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麗川
摘? 要;當前我國經濟處于轉型升級階段,資本市場逐漸壯大,上市公司數量大幅增加,與此同時,與上市公司相匹配的內部結構、相關的法律制度等多方面還不夠成熟,會計信息披露不及時、不完整、缺乏時效性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雖說上市公司是“優等生”,但在內外部環境有所趨緊的情況下,部分行業仍面臨著不小的挑戰,本文結合監管的角度,就上市公司在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展開分析,希望能借此提升經營和管理質量,有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
一、引言
我國對于資本市場的監管受宏觀環境、參與主體、信息技術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上市公司在會計信息披露問題上加強其規范性,提高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對于公司的投資價值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將直接影響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狀況。盡管交易所2015年1月5日已正式實施分行業監管模式,改變了以往的轄區監管方式,深化了信息披露監管的精度和深度,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專業性仍有待提升,難以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不利于公司的長效發展。因此,對該問題展開研究,通過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來提高我國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對于公司與市場的發展都是很有價值的。
二、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一)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
盡管有相關法律和制度的約束,但上市公司在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時效性和完整性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少問題,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的弊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會計信息的質量,導致上市公司在會計信息披露上存在隨意性,對于信息披露的言辭不完善,隱藏真實信息,損害投資者的利益。內部治理結構的不完善,誘發上市公司在利益權衡時,為了增加自身的競爭力,通過信息造假、失真、缺失等手段來提高自身的信譽度,編造虛假的會計信息來欺騙投資者,以此來滿足自身的利益需求,導致上市公司披露的會計信息缺乏相關性和可比性,影響股市的健康發展。目前而言,上市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受到諸多限制,信息披露方式缺乏實效性、周期性,不利于上市公司的發展。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需要能夠滿足多角度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客觀反映企業的經濟業務,公司管理人員如若為了滿足自身的利益需求以及公司的經營需求,通過粉飾財務報表來誤導信息使用者,不僅嚴重損害著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對于市場的發展也存在很大的危害。
(二)對于上市公司的監督力度不足
目前部分上市公司信息不完整、不真實的現象層出不窮,從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進行監管的角度出發,一方面,我國上市公司監事會受到其內部管理人員的影響,難以展開有效的監督,部分監事會人員受制于公司管理層,在面對違法違規行為時,其監督作用難以有效發揮,直接導致了會計信息披露失真的違規現象;另一方面,審計與評估機構的執業質量有待提高。如今審計行業雖不斷發展擴大,但由于缺乏相應的準入門檻,導致會計事務所的數量雖然快速增加,卻缺乏良好的秩序,一些小型事務所由于發展存在問題,可能會選擇依附上市公司或采用壓縮成本的手段來維持自身的發展,在信息審查核對時對會計信息進行篡改,嚴重降低了審計質量,擾亂了市場秩序,難以對上市公司展開有效的監督,損害了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再者,證監會、交易所層面對違規事件的懲處和問責力度尚有待提升。
(三)會計信息披露的規范性不高
在我國,由于會計信息披露相關法律、制度的不完備,容易導致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不規范,而這種不規范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質量,如在利潤分配上,由于沒有相關法律的約束,極易導致上市公司利潤分配隨意,在報告與編制上也存在不規范性,難以對公司展開有效的治理,對公司的財務狀況不能展開有效的分析。這種不規范性還會導致上市公司財務報告難以提供相關的公允數據,會計信息披露缺乏可比性。我國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的現有法律規定懲罰力度不高,致使上市公司會為了提高其在市場的競爭性,采取相應的措施粉飾財務報告,通過虛假的信息來欺騙政府、銀行、投資者等信息使用者。我國在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進行規范過程中,部分法律具有過渡色彩,部分規定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比如注冊會計師制度不完善,委托代理關系存在一定的問題,不完善的法律和制度,對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很大的影響。
三、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措施
(一)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機構和會計信息披露方式
對于上市公司因利益驅使而導致會計信息不真實、不及時的現象,需要通過對上市公司治理機構的完善來加強其自律性,并結合會計信息披露方式的完善來提高信息披露質量。我國上市公司目前所采取的治理機構主要為控制型,具有濃郁的中國色彩,但控制型的治理結構在公司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較多的阻礙。在治理機構的優化上,上市公司必然要解決內部股權結構存在的問題,充分展現多元持股制的優勢,保證公司股東的交易活動是以真實的財務信息為依據。此外,上市公司還需要對各部門職權進行細分,加強上層的監督作用,并通過審計委員會制度來強化對企業內部財務的監督作用,以此對自身治理結構進行調整,保證審計與公司內部其他機構相分離。在披露方式的完善上,上市公司需要改變會計信息的周期性,結合對投資者的綜合評定,通過網站發布以及紙質郵件等方式來進行會計信息披露,以此來滿足不同投資者對于會計信息的多元化需求。
(二)提高中介機構的監督作用和監管部門的懲處力度
在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披露問題上,單憑市場的約束是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規范和引導的,市場會對上市公司進行自主選擇,而上市公司在這一過程中,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來滿足行業的需求。因此,在發展初期需要政府通過宏觀調控職能展開一定的引導,然而政府對于上市公司的監管存在一定限制,需補充社會監督作為輔助,憑借開放中介機構市場、完善證券監管部門的評估制度、加強對中介機構的違規懲罰力度、完善審計行業的準入標準等方法加強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審計力度,有效提高其真實性。與此同時,證監會層面堅定依法、從嚴、全面的監管方向,交易所層面將監管重心下移,注重發揮一線監管優勢來防范市場風險。在政府的監管下,通過上市公司自身的自覺和社會的監督來構建對于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管框架,以此來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展開有效的監管。
(三)完善會計準則與相關制度
在會計準則的完善上,選擇條款的存在導致了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選擇性增多,容易出現弄虛作假的現象,導致其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和真實性。因此,需要根據市場的發展情況來有效減少可選擇性的條款。另外,由于利益集團在需求上存在著明顯的不同,在制定會計準則上,在以會計人員的經驗為基礎指導的同時,需要對相應實施細則展開分析。在市場化進程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為了完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相關問題,除完善會計準則外,還需加強對市場的管理,通過健全外部治理結構來不斷完善資本市場的治理體系,應主動適應市場形勢變化,加強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完善各類信息披露業務規則,著力解決市場頑疾和實踐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為了增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督管理作用,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必然要通過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以法律來規范上市公司行為,加強其會計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目前,可以通過證券基本法律法規和其他相關的準則來對證券監管部門及上市公司進行監督,但仍需考慮國情以及市場的發展,通過不斷摸索來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及細則,保障對上市公司及審計機構管理的全面性,強化處罰力度,增加違規成本,以此來保護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加強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自律性。
四、結語
加強上市公司的內部治理和外部監管工作是提高上市公司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能力,增加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其真實性、完整性和時效性的必然選擇。以此來提高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完善資本市場治理機制,避免上市公司用不正當的手段來獲取利益。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相關問題亟待解決,我國在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問題的治理上還需通過不斷的理論研究以完善法律法規,妥善解決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面臨的難題,走穩健合規的發展之路。
(作者單位為成都博瑞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李映照,張琳.會計信息質量與投資決策:基于異質信念視角[J].財會月刊,2019(24).
[2] 姜昕,王洪霞.國內外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差異分析及建議[J].時代金融,2019(33).
[3] 柏子敏.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究[J].納稅,20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