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木吉力道爾吉
摘 要:一篇優質新聞報道,需要記者重視采訪技巧。只有新聞記者熟練掌握采訪技巧,才能靈活運用訪問方法,獲取更真實的新聞材料,給人們提供更多高質量的新聞報道。本文將從探究新聞記者采訪技巧為切入點,并根據具體情況,合理提出相關建議,希望全面提高新聞記者采訪質量,充分發揮新聞價值,寫出更多無愧人民和時代的新聞報道。
關鍵詞:采訪技巧;新聞;記者
新聞與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應充分重視新聞質量,這對新聞記者在采訪和自身專業素養方面都有很高要求。新聞記者在進行采訪時,應更重視新聞時效性、實事求是,注重挖掘新聞的廣度和深度,充分發揮新聞價值,有利于推動新聞業可持續發展。
一、明確新聞采訪內容
在進行新聞采訪過程中,準確定位采訪內容,有利于順利開展采訪工作,充分發揮新聞報道價值。對采訪內容進行準確定位,可以提高新聞采訪效果。新聞記者在進行采訪過程中,需要把握住當前熱點話題,采訪百姓最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報道過程中抓住熱點,可以吸引更多讀者和觀眾的注意力,有利于受眾群體產生共鳴。新聞記者在進行采訪過程中,應創新思維,選擇更適合的新聞點進行深入采訪,不僅實際解決問題,同時具備社會意義。記者采訪的新聞內容,應更貼近大眾日常生活,積極傳遞社會正能量、弘揚社會正氣以及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新聞記者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原則,以敏銳洞察力抓住新聞重點內容,不斷深入挖掘新聞,給人們提供更多真實的新聞資訊[1]。
二、注重新聞采訪前相關準備工作
首先,新聞記者在采訪前,需要做好準備工作。準備工作主要包括確立新聞采訪內容的要點,綜合分析選題工作。工作人員在確立選題以后,需要開展全面分析,找到新聞采訪要點和受眾的興趣點,制定新聞采訪提綱。針對采訪過程中需要問的問題應提前做好準備,問題應具備一定的價值性和針對性。通過做好完善的準備工作,顯示出新聞記者對采訪對象了如指掌,有利于采訪的對象對采訪內容產生興趣,從而積極地與新聞記者交換意見。
其次,新聞記者應掌握問問題的技巧。在進行新聞采訪前,新聞記者完善采訪問題的準備工作,可以使采訪對象能夠在有限時間,提供更多新聞采訪內容和素材。新聞記者需要對采訪問題進行合理設計,不只是簡單進行詢問,應充分考慮到采訪對象的實際感受。在進行采訪問題準備工作時,新聞記者需要換位思考,如果遇到這些問題,自己應該怎么進行回答?采訪的問題是否是新聞報道真正想要的?
此外,新聞記者需要充分意識到搜集資料的重要性。新聞記者應區別采訪新聞人物和新聞事件之間存在的差異。當發生新聞事件時,記者應在現場對一些知情人開展采訪工作,主要是為了使讀者清楚了解到事件內容,而被采訪的人,通常不是讀者關心這件事情的重點內容,讀者真正想了解的是被采訪人所目擊的新聞事件。新聞事件具備了發生的社會影響、背景和原因,新聞記者不僅需要對事件知情人進行采訪,同時也需要通過多個渠道對新聞事件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了解。因此,新聞記者在進行采訪前,應搜集新聞事件相關資料,保證有序開展新聞采訪工作[2]。
三、注重采訪中提問的方式和類型
(一)提問方式
第一,新聞記者采用電話采訪的方式,對采訪對象進行提問。第二,通過側面提問的方式。通過對采訪對象周圍人進行訪問,側面對新聞人物的思想以及有關事跡進行全面了解。第三,采用隱身采訪的方式,通常為新聞記者不對自己身份進行暴露,現場進行體驗以及采訪。第四,采用書面采訪的方式。新聞記者在紙條上寫出提問的內容,遞交給采訪對象,并等待對方的答復。第五,面對面進行提問的方式。針對重要的新聞采訪,需要新聞記者找到見證人、當事人以及相關負責人,盡量爭取拿到一手新聞材料。第六,新聞記者采用體驗式提問的方式。新聞記者深入現場,和采訪對象一起生活、“泡”在一起,對采訪對象所處環境進行深入體驗[3]。
(二)探究新聞記者采訪提問類型
