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X公司作為M集團較早設立國際工程事業部、在境外開展工程承包業務的單位,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逐步在中亞、東南亞國家等地區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并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但隨著國際建筑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境外建筑行業利潤水平整體趨于透明;同時,公司目前主要業務所在的中亞、東南亞國家以及金融環境抗風險能力較弱的地區,所承接項目所在國幣種貶值嚴重,凸顯了巨大的匯率風險,對公司的境外業務開展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關鍵詞: 境外項目;匯率風險;管理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的穩步實施下,我國國有大中型建筑企業紛紛走向國際市場,尋求新的市場機遇。X公司作為M集團較早走向國際市場的專業性建筑施工企業,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經營,在東帝汶、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蒙古國等十多個國家形成了市場部署,涉及房建、路橋、電力等多個行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提高了M集團在海外市場的聲譽,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但隨著境外市場的不斷擴大,公司主要境外業務所在的中亞、東南亞市場貨幣抗風險能力弱,導致不同幣種的投入及回收面臨的匯率風險敞口日益增大。2015年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下跌,尤其是自2019年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7.1;從公司境外業務主要市場來看,除泰國泰銖對美元匯率有所回升外,其他幣種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貶值,尤其是蒙古國圖格里克貶值39.99%、巴基斯坦盧比貶值53.34%、烏茲別克斯坦蘇姆貶值267.96%、老撾基普貶值10.44%,匯率的波動已經是影響境外工程項目收益的重要因素。目前,中亞、東南亞國家及地區仍是公司業務深耕市場,但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金融環境,以及中美貿易持續摩擦的影響,這些國家及地區的經濟疲軟,近年來或仍將面臨較大的上行壓力,貨幣仍處于貶值通道。因此,加強匯率風險的管理,并建立完善的匯率風險管理體系,是助力公司海外業務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一、匯率風險管理理論概述
匯率風險是財務風險的一種。匯率風險管理是指在設定的匯率風險管理目標下,對影響匯率風險的各種因素進行識別、評估、應對,過程監控與報告、考核與評價的過程。
(一)匯率風險管理目標
匯率風險管理是在企業整體風險管理目標下,確定企業外幣業務的風險偏好度,通過對影響匯率風險的因素實行主動的管理措施,將其控制在企業對匯率風險的容忍度之內,為經營決策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二)匯率風險管理原則
1.戰略導向原則
匯率風險管理應當以公司的總體戰略目標為導向,符合公司的整體風險管理觀,以促進公司的總體戰略目標實現為目的。
2.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原則
匯率風險是宏觀財務風險的組成部分,因此對匯率風險的管理與控制,要強調不相容職務分離,決策和執行實行分級分權的管理[1]。
3.全員參與原則
匯率風險存在于公司境外經營的合同訂立、交易支付,業務流程制定及決策的各個環節,因此只有全員參與,才能全面掌控風險因素,實現管理目標。
4.均衡原則
匯率風險管理亦是公司管理的成本支出,應當對風險因素進行逐項識別,重點關注對公司經營發展影響較大的風險項,均衡成本效益、風險與回報之間的關系。
二、公司匯率風險管理現狀
近幾年來,隨著公司海外業務的逐步擴張,為滿足境外經營風險管理的要求,雖然在境外項目合同簽訂方面,盡可能使用國際通用的硬貨幣作為結算幣種,如美元、歐元等,但對適用本幣結算的國家及地區只能使用所在國幣種結算,對匯率波動形成的風險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
同時,隨著建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業主方在招標時設定了一定的匯率風險轉嫁門檻,作為承包方在承擔一定的匯率風險后,仍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不能及時與業主辦理結算,工程款項回收滯后,不能有效控制應持有債權因匯率波動導致的虧損風險。
