮,充分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3.自主性原則
微課之所以不同于傳統的課程模式,主要是基于學生的實際需求,通過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微課的發展,一則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幫助,二則不受學習環境和場地的限制,學習過程的自由度比較高,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進而保證了學習效率。此外,學生還可以借助微課將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充分結合起來。
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的應用
1.利用微課強化課前預習和輔導
借助微課,教師可以在課前將課程內容制作成視頻,上傳到學習平臺上,便于學生提前觀看預習。特別是對初中信息技術這門學科而言,其中大部分屬于原理解釋和操作示范性比較強的知識技能,學生通過提前觀看視頻,并對照視頻操作步驟學習演練,不僅能夠促進理解和掌握,還能提高教學質量。
比如,在教學《計算機與信息安全》一章時,教師可以針對本節主要教學內容“了解計算機病毒及掌握基本的防護措施”來制作微視頻,讓學生提前進行自主學習,在微視頻中不僅要反映出本課的重點,還應配合相應的操作流程,比如正版殺毒軟件的安裝管理、垃圾文件清理等,同時還應設計計算機病毒入侵時常見故障表現及安全防護等內容,讓學生在課前對本課知識點有個大概了解,課堂上則集中處理微課視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利用微課的一個好處是,像計算機感染病毒之后的現象,很難用言語進行描述,通過微課視頻介紹,更利于學生理解。此外,在制作微視頻的過程中,還可以適當添加一些較為常用的安全軟件,豐富學習內容。
2.利用微課實現計算機情境教學
由于計算機信息技術學科很多理論性的知識點很難用語言進行表達,大多需要通過操作演示的形式來為學生進行講解,但課堂時間過短,如何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技巧,微課教學也不例外。將情境教學法運用于微課教學中,能夠讓課堂教學氛圍更富生動性和趣味性。
比如,在教學《加工制作圖片》一章時,特別在教學“Photoshop圖片處理軟件”相關的課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手段,通過大屏幕來為學生創設一個“商場”的視頻或圖片,可以微視頻形式呈現,也可以幻燈片播放形式呈現,特別是那些精美的美食宣傳圖片,之后進行問題導入,讓學生觀察這些圖片是否是原來食物本身的樣子,在提起學生興趣的同時,進入課程教學“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在課程結束前,教師還可以將某一圖片的制作處理過程通過微視頻的形式為學生進行動態展示,加深他們對圖片處理步驟、方法的鞏固。
3.利用微課加強師生互動
以往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一般是教師講解、為學生演示,學生進行模仿和訓練,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主體地位不夠突顯,師生之間的互動性也不強,特別在班級學生較多和課堂時間較短的情況下,教師很難做到對每位學生實際操作掌握情況的了解或一對一的講解和指導。而借助微課,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制作成視頻上傳至學習平臺上,供學生觀看、下載和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便能通過學生評論、視頻觀看及下載量來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另外,還可以通過在線指導功能,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大大地彌補了課堂學時不足的問題。
比如,在教學《設計與制作演示文稿》一章時,教師可以依據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找出重難點,并將其制作成微視頻投放到學習平臺上讓學生下載觀看,借助評論區功能,與學生在評論區展開討論,為學生解答仍然存疑的部分,讓學生明白自身不足的同時,增進師生互動,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并以此為依據來進行復習環節的設計,改進以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此外,將微課視頻引入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從根本上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時空上的局限性,學生可以隨時通過電腦、手機等移動設備學習。信息技術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它重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合理安排一些實際操作內容,若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難以把所有的學生都考慮進去,也不能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訓練。而微課的使用,就可以將所有的信息技術操作內容及操作過程以視頻的形式發送給每個學生,實現一對一的教學。
結語
總而言之,將微課融入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不僅豐富了教學方法,還促進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對于信息技術這樣操作性強、需要大量訓練時間的學科而言,它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了“一對一”的輔助指導,為學生創設了更好的教學環境,提高了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羅先巧.基于微課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