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君
內容摘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花費了很多功夫,但教學效果往往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作為語文教師,要明確重視課外閱讀是提高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策略。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就此談談個人看法。
關鍵詞:閱讀教學 課外閱讀 閱讀意識 影響因素 策略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小學的閱讀教學也不例外。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花費了很多功夫,但教學效果往往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為什么要重視課外閱讀教學,原因是課外閱讀能留給學生一個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它可以克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機械呆板,思維僵化,積累枯竭,語感遲鈍,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空虛等現實性問題。因此重視課外閱讀是提高閱讀教學的一個環節。小學生的閱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閱讀,以及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指導學生閱讀,都是教師要花精力去研究的問題。要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首先要弄清楚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認識到小學生普遍在閱讀學習中存在著以下情況:
1.學生普遍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意識和習慣。大家耳熟能詳的是許多小學生從小就能把課文背得滾瓜爛熟,但是在課堂教學中,由于升學壓力的存在,教師給學生灌輸的就是升學至上的思想,所以課外閱讀的目的也就很明確,就是閱讀與考試相關的書籍。一些學生即便熱衷于課外閱讀,也就像飲食中的是快餐式的,學生往往熱心的是流行的網絡小說、言武俠情、卡通漫畫、歌星名人等流行消遣品,閱讀只是為了獲得感官的滿足,那些傳統經典文化往往靜不下心來閱讀,而卻被丟在一旁,至于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不可提及的。而一些老師只是口頭強調課外閱讀,但很少有具體的實施措施,老師沒有具體的引導閱讀習慣的意識和閱讀指導的習慣,一些學生就是有閱讀的意愿,但也不知道讀什么,怎么讀,更就談不上有持久的閱讀習慣了。
2.多種因素影響著課外閱讀。受升學壓力的影響,教師必須要為家長學校負責,成績就是教學的生命線,所以閱讀教學的自主性就受到了及大地影響。而閱讀必須要在寬松的環境下進行,但目前的現狀是,學生的各種書面作業應接不暇,課余時間花樣繁多的興趣活動又纏著他們,有條件的家庭節假日由于家長的攀比心理,又給孩子報了各種特長學習,家里貧困的家長又周末要求孩子還要干農活,效率低下的閱讀根本就沒有安排有時間,再說閱讀本身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在學校,雖然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口號提的很響,甚至許多學校掛了“書香校園”的牌子,其實沒有實質性的閱讀過程和適合學生隨著閱讀的書籍,學校只是每生擁有一套初中語文導讀提倡的名著套裝而已。由于教學任務的繁重,那些連基本學習任務完不成的學生,可想而知是不會有機會與興趣從事課外閱讀的。閱讀是在寬松的條件下一個緩慢浸潤氤氳的過程,只有長期的堅持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閱讀素養。受現實情況的影響,老師就是有良好的閱讀教學思維,但是許多干擾因素的存在又會讓他們望而卻步,閱讀效果的產生又不是短期能夠獲得的,所以閱讀教學的良好愿望往往就付之東流。閱讀只是掛在師生嘴上的口號,而閱讀的過程往往是說說而已,沒有實質性的過程。
