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立勤
摘 要: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與幼兒的互動至關重要,一個能在互動中循循善誘的教師能有效地引導幼兒健康發展。文章通過對福建省龍巖市F幼兒園300個師幼互動案例的調查分析來解讀幼兒園自由閱讀活動中師幼互動的現狀,分析師幼互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而提出一些改進建議。
關鍵詞:幼兒教育;閱讀活動;師幼互動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11-26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15-0125-02
一、幼兒園自由閱讀活動中師幼互動的現狀
師幼互動是幼兒園自由閱讀活動的核心,盡管幼兒在自由的環境中更容易開發潛力、發散思維,但也容易做出一些與閱讀活動無關的行為。
(一)互動內容
從表中可見,在300次師幼互動中,191次為教師發起,占比63.67%,占比將近三分之二。在教師發起的互動行為中,活動指導、紀律約束、課堂提問這三類行為頻率最高,占據教師發起的互動行為總數的68.07%,這也說明在自由閱讀活動中, 由于幼兒在自我約束、閱讀方式、認識程度方面的不足,因此教師在這些方面的引導就會比較多。
(二)互動性質
從如下柱狀圖來看,幼兒情緒往往會因為教師的情緒變化而變化。在教師發起的191次師幼互動行為中,教師在發起互動行為時采用微笑、鼓勵等正面情緒的占比為29.30%,幼兒反應積極、愉悅的占比為28.60%。在師幼互動行為中,教師中性情緒占據了61.5%,而負面情緒占據了9.2%。這一情緒發生的原因主要是紀律約束需要一定的震懾力,而少量的負面情緒是由教師受教學活動以外的負面事件影響,且沒有及時轉變情緒而引發。
二、幼兒園自由閱讀活動中師幼互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在幼兒園生活的兩大主體——幼兒和教師中,只有教師是擁有健全的人格和成熟的心理的,而幼兒的情感和認知都處于啟蒙階段,所以在這部分主要總結幼兒園自由閱讀活動中師幼互動存在的問題。
(一)在自由閱讀師幼互動中缺少情感交流
從表格的互動內容可以發現,如果將教師發起的互動行為做一個有無情感交流的區分,那么安撫情緒、誘導幫助、表達情感這三類行為帶有明顯的情感交流,但這三類行為只占教師發起的互動行為總數的23.03%。而在自由閱讀活動中,教師往往比較關心幼兒有沒有在認真閱讀,并且對讀物的故事情節和基本知識能否被幼兒吸收的關注點比較高,所以紀律約束、活動指導和課堂提問的占比達到68.07%。由此可見,在自由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比較重視紀律和知識吸收,大部分的師幼互動是為了讓幼兒能完成教學目標,而比較不在意幼兒的個人情感訴求。從另一方面講,自由閱讀的目的是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而教師在自由閱讀活動中不斷進行紀律約束和活動指導會給幼兒帶來無形的心理壓力,這既會打擊幼兒閱讀的積極性,又使得幼兒因畏懼的情緒而減少與教師的互動行為,導致師幼互動的情感交流更加稀少。
(二)在自由閱讀師幼互動中忽視幼兒的核心地位
不管是在家庭教育中還是在幼兒園活動中,幼兒都應該是教育活動的主體。從問卷結果來看,在所有互動行為中,教師發起的互動次數達到了191次,占互動總數的63.67%,這也說明教師在幼兒園活動中占據支配地位,他們大多根據自己的主觀意識來控制自由閱讀現場的紀律。例如,很多幼兒在自由閱讀活動中可能會與其他幼兒交流一些讀本上的知識,這種自由交流有助于幼兒的思考,但會使得自由閱讀的現場變得有些嘈雜,教師往往會通過一句“看自己的,保持安靜”來控制現場。教師受到傳統教育思維的影響,將自己作為教學活動的核心和權威,很多時候都是以自己的教育模板去培養幼兒,而不是根據幼兒的成長需求去進一步引導,忽視了幼兒才是師幼互動主體這件事。
而且,從上圖來看,在幼兒發起的師幼互動行為中,教師采取正面情緒的比例只有45.20%,大多是中性和負面情緒,這表明教師應對幼兒互動訴求的積極性并不高,更多地采取一些敷衍的應對方式。再者,從互動結果來看,在幼兒發起的師幼互動行為中,教師拒絕或無視的比例達到了37.61%,這些行為都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幼兒發起互動的積極性,幼兒成長的主體性會受到損害。
(三)在自由閱讀師幼互動中忽視幼兒的成長差異
