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孫乃立 陳瑤 彭穎


摘? 要;2017年4月發布的“簡并增值稅稅率”政策,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了全方位的影響。本文選取該稅率調整事件前后1年的財務數據,以降稅企業為實驗組樣本、未降稅企業為控制組樣本,通過構建二重差分模型,分析增值稅降稅對企業投資行為的影響。分析結果表明增值稅稅率降低對企業投資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增值稅改革;稅率調整;企業投資;二重差分模型
一、引言
我國自1979年引進增值稅制度以來,不斷深化增值稅改革,逐步建立了現代增值稅制度。2017年4月頒布的《關于簡并增值稅稅率有關政策的通知》,宣布自2017年7月1日起簡并增值稅結構,增值稅稅率由四檔減至17%、11%和6%三檔;而為了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2018年、2019年增值稅稅率進行了進一步調整。
眾多實證研究表明,稅率下調直接減輕了企業的稅費負擔,增加了企業可利用的現金流量(湯澤濤和湯玉剛,2020),提高了企業信用等級,促進了企業投資(聶輝華等,2009;申廣軍等,2016),提升了企業價值(湯澤濤等,2020)。但已有研究對增值稅稅率的影響研究不足,在研究方法上忽略了內生性問題,即增值稅稅率下調本身所具有的事件效應。本文以2017年出臺的增值稅政策變化為背景,通過事件研究的方法,構建二重差分模型,研究增值稅稅率下調是否會影響企業的投資行為。本文的貢獻在于:第一,現有文獻對2017年后增值稅稅率下調對企業投資行為的影響關注較少,本文通過實證分析,豐富了關于稅率調整影響的相關文獻。第二,目前探討稅率下調對企業投資行為影響的研究多數通過多元線性回歸的方法,未考慮降稅企業與未降稅企業之間的差異。本文運用二重差分方法,得到更為可靠的研究結論。第三,本文為稅率改革的經濟后果提供了直接證據,為完善稅收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我國近期的增值稅稅制改革為評估增值稅減稅效應提供了豐富的政策背景。王龍祥(2019)發現,增值稅稅率下調促使企業的生產成本下降。湯澤濤和湯玉剛(2020)等發現增值稅稅率降低,直接減少了企業稅負支出,增加了企業可利用的資金流,降低了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同時提高了企業的信用等級和融資能力,促進了企業穩定發展。增值稅稅率改革,通過影響融資者的資金使用成本,進而影響企業的投資行為。李成(2007)認為稅率下調,使企業的資金使用成本降低,企業就會更加傾向于擴大投資。從申廣軍等(2016)的實證結果可以看出,增值稅改革在短期內會促進企業的投資,但不同地區不同企業針對這一政策作出的反應也是不同的。
本文采取二重差分方法,探究“簡并增值稅稅率”政策會對企業投資產生怎樣的影響。由于2018年、2019年的數據難以滿足研究要求,因此本文基于2017年4月19日宣布將13%的稅率降至11%,增值稅稅率簡并的改革,提出以下假設:
H1:在增值稅稅率下調公布后,增值稅稅率下調的企業在隨后的年份會擴大投資,且擴大幅度顯著大于稅率未調整企業。
三、研究設計
第一,樣本選取。本文選取我國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企業按照申銀萬國分類標準進行分類。本文按照財稅〔2017〕37號文件,將農產品(含糧食)、自來水、暖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等23類產品稅率調整行業企業作為實驗組樣本,稅率未調整行業企業作為控制組樣本。基于研究設計和實證分析要求,本文剔除了ST和ST*公司,經過一系列數據剔除整理,最終得到1043個稅率調整企業樣本,650個稅率未調整企業樣本。本文所有數據均來自Wind數據庫。
第二,模型構建。考慮到稅率調整時間為2017年,企業對于增值稅稅率調整作出的反應具有時滯性,我們選擇上述樣本企業2016及2018年數據構建二重差分模型,驗證增值稅稅率調整對企業投資行為的影響,構建模型如公式1所示。
INV(INVW)=β0+β1POST+β2TREAT+β3POST×TREAT
+β4Growth+β5Profit+β6LEV+β7Wage+β8CF+β9Size+
Industry+μ (1)
INV(INVW)為企業投資,其中INV為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支付的現金與年初總資產比值,INVW為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支付的現金與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收回現金的差值與年初資產總額的比值;POST為事件發生的虛擬變量,事件前為0,事件后為1;TREAT用于區分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樣本為1,控制組樣本為0;POST×TREAT為交互項,也為本文的關鍵變量。參考孫羨(2012)、劉行、葉康濤(2014),本文的控制變量選取了營業收入增長率(Growth)、凈資產利潤率(Profit)、資產負債率(LEV)、勞動力成本(Wage)、企業規模(Size)與凈現金流比率(CF)。
四、實證結果
二重差分實證結果如表1所示。模型1中的關鍵解釋變量POST×TREAT在5%的水平上顯著,系數為0.0105,表明相比未下調增值稅的企業,下調增值稅的企業在稅率下調后投資金額顯著增加,增值稅稅率下調使企業增加了投資活動。其他控制變量也符合預期。模型2中關鍵解釋變量(POST×TREAT)的系數為0.0179,在1%的水平上顯著,回歸結果與模型1保持一致。模型1、模型2使用不同指標,但分析結果未隨著變量的改變而發生變化,表明此次數據分析結果是穩健性的,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五、結語
本文以A股上市企業為樣本,利用樣本公司2016年、2018年的財務數據構建二重差分模型,分析上市公司在“簡并增值稅稅率”政策實施前后的投資行為。研究結果表明增值稅稅率下調對企業的投資有正面的作用,即增值稅稅率下調,企業的投資增加。根據上述分析結果,本文提出以下對策:
第一,目前我國自主創新能力與創新型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至今受制于人。為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進程,我們認為在繼續給予高新技術企業特定優惠的同時,可以考慮給予企業自主研發方面更多的稅收優惠,以鼓勵企業的研發投入,加速科技支撐和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第二,近兩年美方以貿易不公平、不合理為借口對中國出口商品征收高額關稅,對制造業的發展造成了沖擊。我們認為制造業應順勢進行轉型升級,加快制造智能化進程,加強市場開拓,增強綜合實力,同時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應當更側重于支持制造業的發展,遵循市場規律,早日實現制造強國的發展目標。
(作者單位為江蘇師范大學)
[作者簡介:張瑜(1998—),女,山東濟寧人,江蘇師范大學商學院2017級財務管理專業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財務管理。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大學生創新項目“基于增值稅稅率調整的財務影響研究——以制造業上市公司為例”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910320186Y;江蘇高校哲學社科項目“信用違約互換對銀行信用風險的影響機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9SJA0916。]
參考文獻
[1] 李成.稅收對我國企業投資影響的計量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07.
[2] 劉行,葉康濤.金融發展、產權與企業稅負[J].管理世界,2014(03):41-52.
[3] 聶輝華,方明月,李濤.增值稅轉型對企業行為和績效的影響——以東北地區為例[J].管理世界,2009(05):17-24+35.
[4] 申廣軍,陳斌開,楊汝岱.減稅能否提振中國經濟?——基于中國增值稅改革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16(11):70-82.
[5] 孫羨.流動資產投資政策與公司績效關系研究——基于我國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2012(08):126-131.
[6] 湯澤濤,湯玉剛.增值稅減稅、議價能力與企業價值——來自港股市場的經驗證據[J].財政研究,2020(04):115-128.
[7] 王龍祥.增值稅稅率下調對實體經濟發展的影響探究——以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19(20):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