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之庭
(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高級中學 222200)
高中階段是學生合理運用數學知識、感受數學知識的必經階段.隨著科教水平的不斷提升和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足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了發揮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力,讓他們自覺地來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教師要結合新時代的數學教學題材,做好每一次的創課設計與實踐研究,構造“體驗式”的數學課堂活動.當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習的興趣,便能積極配合教師的引導,真正掌握和運用各種高中數學理論和知識.
數學具有“生活性、學科性、理論性”等多種特征,對學生的“數學基礎、學習能力、計算能力”等都有特殊的要求.特別是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著升學就業的問題,更需要深入數學學科內部,探究其本質和學習規律.這就需要教師注重體驗式的內容,豐富數學創課設計,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時代在發展,數學課堂也應該呈現出嶄新的教學特點,才能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體驗式”的教學活動,就旨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讓他們學會把自身的情感加入到數學學習過程中.

學生所經歷體驗過的知識才會印象深刻,才會記憶猶新,他們在新知生成的過程中才能明晰知識形成的來龍去脈.因此,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地給學生呈現體驗式的內容,將學生引入新知探究的深層境地,為學生的深度學習搭建舞臺.
學生的學習體驗由情感而生,這是教學的必然規律.不同的學生就會有不同的學習體驗,并伴隨著各種情感.想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需要經歷一個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首先,教師要善于和學生溝通交流,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展開思維活動,形成一種獨立的、具有創造性的數學學習能力.其次,教學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為他們創設出各種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的數學積極性.這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情感體驗,是“體驗式課堂”中的有效形式之一.當學生具備一定的實踐性學習思維,便能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使數學課堂更具有直觀性,觸景生情,以此加深對數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實踐運用是學生深刻領會知識,熟練駕馭知識的必然途徑,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為學生引入數學實踐的機會,給學生營造數學實踐與運用的氛圍,激勵學生自主探究,從而真正領會和掌握數學新知.
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是非常密切的,很多數學問題都是圍繞生活而展開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日常生活來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關聯,讓學生有明確的方向和學習目標.這是體驗式教學的關鍵內容,能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是每個教師值得采用的教學模式.把文字、動畫等多種信息組合起來,不僅能擴展體驗式的課堂活動,還能讓數學課堂更加“直觀形象”,更加貼近孩子們的學習生活,給他們展現各種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

數學學習原本是枯燥乏味的,教師要針對數學學科的特色,不斷創設一些引人入勝的數學活動,將學生自然引入其中,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情境之中掌握知識,理解新知.
總而言之,數學是高中階段一門至關重要的學科,需要學生注重數學的本質,不斷豐富自身的情感體驗,才能學好的一門科目.新時代的教師要在數學課堂中加入“體驗式”的教學模式,讓數學課堂更具有“情感性、參與性、個體性”等多重特征,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