(一)匯率風險管理重視度不足
公司在境外承接工程項目前,雖然針對項目所在國的金融環境等進行了全方位的盡職調查,但匯率波動與國際市場金融環境實時相關,中亞、東南亞大部分國家及地區貨幣抗風險能力較弱,在項目實施工程中對匯率風險認識不足,未能積極主動地采取匯率風險管控措施;在目前以人民幣為本位幣核算體系下,更多地注重境內人民幣與所在國幣種的匯兌走勢,忽略了境外各種幣種之間的交易匯率風險,存在較大的投機和僥幸心理。
(二)缺乏專業匯率風險管理人員
在當今全球錯綜復雜的金融環境下,引起匯率波動的因素多種多樣,匯率風險管理人員不但要能實時洞察各國的主要政治、經濟政策發展趨向,還必須具備一定的金融功底,在準確預判匯率波動趨勢下,合理運用金融工具手段對沖匯率風險,或者采取其他的風險規避、風險降低措施。因此,非專業人員難以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形勢作出準確判斷,對金融工具了解知之甚少,則難以合理利用金融工具規避風險;公司現有財務人員即使了解匯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對外匯市場缺乏充分的了解,缺乏專業的匯率風險管理知識和技能,也無法針對公司的實際業務情況提出有效的風險管理對策[2]。
(三)匯率風險管理制度及應對措施不完善
境外項目匯率風險管理方面,公司雖然制定了匯率風險管理辦法,明確了匯率數據統計及報告制度,以及應采取的相關措施,但并未對導致匯率風險的因素進行全方位的識別、評估方法等作出具體規定,對特定對象的匯率風險未提出明確的控制措施,匯率風險的過程監控及績效評價等缺失。其次,匯率風險管理具有其獨特的專業性,匯率風險管理辦法雖明確了各相關單位的匯率風險管理職責,但實際上由各單位管理層直接決定,或者由財務部門承擔其職責,并不具備匯率風險管理能力。
三、匯率風險管理探析
匯率風險實質上是外幣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本幣的一種非線性的波動,致使公司蒙受損失的或者可以賺取收益的不確定性,按照本幣、外幣及時間三因素的關系,及公司境外項目匯率風險產生的主要環節,可將匯率風險劃分為合同交易風險、會計折算風險及市場經濟風險。
在不同國別環境及特定項目業主招標要求、合同談判下,存在的匯率風險因素,及其識別及評估存在一定的差異。本文以公司目前境外承包業務中主要存在的匯率風險為例,探討匯率風險的管理方法。
(一)匯率風險識別
1.合同交易風險
合同交易風險是指在境外項目實施過程中,以外幣或本幣簽訂相關合同,因市場匯率的波動導致結算支付時成本增加,以及隨著時間的推移導致資產的減少或負債增加的風險。如在境外工程合同中,由于業主方要求按照所屬國幣種簽訂施工合同,而公司作為承包方前期的投入及人員薪酬等都以人民幣或者美元投入,隨著時間的推移,合同簽訂幣種不斷貶值,導致回收的工程款折算為工程投入幣種時減少。
針對境外建設項目一般周期長、金額大的特點,以及合同交易風險因素在合同周期中的先后順序,將合同交易風險因素按照投標階段及合同執行階段進行逐項識別。
第一,投標階段。幣種選擇不當:未充分了解所在國幣種匯率趨勢,未能選擇通用硬貨幣(如美元、歐元等)進行報價。缺少匯率損失費用項目:未充分了解所在國幣種匯率趨勢,未能選擇通用硬貨幣(如美元、歐元等)進行報價。未設置幣種保值條款:在所在國幣種報價下,未約定因匯率變動超過一定比例后的價格調整條款。
第二,合同執行階段。未合理設定下游結算幣種:下游合同結算中,未能合理結算幣種,收付款幣種差異可能面臨的損失。應收款清收不及時:應收款項未按期收回,幣種貶值導致應收款項價值降低。持有貨幣貶值:以所在國幣種回收的貨幣持有,未能及時兌換為硬貨幣或者項目投入時的一致幣種,持有幣種貶值導致資產價值降低。未采取匯率風險對沖措施:上下游合同未能規避及減少的其他較大風險,未采取購買保險或金融工具風險對沖等措施對潛在損失風險進行控制。
2.會計折算風險
會計折算風險主要表現為對日常經濟業務進行核算時,由于采用的會計折算匯率與實際交易匯率不一致產生的會計報告誤差,以及境外會計報表系統及境內會計報表系統采用折算匯率不同導致的會計報告誤差。此外,在既定的會計核算系統下,由于記賬本位幣與實際交易幣種的匯率折算方法采用不當,也將使會計信息的報告產生較大的差異。
第一,折算匯率。會計折算匯率與實際交易匯率不一致:會計核算時未按照交易發生時的匯率核算,導致實際記賬金額與交易金額產生匯率差異。境內外會計核算采用匯率不一致:境內外財務核算匯率各自采用所在國官方匯率,導致同一業務產生報表匯率差異。
第二,折算方法。匯率折算方法差異:采用直接匯率或者間接匯率折算方法不同導致匯兌差異。
3.市場經濟風險
市場經濟風險是指工程項目受所在國貨幣政策、經濟產業結構、外匯儲備量等因素影響,匯率波動導致的工程項目成本增加或工程款的回收風險。
第一,所在國市場。匯兌限制風險:受外匯儲備限制,工程結算幣種不能及時兌換為硬貨幣,導致貨幣資金價值降低。
第二,全球市場。經濟結構單一導致匯率波動:由于項目所在國經濟結構單一,匯率與國際大宗物資價格關聯度極高,波動較大。
(二)匯率風險評估
1.評估原則
