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妮
剖宮產手術中造成的切口對產婦的影響較大。按照術后恢復時間的快慢,剖宮產采取的切口可依次分為橫切口、豎切口、瘢痕切口。其中瘢痕切口指的是產婦二次剖宮產,即在首次剖宮產留下的疤痕上制造切口。橫切口相對恢復時間較短,產婦的痛苦較輕,是現在婦產科進行剖宮產的首選切口方式。在剖宮產結束后的一段時間內,切口會影響產婦的舒適度和康復進程。因此在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要對產婦展開有效的切口治療和護理。
(一)切口憩室
剖宮產需要將產婦的子宮打開,因而很容易引起術后切口憩室,形成原因可能與縫合或病菌感染有關。憩室并不會影響產婦的卵巢功能。但是在周期結束時,原本被憩室兜住的經血開始慢慢溢出,導致月經淋漓不盡,延長女性經期。另外,憩室也會影響再次生育。有再次生育計劃的婦女存在憩室妊娠、子宮破裂的風險。
(二)切口憩室的治療方式
治療切口憩室的方式有三種,第一種是藥物治療,產婦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孕激素、短效避孕藥或者黃體酮等抑制內膜增生的藥品調理月經失調。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藥物不能促進肌肉增長,在短期內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因此,藥物治療需要長時間服用激素類藥物,長期下來會給產婦身體造成較大的壓力。第二種方式也屬于保守治療法,即將曼月樂節育環放置于產婦子宮腔內。藥環每日釋放的少量孕激素可以控制內膜生長,調節月經。這種方式可以長期發揮作用,也不需要產婦長時間吃藥,但對再次生育有限制。第三種方法是手術療法,見效快。該療法的適用人群包括藥物療效差、藥物副作用大、憩室大和有再次生育需求的產婦。目前臨床采用的多種手術方案已經比較成熟,手術成功率基本可以達到70%~80%左右。針對確定需要手術治療的產婦,醫生首先要明確產婦切口憩室位于子宮的具體位置,并結合憩室的類型、大小和產婦本人的體質,再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手術方案。常見的手術方案有宮-腹腔鏡聯合切口憩室修補術、經陰道切口憩室修補術等。
1.切口疼痛護理。手術結束后,切口帶來的疼痛感會慢慢增強。此時護理人員要做好疼痛管理。產婦從手術室轉移到病房后,護理人員指導產婦保持側臥體式,減少腹壁承受的牽拉力,如果產婦疼痛難受,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使用鎮痛泵或者止痛藥.護理人員要及時清理切口附近的汗液,保持周圍皮膚組織干燥,減少汗液對切口的刺激,避免引起疼痛。另外,在切口結痂時,產婦不要撕拉、摳撓,避免對切口造成二次傷害引起疼痛。
2.切口紅腫護理。如果產婦切口出現紅腫狀態,護理人員可以運用紅外線照射進行治療,并注意定期更換切口處的敷料。
3.切口發癢護理。在院期間,護理人員要遵循醫囑選用合適的藥物止癢。產婦在家中修養時,切口發癢,可以使用棉簽蘸取75%的酒精圍繞切口涂抹周圍皮膚組織,更換新的無菌敷料,并注意是否有對膠布過敏,如果有過敏現象,需要換脫敏膠布。
4.切口感染護理。切口出現局部發熱紅腫并伴有疼痛且產婦的體溫呈現持續偏高的狀態表示切口有感染癥狀,護理人員此時需要及時報告醫生,并根據醫囑通過靜脈輸液或口服抗生素類可以抑制感染的藥物。
1.生產期間,孕婦進食較少消耗較多,并且懷孕期間的血液處于高凝狀態,發生血栓甚至肺栓塞的可能性比較高,存在猝死風險。因此,在剖宮產術后3天內,護理人員需要通過輸液糾正產婦脫水狀態,并幫助產婦盡快恢復飲食和排氣功能。
2.補液操作盡可能選取上肢靜脈通道,防止下肢靜脈血栓。
3.護理人員要幫助產婦盡早活動身體,一般來說麻醉效果退散后,產婦的上下肢肌肉可以完成一些簡單的收放動作,護理人員要盡早引導產婦進行肢體活動,預防血栓,促進產婦胃腸道功能的恢復。
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剖宮產分娩方式,而相應的剖宮產并發癥率也隨之增加,針對手術切口引發的各種問題,產婦應保持積極態度,配合治療。
(作者單位: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