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 馬玉娟
家長不僅需要承擔工作的重任,還要做好為人父母的工作——真心為孩子籌劃,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中,與教師一同完成對孩子的家校共育。因此,家長需要從職業角色向家庭角色轉換,并協調好家庭角色的執行方式。
部分家長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和職業奮斗中,反而忽略了對家庭管理和孩子教育的責任,導致孩子缺乏家庭教育,缺少家長的關注和關愛,從而產生了一系列不良問題。針對這種情況,家長應主動了解父母職業角色向家庭角色轉換的重要性和存在問題,從而提高自身承擔家庭教育責任的意識,為孩子打造溫馨家庭與生活氛圍。
家長需要詳細了解職業角色向家庭角色轉換的重要性,重視家長角色轉換的意義。
(一)角色轉換的重要性
首先,從家庭層面來看,父母職業角色向家庭角色的有效、及時轉換能讓家長以平和的心態參與家庭生活,保證家長在家庭中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家庭成員,從而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其次,從親子關系層面來看,家長從職業角色轉變為家庭角色后,更易對孩子產生共情,并以對等的身份和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和不足,進而在友好溝通的踐行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
再次,從孩子成長層面來看,中職孩子正處于青春期,想法較多,較為叛逆。家長從職業角色轉換為家庭角色后,更容易發現孩子存在的生活、學習和品質方面的問題,進而可以針對性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克服不足,實現高效成長和進步。
最后,從家長的個人情況來看,完成職業角色向家庭角色的轉換,能夠幫助家長除去一天的疲累,投入到美好的家庭生活中,并在溫馨的家庭環境中釋放工作壓力,獲得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二)角色轉換的問題
根據對部分中職院校學生家長情況的調查,父母職業角色向家庭角色轉換存在以下問題。第一,部分家長尚未意識到職業角色向家庭角色轉換的重要性和價值;第二,很多中職教師并未向家長提供有效的幫助和指導;第三,已經惡化的家庭關系使得家長無心參與角色轉換;第四,部分家長不了解有效實施職業角色向家庭角色轉換的方式與方法。
(一)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家長角色的轉換離不開教師和學校的幫助。教師要幫助中職學生的家長完成從職業角色向家庭角色的轉變,可以借助家長會議,向家長傳播科學的、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并鼓勵各位家長將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切實踐行在日常家庭生活中。
例如,在家長會議中,教師可以借助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含義,幫助家長分析家庭問題,借此改變家庭中原本的“不平等”關系,促使家長從根本上思孩子所思、想孩子所想,逐步放下自己在職業生涯中的威嚴,以父母的身份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在教師的幫助下建立角色轉換的意識,并在履行家庭責任時積極踐行以生為本理念,切實在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思孩子所思,想孩子所想,供孩子所需,成為幫助孩子成長的合格父母。
(二)親子互動多元化
在父母角色轉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多元化的親子互動鼓勵孩子與父母溝通,促使雙方在互動中互相了解、互相關愛,從而構建和諧的親子關系。
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家長與孩子在假期共同出游,讓家長與孩子共同商討和探究家庭中的大事小情……多元化的親子互動不僅可以幫助父母完成從職業角色向家庭角色的轉換,還能構建和諧的親子關系。
(三)構建和諧親子關系
教師還需要借助構建和諧的親子關系進一步強化家長角色轉換的能力和素養。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家長在生活上關愛孩子,指導孩子心理教育,在孩子迷茫時引領他們,用關愛取代說教,用詢問取代職責,進而構建和諧的親子關系,讓孩子在和諧的親子關系中成長和進步。
綜上所述,中職教師在教育培養中不僅需要幫助孩子完成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專業技能的提升,還需要有效了解孩子的家庭情況,并積極幫助家長完成職業角色向家庭角色的轉換,掌握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建立和諧的家庭氛圍,進而促使孩子在溫馨的家庭環境、父母的真心關愛中樂觀成長、不斷進步。家長也要了解職業角色向家庭角色轉換的重要性,重視孩子的成長環境和心理需求,確保孩子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古浪縣黃羊川職業技術中學古浪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