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童
(延邊大學,吉林 延邊 133002)
鋼琴音樂教學起步于20世紀上半葉,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特別是新世紀以來鋼琴音樂教學研究越來越受到關注,成為各大高校博碩研究生選題的重要方向。筆者通過收集整理文獻發現,新世紀以來關于我國鋼琴音樂教學博碩論文研究熱點的分析文獻寥寥無幾,故借助中國知網數據庫,對新世紀以來我國各大高校的博碩論文研究熱點就行了數據分析,期望整理出新世紀以來我國鋼琴音樂教學博碩研究熱點的現狀,希望能為今后的博碩論文選題提供參考。
通過對中國知網博碩數據庫檢索關鍵詞“鋼琴音樂教學”,學位年度時間2000-2019年,截止到2020年4月14日20時,共檢索到378篇博碩論文。筆者根據每年發文數量繪制圖1[1],現闡述如下:
圖1 新世紀以來我國鋼琴音樂教學博碩論文的發文量
從新世紀以來我國鋼琴音樂教學博碩論文的發文量的分析可以看出,到目前為止,我國研究鋼琴音樂教學的博碩研究生以2014年和2011年最多,都達到了38篇,其次是2016年(36篇)和2013年(33篇)。在378篇博碩論文中,博士論文僅有5篇,碩士論文373篇,可見,我國鋼琴音樂教學在博碩論文寫作中以碩士研究生為主。筆者通過分析得出:378篇鋼琴音樂教學博碩論文中授予學位的單位數量最多的學校是東北師范大學(47篇,占總比的24.1%),其次是湖南師范大學(25篇,占總比的12.82%)和河北師范大學(21篇,占總比的10.77%),可見師范類院校的博碩研究生是鋼琴音樂教學研究的主力軍。筆者還對378篇鋼琴音樂教學的博碩論文導師進行了統計分析(圖2),其中以東北師范大學張慧老師(指導論文13篇,占總比的16.88%)、婁雪玢老師(指導論文10篇,占總比的12.99%)和湖南師范大學朱詠北老師(指導論文8篇,占總比的10.39%)位居前列。
圖2 新世紀以來我國鋼琴音樂教學博碩論文的導師分布圖
筆者通過對378篇博碩論文進行研究分析,繪制了新世紀以來我國鋼琴音樂教學博碩論文主題分布圖(圖3),從圖表中可以看出關于鋼琴教學課程研究的論文居于首位,除此之外還有鍵盤器樂、鋼琴作品、兒童鋼琴教學等主題研究。通過分析,筆者按照主題內容將其研究熱點歸納為4大主題,現闡述如下:
圖3 新世紀以來我國鋼琴音樂教學博碩論文主題分布圖
關于鋼琴教學課程研究博碩論文在所收集到的論文中所占比例最大,共收集到148篇,包括博士論文3篇、碩士論文145篇。其中在3篇博士論文中,以湖南師范大學趙娟2013年博士論文[2]被引次數最多,達到103次。該文章從中國鋼琴課三個時期的本土化歷程、社會音樂教育鋼琴課程的文化原理、文化批判、文化構建等六個方面對中國社會音樂教育鋼琴課程進行了詳細的文化闡釋,最后得出中國社會音樂教育鋼琴課程應該回歸文化本色的觀點;華東師范大學趙云2010年的博士論文[3]也是從文化的角度撰寫的鋼琴音樂教育,但是和趙娟的寫作思路截然不同。該文章以人、文化、教育三者的角度出發,闡述了三者之間的文化機制,分析了不同歷史時期的鋼琴音樂教育,在此基礎上總結出鋼琴文化在當代正反兩個方面的辯證關系,引發人們的思考。另外一篇博士論文的分析熱點則是分析從高師鋼琴課中的美學探究;在145篇碩士論文中,以湖南師范大學蔣琴(2004年)、華中師范大學周險峰(2008年)、哈爾濱師范大學楊彬彬(2014年)、河北師范大學查曉樂(2012年)等論文為代表,其主題研究熱點以鋼琴教學中的方法訓練、幼兒鋼琴教育、鋼琴伴奏在教學中的運用、鋼琴教學改革等為主。