匯率風險存在于境外業務的市場開發、工程項目合同簽訂及合同執行管理、工程款項回收等各個環節,因此,在風險評估時應當考慮評估人員的專業性及全員性、評估對象的重要性及全面性,組織涉及整個業務流程的市場、商務、法務、財稅等相關部門的專業人員,對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和風險環節進行系統性的評估,重點關注對經濟業務產生重大影響的匯率風險。
2.評估方式及方法
匯率風險既涉及定量因素,又包括定性因素,因此,在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模糊評價法及風險矩陣法等諸多的風險評估方法中,通過風險矩陣圖法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才能更為準確地得出風險評估結果。
風險矩陣圖法中,以橫向坐標來表示風險發生的概率,縱向坐標表示風險產生后果的嚴重度,并對各風險發生的概率與后果的嚴重度進行測評,形成量化指標,并在坐標軸上表示出來,以此形成風險矩陣圖。在該圖上,發生的概率大和產生后果嚴重的風險為嚴重風險,發生的概率小且產生后果很輕微的風險為較小風險,其他的均為一般風險。通過風險矩陣圖的分析,便于確定風險的大小[3]。
3.匯率風險因素評估
在逐項識別匯率風險因素的基礎上,公司應及時召開匯率風險評估會議,組織商務、市場、財稅等相關專業人員按照風險矩陣圖逐一識別各項風險因素,并進行歸類。
按照匯率風險因素可能導致的后果和一般分類,可將匯率風險因素劃分為危險性因素、控制性風險和機會風險。危險性因素是指風險較大且不受企業控制、不能采取相關應對措施以減小風險的因素;控制性風險是公司在日常經營活動中通過有效的風險管控措施可以減小或者規避的風險因素,且這種風險管控措施不以獲取超額回報為前提;機會風險公司在以獲取超額回報或者特定經營目標為前提執意承擔的風險。
在風險因素評估中,在考慮單個因素的影響程度和效果時,還應當充分考慮在風險組合下的風險抵消及風險疊加效應,使工程項目的總體風險在可控范圍之內。
4.匯率風險應對策略
匯率風險應對的策略主要包括風險接受、風險控制和風險規避。在采取任何匯率風險應對措施下仍不能降低或者規避的風險因素及風險因素的組合風險,公司只能被動接受或者主動規避,如項目所在國的外匯限制制度等。風險控制是通過有效的匯率風險應對措施,對境外日常經營業務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及風險因素組合實施管控,以促進經營目標的實現。
(三)匯率風險應對措施
1.完善匯率風險管理頂層設計,增強風險管理意識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境外工程項目承包市場中,市場價格基本透明,提升匯率風險管理水平已經成為提高公司工程項目競爭力和增加經營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依靠財務部門“一事一議”的單純匯率風險分析模式下無法滿足經營管理的需要,必須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機構,將境外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目標與公司的整理境外經營戰略目標相結合,全面增強匯率風險管理意識。
一方面,在公司現有的風險管理框架下,應當針對境外工程業務成立專門的匯率風險管理機構,全面負責各個國家、地區工程業務的匯率風險總體評價管理,并對工程項目的實施單位進行跟蹤指導;境外工程項目實施單位應當建立匯率風險的日常管理機構,實時識別潛在的匯率風險因素,并將初步評估結果迅速傳遞至公司總部風險管理機構;另一方面,公司應當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匯率風險座談會,各層級管理人員針對不同國家、地區,不同項目情況下的匯率風險管理經驗進行充分的溝通,進一步挖掘工作中蘊含的潛在匯率風險。
2.完善匯率風險管理體系,規范風險管理流程
第一,頂層管理制度。匯率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應當以公司境外經營戰略目標為導向,以公司整體風險可控為目標,綜合考慮各個工程項目所在國家及地區的實際情況,規范匯率風險管理的總體原則和目標。
第二,匯率風險管理過程制度。匯率風險管理過程制度文件是境外工程項目實施全周期的指導性文件,在建立普遍性匯率風險因素庫的基礎上,從項目的市場開發、項目投標及合同談判、合同執行等各階段規范匯率分析的識別、評估和應對制度流程。
市場開發階段:應當區分規范新市場新項目及現有市場新項目的匯率風險管理流程,重點對市場風險進行識別和評估,明確風險發生可能性較大且影響嚴重的風險因素的評估及決策層級,實現重點管控。
項目投標及合同談判階段:該階段是通過業主方規避、減小匯率風險、降低匯率風險管理成本的主要階段,因此應當將匯率風險管理融合在項目投標及合同談判的這個過程當中,建立在各階段的匯率風險因素應對步驟及措施規范。
合同執行階段:該階段主要通過加強公司內部管理以控制匯率風險,如采用合理的匯率及其折算方法,以降低信息報告誤差;此外,應該規范金融衍生品在匯率風險對沖方面的管理細則,對適合采用金融衍生品進行匯率風險對沖的工程項目,應當綜合考慮成本效益原則,建立完善的可行性分析、金融衍生產品品種的選擇及后果預評價機制。如在多幣種合同結算中,對持有或者未來應收幣種的波動,可以采用外匯期權、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等金融工具,鎖定其交割匯率,實現外匯資產的增值保值。尤其是在受外匯管制的國家及地區,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無須本金交易,從而極大地降低了資金流動性風險。