3.閱讀教學受傳統評價觀念的制約。學校由于受到升學率的壓力,在平時的教學中重視高效課堂的構建,在教學評價上將升學率作為學校教育成功的唯一標志,學校的一切活動都以快速提高學生成績為主,考試成績成為評價教學效果的唯一標準,所以“高效課堂”教學是老師首選的。從小學一年級學生的機械重復性抄寫到六年級的為畢業水平測試而進行的模擬測試為主的強化訓練,都是速成的方式。而閱讀也僅僅讓學生抓住段落的要點,完成答題,這種急功近利的誘導教法剝奪了學生該有的課外閱讀的心理需求和廣泛閱讀的興趣,閱讀教學沒有達到讓學生提高素養,開拓思維的目的,學生面對多彩的文章索然無味,常常讓人覺得說起閱讀之類的話題真是沒有意義了。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所以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個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自然是教給學生技能的,閱讀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要達到此目的就必須指導學生多讀,多讀也是我國優良的文化傳統,其重要性在古文語句中充分體現出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求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概括中心思想,還在每組課文中安排重點訓練項目。在閱讀教學中注意突出重點訓練項目,有計劃地進行讀寫基本功訓練。針對這一點,筆者認為在實際的教學及指導過程中,應該注意一下教學策略:
1.提供充足的閱讀時間,培養學生積極的閱讀興趣
首先是在閱讀課上,教師要教會學生閱讀的方式和技巧,讓學生學會自主閱讀。接著教師要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計劃好學生的課外有效時間,規定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讓課堂的教學方式能夠指導學生自主閱讀,并且讓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讓閱讀課成為學生向往的活動。學生閱讀不必每天堅持自由閱讀至少多少時間,也不必規定每天閱讀多少字數,更沒有必要要求學生要有讀書筆記,撰寫讀書心得,這也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師要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沒有負擔的情況下閱讀,在學生對閱讀書籍理解的基礎上及時給予積極評價和指導,給做得好的學生一定的精神獎勵,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積極性會得到提高,閱讀興趣也會被激發。整個活動在教師設計的系統中進行,在學生具有一定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欣賞名家朗讀和提供美文進行藝術賞評,讓學生多談閱讀感受,培養審美情趣及思考表達能力,交流中收獲喜悅,閱讀中體驗魅力,這樣學生就會自主的去些心得體會。然后老師推薦一些適合小學生的中外名篇,讓去閱讀,來更進一步培養學生持續閱讀的欲望。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通過舉行佳詞妙語集錦展評、讀書筆記評比、讀書心得碰撞、美文賞讀會、閱讀技法大拍賣、即興寫作擂臺賽、讀書卡片大秀場、名著推薦課等活動,讓學生獲得閱讀成就感,體會閱讀帶來的自我成長與發展的喜悅,進而保持旺盛的閱讀興趣。
2.培養閱讀素養,促進自主閱讀
大多數學生的閱讀帶有隨意性,盲目性,沒有近期目標,更沒有遠期目標。在現在信息時代的影響下,大多數學生已經不再將閱讀作為提升自己素養的手段,在這種背景下就要求老師幫助學生解決“讀什么和如何讀”等關鍵問題。首先教師要把握方向,給學生指明閱讀的前景,指導學生自己學會能夠選擇啟迪心智、頤養性情的好文章、好書去閱讀,并逐漸養成堅持做好摘錄和隨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其次指導學生會將閱讀的信息進行整理歸納,學會在閱讀中來積累、品味、思考、感悟。會掌握像精讀和略讀等之間的閱讀方法,能通過閱讀歸納文章內容主旨,并且不斷積累一些精美詞句,進一步能夠探討一下作品內涵,撰寫一些閱讀心得,進而進行深層次的閱讀。在學生自己讀書的基礎上,老師還可以指導開展小組或全班的閱讀交流與討論,諸如進行讀書筆記展,讀書朗誦比賽,通過學生思想的碰撞可以生成很多創造性的思維。
3.排除故障影響因素,拓展閱讀領域
學生由于受到客觀和主管因素的限制,學生的閱讀視野不是很開闊,這種情況下教師要采取一些措施創造閱讀條件,諸如創建班級圖書角,倡導家有藏書的學生為班級提供圖書,以此來豐富班級圖書角。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學校圖書,不要讓它們成為廢紙,讓學校的圖書室真正能夠成為學生閱讀的主戰場。其次網上的閱讀信息也很豐富,教師要經常瀏覽網上圖書,篩選出適合學生閱讀的讀物,推薦給學生去閱讀。
總之,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千方百計閱讀學生去閱讀,并逐漸養成閱讀乃至終身閱讀的好習慣。課外閱讀不僅能夠改變人生的寬度和厚度,也能改變人生的未來命運。教育要面向未來,閱讀更要面向未來,老師要肩負起這一歷史使命。
(作者單位:甘肅省莊浪縣大莊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