由于家庭環境、父母職業和教育方式的差異,幼兒的成長程度、興趣愛好、對事物的關注點等方面也各有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加強對幼兒生活的觀察,或是通過家園互動來了解幼兒成長的詳細情況,并且尊重這種成長差異性,在教學活動中因材施教。但是根據筆者的觀察,在自由閱讀活動中,教師往往執行同樣的管理標準,這就造成了教師坐在遠處只是看到一群幼兒圍在一起,聽不到他們在講什么內容的情況,教師往往會主觀斷定他們在做閱讀以外的事,并且予以提醒:“xxx,不要圍在一起講話,看自己的書。”
另外,幼兒園階段是幼兒學習的啟蒙階段,幼兒沒有系統知識作為基礎,也不會被固有的規則所約束,正處于一個極富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時期。早期的自由閱讀能讓幼兒利用圖畫和故事情節激發自己的想象力。因此教師在閱讀活動中,更應該注重引導幼兒展開想象,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再者,在讀本的選擇也大大限制了幼兒的創造性,很多教師在選擇讀本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到幼兒的成長差異,基本都是選擇一些粗淺的兒童童話,而沒有選擇一些科普、益智類讀物,而且在不同的自由閱讀時期只是相互交換一些讀物,并沒有主題的變化,這也就使得幼兒的自由閱讀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中師幼互動改進建議
通過對幼兒園自由閱讀活動的現狀和問題的分析,總結建議如下:
(一)重視情感交流,營造輕松閱讀氛圍
在自由閱讀活動中,幼兒在一種較為輕松的氛圍下閱讀,不僅能選擇自己想看的讀本,還能激發閱讀興趣。教師應該采取更加柔和的措施,加強引導。例如,一些幼兒在看大灰狼故事的時候交頭接耳,教師可以通過模仿大灰狼猙獰的面孔和故事里主人公面對大灰狼害怕的表情,來加深幼兒的印象。教師做著猙獰的表情說:“大灰狼說啦!如果你們不好好看書,大灰狼就會來找你們啦!”這樣既能活躍閱讀氛圍,又能用比較柔和的方式去糾正幼兒的不良行為。
在進行自由閱讀的時候,幼兒會對讀物里的一些情節產生一定的情感共鳴或者情感排斥,從而生出喜怒哀樂等情感,這是幼兒內心世界的反饋。這時候教師不應急于打斷幼兒的情感宣泄,應該深入解讀幼兒,并以同理心融入幼兒的內心世界。這樣不僅能了解幼兒的真實情感,也能更好地了解幼兒的興趣、優勢等情況,然后循循善誘,促進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并從閱讀材料中獲取成長的靈感。
(二)重視角色轉換和個體差異
在幼兒園活動中,教師應該將自己定位成一個“大孩子”,根據幼兒的成長特點來采取不同的互動策略,讓幼兒取得更好的自由閱讀體驗。自由閱讀強調“自由”,在這樣的活動中,教師給自己的定位應該是一個“輔助者”。每個幼兒在自由閱讀活動中都會不斷激發想象力,并與身邊的伙伴進行討論,這時候教師應該耐心傾聽并加以引導。
當然,教師還應該對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充分分析。例如,一些幼兒傾向于一些科普類的讀物,那就應該適當地選擇相關讀物,避免幼兒因不喜歡讀物內容而降低閱讀興趣。
(三)重視幼兒主動互動,提升閱讀活動質量
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故事內容來安排不同的互動游戲,可以對故事情節進行現場演繹。例如,閱讀狼和羊的故事時,教師可以扮演大灰狼加入表演活動。通過與幼兒打成一片,教師就可以和幼兒成為伙伴,幼兒也更愿意與教師互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師幼互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核心環節,教師只有不斷提升自我,提高師幼互動意識,并且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來增強自由閱讀的氛圍,才能真正激發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給幼兒更多探索和質疑的空間,這有助于幼兒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陸 玲.淺談“對話式”師幼互動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6):168.
[2]程 雯,許國慶,謝 楊.師幼互動現存問題及有效對策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21):226-228.
[3]周永麗.區域活動中師幼互動質量研究[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9(4):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