關于鋼琴作品研究博碩論文共收集到41篇,筆者通過分析發現在41篇博碩論文中,其作者來源多出現在專業音樂院校,如中國音樂學院、南京藝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等,由此可見,專業院校博碩生的選題熱點在鋼琴作品分析上。如:西安音樂學院鄭莎莎(2011年)的論文分析了前蘇聯作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鋼琴作品《回旋曲Op.59》的創作風格與教育思想;中國音樂學院嵩山木子(2014年)的論文分析了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的作品《小宇宙》,從音樂本體和教學理論兩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南京藝術學院李丹(2010年)的論文也是從音樂本體和教學方面分析了法國作曲家福雷的第二首即興曲;其余來自各大師范院校和綜合院校,如四川師范大學楊斌媛(2019年)的論文對德國作曲家保羅·興德米特的鋼琴組曲《1922》Op.26從音樂風格和演奏特點上對其展開研究等。
關于鋼琴教材研究的博碩論文共收集到20篇,通過分析發現:關于鋼琴教材研究的博碩論文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各種鋼琴教材的對比研究、不同年齡段鋼琴教材的使用研究、鋼琴教材的發展及沿用研究等。如:安徽師范大學薛莉萍(2006年)的論文概述了我國高師鋼琴音樂的發展歷程及特征,對高師教材改革的必要性及教材編寫要求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教材改革的關鍵在于轉變學生觀念,關心學生;哈爾濱師范學徐族屏(2012年)的論文首先對對中俄鋼琴教學中使用的教材使用現狀進行了分析,其次對中俄鋼琴教材在各個年齡段的教學進行了對比研究,最后闡釋了中俄鋼琴教學的特點和對編著教材的建議等。
通過分析關于不同地方的鋼琴教育的發展的博碩論文發現,其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全國各個省份、高校等地區的鋼琴教育發展回顧與展望上。如福建師范大學廖紅宇(2010年)的博士論文,介紹從1840-2008年不同時期福建鋼琴音樂從萌芽到繁榮的發展歷程,闡述了代表鋼琴家的對福建鋼琴的貢獻,最后論述了福建鋼琴音樂發展的成因與特點;東北師范大學宋曉丹(2013年)的碩士論文,闡述了吉林師范大學音樂學專業鋼琴教學現狀分析以及存在的優勢與不足,并對其闡述的意義發展建議;內蒙古師范大學尹慧娟(2013年)的碩士論文以北京市為例闡述了我國成人業余鋼琴教育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問題,并為此提出了合理的建議等。
筆者通過對中國知網數據庫檢索到的新世紀以來我國鋼琴音樂教學博碩論文的分析發現:在博碩論文發文量上我國鋼琴音樂教學在博碩論文寫作中以碩士研究生為主,且師范類院校的博碩研究生是鋼琴音樂教學研究的主力軍;在博碩論文的主題研究熱點上,以鋼琴教學課程研究、鋼琴作品研究、鋼琴教材研究以及不同地區的鋼琴教育的發展研究為主。筆者還發現,我國師范類大學或綜合性大學的研究主題熱點多在于鋼琴教育教學方面,而專業藝術類院校如上海音樂學院、南京藝術學院等研究熱點多在于鋼琴作品的演奏與分析方面,且寫作思路基本一致,即生平、音樂本體和演奏風格,相對于其他主題研究來看,總體字數也相對較少。本文通過中國知網數據庫中鋼琴音樂教學博碩論文的分析整理,闡述了新世紀以來的博碩論文的發文量,并對其研究主題熱度、研究機構、研究者導師分布等數據進行了分析,期望能夠為鋼琴音樂專業的研究生選題提供參考。
注釋:
[1]趙去非,何方方.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朝鮮族音樂文化研究綜述——基于中國知網的文獻分析[J].當代音樂,2020(3):157-160.
[2]趙娟.中國社會音樂教育鋼琴課程之文化闡釋與建構[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
[3]趙云.文化視域中的中國當代鋼琴教育[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4]廖紅宇.福建鋼琴音樂發展歷史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