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益娟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智障兒童教育的關注度逐漸上升。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并不適用于智障兒童的教育,難以結合他們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相應的教學過程難以落到實處,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而將情境教育應用到培智語文課堂當中,能夠加強對智障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幫助他們進一步加強對教材的理解,促進他們心理機能的發展。基于此,本文就結合培智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缺陷進行研究討論,結合情境教育理念,不斷優化創新教學的方式方法,為相應的教學活動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情境教育;培智語文課堂;問題;策略
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使得智障兒童的受教育權利得到了有效保障。由于存在缺陷,智障兒童常常存在語言水平低,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較弱,缺乏學習興趣,記憶力差,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相對較差等狀況。這就為培智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能夠借助更加生動形象,富有生活氣息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當中。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使得語文課堂充滿魅力,從而加強對智障兒童的思維引導,充分調動他們的多種感官,讓他們能夠結合具體的情境加強學習探究,彌補自身的認知缺陷,全面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一、培智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每一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對于部分有缺陷無法像正常人一樣思考與生活的智障兒童,則應給予更多的關愛,通過教育引導,加強康復教育,使得其能夠恢復身心功能,全面提升其綜合能力,以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因而構建高效的培智語文課堂,維護學生的個性成長,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全面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具體教學活動中則需要教師能夠加強自身對專業知識的學習,綜合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不斷優化創新教學的模式,實現個人的專業化發展。而在現階段的培智語文課堂教學中,面臨著教學環節不夠完善,缺乏有效互動交流等多方面的問題,難以全面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同時還增加了智障學生的學習難度,不利于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接受。
(一)教學環節不完善
在培智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求教師能夠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以全面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但由于受到眾多客觀因素的影響,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關注智障學生的個體差異,同時還需要兼顧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在教學活動中無暇顧及課堂的育人功能和價值,使得培智語文課堂的作用難以發揮到實處。而正是由于培智語文課堂教學環節不夠完善,使得相應的教學活動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不利于智障學生的個性發展。
(二)缺乏互動交流
在培智語文課堂開展的過程當中,需要教師能夠通過有效的互動交流幫助智障兒童加強思考。在帶領學生思考的環節當中,突破思維的束縛,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長期的訓練,加強對學生的思維鍛煉,在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同時,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新性。而在現階段的培智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忽略了學生學習狀況的調查,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難以真實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和學生的心理狀況,從而降低了培智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情境教學法在培智語文課堂中的應用
(一)巧用實物,創設教學情境
在培智語文課堂教學環節中,為了加強對學生思維的鍛煉,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則需要教師能夠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引導,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過程。將情境教學應用到培智語文課堂當中,能夠有效彌補智障學生的思維缺陷,結合特定的情境不斷強化教學過程,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當中,且能夠加強與教師的互動交流。與此同時,教師能夠充分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不斷優化創新式教學的方式方法,以結合相應的情境加強對學生思維的開發。在培智語文課堂上,考慮到智障學生的認知水平低,抽象思維能力薄弱,教師可以結合實物來開展教學,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將教學內容呈現到學生的眼前,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直觀具體的實物,以有效克服其教學的難點,提升培智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如在教學部編新教材《生活語文》二年級上冊第4課《好吃的水果》一課時,教師可以將蘋果、香蕉和西瓜等水果帶到課堂上,通過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等教學環節,讓智障學生能夠具體真切地感受這些水果的不同顏色、形狀和味道等,加深他們的直觀體驗,從而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二)善用圖畫,構造教學情境
在培智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相應的教學活動,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更多的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當中,全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綜合能力。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教師能夠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借助圖畫、視頻、音響等直觀的信息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進入到相應的學習活動當中。因此在培智語文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能夠善用圖畫、視頻等多種教學形式,借助更加形象直觀的內容,為學生創造一個生動形象的場景和畫面,從而加強對學生的感官刺激,使得培智語文課堂更具有生命力和活力。如在教學部編新教材《生活語文》二年級下冊第12課《首都北京》一課時,筆者在課堂上通過出示天安門、長城、故宮和鳥巢等圖片,幫助智障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地了解首都北京,感受首都北京的雄偉壯麗。與此同時,還在課堂上播放天安門升國旗的視頻,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現場莊嚴肅穆的氣氛,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活動演示,豐富情感體驗
為了滿足學生學習的天性,在培智語文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能夠通過有效的活動演示,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則需要教師能夠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結合實際生活當中所接觸到的具體情景,不斷豐富其情感體驗,幫助學生加強語文知識的學習。通過有效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能夠獲得樂趣,從而將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與相應的實踐活動聯系起來。而在實踐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把語文文字轉換成具體的實例展現到學生的眼前,增強智障學生的直觀感悟,幫助他們加深對課文文本的理解。因而,在培智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借助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聯系日常生活當中所接觸到的事物,進一步加強知識的學習和運用,能夠幫助智障學生積累生活經驗,促進他們語言能力的發展。
三、結束語
總之,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將情境教學法應用到培智語文課堂中,加強對智障學生的思維引導,可以不斷提升智障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效提升語文課堂整體的教學效果。而在培智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將語文課堂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在一起,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情境為智障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加強對智障學生的引導和評價,從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淑莉.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散文百家(下),2017,(12):113
[2]李新春.思考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2019,(7):163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特殊教育學校,江蘇 鹽城 2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