第一,采用假設性進行提問,記者采用創造性提問的方式,對采訪對象進行提問。第二,追問,在進行采訪過程中追問作為常用提問方式,記者通過一些細節和事實進行捕捉,挖掘更多的真實信息。第三,采用激將法提問,記者在采訪時,如果遇到采訪對象不愿意回答問題,可以采用“正話反說”的方式,通過激將手段進行提問。第四,引導性提問模式。通過進行引導型提問,使得被采訪者在保持訪談過程中保持一種積極訪問態度。第五,正面進行提問。記者采訪過程中開門見山進行提問,可以使對方暢所欲言,營造輕松氛圍。
(三)采訪過程中應注重問題技巧
在進行采訪時,需要記者合理應用提問技巧與被采訪者進行有效溝通交流,在采訪時可以獲取更多的真實信息。為了提高采訪質量,需要注重合理應用提問技巧。記者事先應做好采訪準備工作,對提問的內容進行選擇,注重第一個問題,有助于提升采訪整體質量和深度。同時在采訪問題需要和采訪對象產生共鳴,充分調動被采訪者的興趣,能夠繪聲繪色回答記者提問的相關問題。
例如,在采訪中,采訪對象不愿對自己的苦楚進行表達時,需要記者耐心,給采訪對象更多的空間,并在交流過程中進行正確引導,消除采訪者存在的思想顧慮。
此外,提問的內容應具備有效性,不能一直對采訪對象進行提問,需要對采訪者的思想和情緒進行綜合考慮。給采訪對象更多的空間,但記者應掌握好一個度,避免出現偏離主題以及天馬行空情況。記者值得注意的是,采訪過程中避免出現流于形式的情況,沒有突出新聞采訪的實質。因此,問題不應籠統,應根據實際情況,細致問題。有助于順利開展采訪工作,也確保后期寫作時更加深入、生動[4]。
四、記者應拉近和采訪對象的距離,用心傾聽
新聞記者在進行采訪時,應消除記者和采訪者的工作觀念,需要將采訪對象當作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以采訪對象的角度分析和看待問題,能夠和采訪對象可以有效進行溝通交流,從而拉近采訪對象和記者之間距離。采訪對象可以消除思想顧慮,更加配合記者,使新聞記者獲取更多真實信息。新聞記者在采訪中應用心傾聽,在與采訪對象溝通過程中及時發現一些有價值信息,深度挖掘更多新聞素材,可以逐漸提升新聞價值。對采訪者多一些尊重,當采訪時被采訪者存在情緒激動情況,多少會有些怨言,需要記者避免出現不耐煩神情以及打斷對方情況,需要記者更有耐心,使被采訪者可以敞開心扉。記者在采訪過程中,需要專心傾聽,通過談話抓住采訪對象談話重點信息,及時發現采訪中存在的疑問以及有關線索,并及時追問采訪者,提高采訪質量。一旦新聞記者存在不專心情況,會失去很多有價值的新聞信息。
新聞記者在進行采訪過程中禁止應用呵斥或者是質問語氣和采訪對象進行溝通交流。新聞記者需要不斷提升與人溝通的能力,積極營造良好的新聞采訪環境,作為采訪成功的基礎。作為一名新聞記者需要在短時間內和被采訪者傾心相談、“一見如故”,只有記者具備這種特殊本領,可以及時消除被采訪者存在的陌生感。使對方更快適應自己,可以順利開展采訪工作。采訪時,記者找到話題交叉點,可以拉近彼此距離,使采訪氛圍更加融洽[5]。
五、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充分發揮新聞報道價值,新聞記者需要深入挖掘、不斷獲取新聞題材,有利于更好開展采訪工作。在進行采訪時需要新聞記者通過使用合理、巧妙應用采訪技巧,有效提升整體工作質量和效率。新聞記者應熟練掌握采訪技巧,提升采訪效果。全面提升新聞記者綜合素養,有利于深入、全面、細致開展采訪工作,同時推動新聞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廣坤.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采訪技巧的提升[J].記者搖籃,2019(11):47-48.
[2]劉艷.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采訪技巧的提升研究[J].傳媒論壇,2019,2(21):42.
[3]李想.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采訪技巧的提高路徑[J].科技傳播,2019,11(19):25-26.
[4]熊澤亮.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采訪提問技巧策略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9,3(29):121.
[5]高貴敏,李明,王子君.新聞記者采訪技巧的研究創新[J].傳播力研究,2019,3(2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