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文
摘? 要;2018年我國對個人所得稅法進行了進一步的改革,擴大了低稅率級差,并設置了專項扣除項目,個稅年度計算方法較之前有了較大的改變。本文概述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的基本含義,對新個稅法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進行分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新個稅法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策略。
關鍵詞: 新稅法;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社會經濟體系的逐步成熟,新個稅法發布。新個稅法對個人所得稅的繳納額度有了較大的調整,降低了低收入人群的稅務負擔。為了緩解新時代下個人稅務壓力,就需要結合新個稅法的實際要求,對個人所得稅進行納稅籌劃。做好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工作,不僅有利于降低個人稅負,也有利于引導我國稅務環境健康發展。
一、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概述
從個稅角度來看,個人所得稅是指用于調整國家和自然人之間社會關系的法律體系,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不僅包含居民,還包含非居民。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主要是指在遵循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按照個人在經濟活動中產生的各項經濟來源,對各項涉稅事項進行合理的預判并開展籌劃工作,以使稅收優惠最大化,減少自然人自身的稅務負擔,實現個人的稅后效益最大化。
二、新稅改后的政策變化
2018年修改的個人所得稅稅法,將使用7年之久的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從3500元提高至5000元,擴大了低稅率級差,使得中等收入以下人群的稅負降低,并且實施專項扣除政策。納稅人或配偶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住房租金、贍養60歲以上老人、納稅人子女接受教育的相關支出、納稅人接受繼續教育的支出、大病醫療,均可以按照一定的標準計算專項扣除附加。
三、新稅法下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的重要性
在進行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時,企業工作人員應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對企業的組織結構和職工情況進行檢查,對職工管理過程中的各項涉稅項目加以綜合的評估,健全自身的管理體系,引導員工主動落實納稅籌劃工作。企業的工作人員需要自覺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按照企業的運營目標,結合薪酬狀況,為員工設計納稅籌劃方案,以在員工稅后收入不變的基礎上降低企業支出,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保障。
四、新稅法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策略
(一)樹立納稅籌劃意識
在新稅法下開展納稅籌劃工作,首先要求納稅義務人認識到納稅籌劃的重要性,認識到只有通過合理的納稅籌劃工作才能確保自身權益的最大化。隨著新稅法的頒布,納稅義務人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專項扣除項目,同時企業也需要根據員工的實際情況,幫助員工開展納稅籌劃工作,實現員工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提升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二)專項附加扣除稅收籌劃
新稅法增加了專項扣除政策,如果夫妻雙方為工薪階層且收入差距較大,就有較大的納稅籌劃空間,將相關的專項附加扣除以收入高的一方為主要扣除人。對于贍養支出而言,兄弟姐妹之間的籌劃空間較小,每人最多分攤1000元。專項附加扣除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的實際生活情況,通過自身條件的變化滿足各項扣除要素,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繳納稅收,充分考慮個人的生活負擔。
(三)利用綜合所得構成項目之間的轉化進行稅收籌劃
對于綜合所得籌劃而言,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在年度匯算清繳時都并入綜合所得,較可行的是將二者進行轉化以實現籌劃目的。如某員工在A公司月薪2萬元,可以考慮多成立同一控制下的B公司,將員工收入轉化成在A公司月薪1萬元,在B公司勞務報酬收入1萬元,由于勞務報酬是按10000*(1-20%)=8000并入綜合所得,所以轉化后綜合所得為1.8萬元,實現節稅目的。
(四)利用月薪和年終獎轉化進行稅收籌劃
第一,明確稅率改變極點,優化籌劃方式,確保月薪和年終獎不出現較大差別的稅率。新個稅法將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確定為每月5000元,同時規定個人綜合所得以年度收入減除6萬元以及專項扣除、附加扣除、其他扣除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新個稅法實施后,中低收入群體能獲得較大的稅收減免,新稅法對部分稅率級距進行調整,擴大了低稅率的級距,較高稅率級距不變,因此在進行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時,要首先考慮年終獎的適用稅率,若年終獎稅率存在過分高于或低于綜合所得稅率的情況,應考慮是否通過調整相關數值,減少月薪稅率與年終獎稅率之間的差異。
第二,避開年終獎納稅禁區。企業在發放年終獎的過程中,應該結合新稅法的要求開展納稅籌劃工作,借助臨界點實現總體稅負的降低,提升職工的稅后收益。職工會將年終獎和薪酬作為重點關注的對象,年終獎也是職工最為重要的收入之一。
根據相關文件規定,在籌劃中應考慮全年一次性獎金是否計入當年綜合所得,取決于應納稅所得額的大小,因此企業應該思考哪一類員工適合用一次性獎金政策。稅法定義的當年綜合所得為扣除各類項目之后的應納稅所得,不含全年一次性獎金。若要將獎金包含在月度工資內,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若單獨計稅,以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后的數額按照月度稅率表對應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計稅。2022年初開始全年一次性獎金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個稅,在此之前全年一次性獎金的籌劃空間較大,通過全年一次性獎金的納稅籌劃,能夠有效降低稅負。
通過觀察新稅法中的規定,可以得出全年一次性獎金的節點為0元、3.6萬元、14.4萬元、30萬元、42萬元、66萬元、96萬元。在超過這些節點時,只要超過1元都會產生巨額的稅款,即所謂的年終獎納稅禁區?;谪敹悺?018〕164號文件,這份文件在立法上是有問題的,在于速算扣除數采用月度稅率表上的數據,使得稅金與收入的函數關系不連續,導致不熟悉稅法的納稅人易進入多交稅的“陷阱”,因此應將這部分計入月薪,確保當年綜合稅負最小化。
第三,選擇最佳一次性獎金配置金額。從員工的角度而言,最關心的是在預測個人綜合所得的前提下,如何開展籌劃來取得最佳的節稅效果,使整體稅負最低。在當年綜合所得可以預測的前提下,應避開上述關鍵節點。同時,要看全年綜合所得在哪一檔稅率,并進行具體的分析。如果當年綜合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負數,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也就不需要使用一次性獎金政策,因為當使用一次性獎金政策時,必將增加個人稅負。如果當年綜合所得的全部應納稅所得額在3.6萬元以內,也沒有籌劃意義,因為使用年終獎籌劃與其他綜合所得在同一稅率區間,不會降低整體稅負。員工從開展納稅籌劃的角度來看,只要年度綜合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在3.6萬元以上,就有納稅籌劃的空間。
若當年綜合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高于3.6萬元,則高于3.6萬且小于14.4萬元的部分按照10%的稅率納稅,要降低稅負,可以將此級差10.8萬元中的一部分金額轉作一次性獎金,降低到前一檔稅率,最高的轉移金額為3.6萬元。若全部當年綜合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在14.4萬元至30萬元時,則高于14.4萬且小于30萬元的部分按照20%的稅率納稅,可以將此級差15.6萬元中的一部分金額轉作一次性獎金,降低到前兩檔稅率,最高的轉移金額為14.4萬元。同時,轉移金額要考慮避開年終獎納稅禁區。
五、結語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個人所得稅法的改革也為自然人稅務負擔的下降提供了保障。納稅人需要在國家法律允許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方式進行納稅籌劃,減少各類稅負。企業需要幫助員工開展納稅籌劃工作,通過合理的獎金發放設置降低員工的總體稅負,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從而使員工獲得最大化的稅后收益。在對員工發放獎金時,應充分考慮獎金的臨界點,通過臨界點有效進行各類薪酬的配置比,從而確保員工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單位為佛山市東建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韋繼倆.新稅法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3):41-42.
[2] 李本軒.新稅法下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探討[J].中國總會計師,2019(4):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