第三,匯率風險管理評價與考核。匯率風險的管理雖然依存于公司境外日常業務的開展,但基于風險管理的不確定性特點,以及風險管理成本與工程項目成本的不相關性,應當區別于其他業務績效考核,將其作為獨立的業績考核評價指標,根據境外項目的匯率風險總體評估結果制定相應等級的考核目標,切實推動匯率管理活動有效實施,促進匯率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實現境外資本保值增值的終極目標。
3.培養匯率風險管理專業人才,銀企結合促管理
匯率風險管理的專業性決定了從事匯率風險管理的相關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甚至是職業敏感性,以及時、靈活、準確地應對不同經營環境下既有的、潛在的及突發的匯率風險因素,提高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在公司提質增效中起到關鍵的作用,實現風險管理價值。因此,必須建立良好的人才儲備機制,不斷提升專業化人才的匯率風險管理能力,是全面提升公司匯率風險管理水平的必要條件。
此外,公司應當積極與工程項目所在國家、地區的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業務交流和學習,充分利用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工程項目所在國家及地區的金融環境的研究成果,提升匯率風險管理人員的實踐能力。同時,金融機構可以通過產品宣傳、匯率講座等方式加強和公司之間的業務聯動,協助公司更好地應對匯率風險,金融機構以客戶需求為目標,實現金融產品的創新工作,為公司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管控公司匯率風險;金融機構在公司匯率風險管理過程中,可以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如勞務支出,材料、設備采購等不同需求,設置具體化的場景,有針對性地推出標準化的匯率管理產品,逐漸形成全面體系[4]。
4.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推動業務創新
近年來,信息技術的跨越式發展,“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已經逐步成熟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匯率風險管理中,應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公司外幣結算與持有量的動態監控,科學分析外幣匯率波動趨勢,以靈活采取匯率風險應對措施,如在現有的NC系統中嵌入匯率查詢及分析節點等。
隨著公司境外業務的逐步擴大,當境外資產持有量增加到一定規模時,還應當積極探索境外財務中心的建立及運作,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境外資金的靈活調用,降低幣種兌換風險及外匯管制等風險。
四、結語
面對復雜的國際金融環境,加強境外工程項目匯率風險管理是公司境外業務風險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加強公司精細化管理,通過管理促效益的重要途徑。近些年來,公司穩扎中亞、東南亞等國際市場,并逐步向其他國際市場推進,總體形勢向好。但主要工程業務所在國受全球經濟波動影響較大,貨幣抗風險能力較弱,匯率風險敞口日益增大,對公司境外業務的實施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本文以風險管理理論為基礎,結合公司目前主要境外工程項目所在國貨幣匯率波動情況,提出了境外工程項目的匯率風險管理目標及具體實施過程,以實現匯率風險的有效控制,推動公司境外工程業務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為中國核工業二二建設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厚天喜(1987—),男,甘肅平涼人,本科,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風險管理。]
參考文獻
[1] 杜獻峰.試論企業財務風險的分析與防范[J].財經界,2020(04):204.
[2] 王運慧.匯率雙向波動下企業匯率風險管理選擇[J].時代金融,2020(09):52-53.
[3] 王波.冶金工程項目EPC總承包管理風險控制[D].石家莊:河北經貿大學,2019.
[4] 溫立輝.企業匯率風險管理制度建立及其應對策略[J].中國商論,2019(0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