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萍
(邯鄲市成安縣人民醫院,河北 邯鄲)
外科手術是用于臨床各種疾病治療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排除病變,改善患者臨床不良癥狀,提高其生存質量[1];為保證手術順利展開,術中麻醉干預尤為必要,理想的麻醉具備可控性強、誘導快、恢復快的特征,能夠最大限度地減輕患者對于麻醉應激反應,緩解術后疼痛[2];因此在患者行手術中選擇有效的麻醉藥物十分重要。右美托咪定、丙泊酚、依托咪酯、七氟醚等均是當前手術中常用麻醉藥物,右美托咪定作為一種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具有鎮靜作用;丙泊酚則是短效靜脈麻醉藥物,可確保患者快速進入麻醉狀態;依托咪酯作為麻醉誘導常用藥物,是一種催眠性靜脈鎮靜藥物;七氟醚是新型揮發性吸入麻醉藥物,具有鎮靜、鎮痛、肌松作用[3];但在臨床研究中表明,術中麻醉維持若單一應用麻醉藥物效果欠理想。鑒于此,在本研究中,主要對術中聯合吸入七氟醚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與依托咪酯麻醉維持的效果展開討論和分析。
選取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全麻手術治療患者525例為觀察對象,并以計算機數字隨機分配為三組。
甲 組 中 男93例、女82例,年 齡20~42歲,平 均(31.0±11.0)歲,ASA分級:Ⅰ級100例、Ⅱ級75例,手術類型:腹部手術50例、胸部手術35例、骨科手術70例、其他20例,給予聯合吸入七氟醚右美托咪定麻醉維持。
乙組中患者男95例、女80例,年齡21~41歲,平均(31.0±10.0)歲,ASA分級:Ⅰ級97例、Ⅱ級78例,手術類型:腹部手術48例、胸部手術35例、骨科手術72例、其他20例,給予聯合吸入七氟醚依托咪酯麻醉維持。
丙組中患者男94例、女81例,年齡21~42歲,平均(31.5±10.5)歲,ASA分級:Ⅰ級99例、Ⅱ級76例,手術類型:腹部手術49例、胸部手術34例、骨科手術71例、其他21例,給予聯合吸入七氟醚丙泊酚麻醉維持。
參與本次研究觀察的患者與家屬均知情同意,且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三組患者性別、年齡、ASA分級及手術類型等基線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所有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即可開放靜脈通路,并行氣管插管,以呼吸機輔助患者進行呼吸;甲組患者再給予右美托咪定(生產企業: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83220,規格:1 mL:0.1 mg)0.5 μg/kg持續泵入行麻醉維持。乙組患者則術中給予依托咪酯(生產企業: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20511,規格:10 mL:20 mg)10 μg/kg,丙組術中給予丙泊酚(生產企業:Fresenius Kabi AB,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080023,規格:20 mL:0.2 g)2 μg/mL,三組聯合七氟醚(生產企業:上海恒瑞醫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70172,規格:120 mL)3%~5%吸入麻醉維持;手術結束前停止用藥。
比較三組患者圍術期血流動力學變化,分別于患者麻醉前(T0)、誘導后(T1)、插管后3 min(T2)、插管后5 min(T3)檢測患者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變化。
觀察三組患者術后蘇醒與拔管時間,統計躁動、低血壓、惡心嘔吐等發生情況。
將研究數據納入SPSS 21.0軟件,計數資料以率(%)形式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形式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根據三組數據顯示,甲組患者T1時段與T0時段MAP、HR水 平 比較(P>0.05),T2、T3時 段HR水 平 均高于T0時刻,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T3時段MAP水平低于T0時段,P>0.05;乙組患者T1、T2、T3時段MAP、HR水平與T0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丙組患者T1時段與T0時段MAP、HR水平比較,P>0.05,T2、T3時段HR水平均高于T0時刻(P<0.05),但T3時段MAP水平低于T0時段,P>0.05,詳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圍術期不同時段血流動力學變化(±s, n=175)

表1 三組患者圍術期不同時段血流動力學變化(±s, n=175)
?
乙組患者術后蘇醒時間長于甲組及丙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三組患者拔管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間患者術后蘇醒與拔管時間比較(±s, min)

表2 三組間患者術后蘇醒與拔管時間比較(±s, min)
?
三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不大,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三組不良反應發生比較[n(%)]
麻醉在外科手術中有著關鍵作用,既要確保患者血流動力學穩定,也要避免其術中出現躁動、低血壓等不良反應,繼而影響手術操作[4];因而選擇科學合理的麻醉藥物對促進臨床手術有序展開十分必要。右美托咪定作為有效的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可對α2腎上腺素受體起到選擇性作用,鎮靜效果理想,用藥后可快速被吸收,患者耐受性良好[5-6]。丙泊酚為短效麻醉藥,通過激活患者機體中氯離子復合物最終達到催眠、鎮靜效果,具有起效快、作用時間短、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的優勢[7];依托咪酯作為催眠性鎮靜藥物,起效快,對患者心肌收縮力、心排血量等影響小,患者呼吸頻率、幅度影響輕微,可保證患者血流動力學穩定[8]。吸入七氟醚為新型麻醉,以吸入方式可避免靜脈穿刺中引起的患者應激反應,對于患者呼吸、喚醒系統無較大影響;且因七氟醚血/氣分配系數低,在行麻醉調控中更容易,對于患者血流動力學影響輕微。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圍術期MAP、HR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不大,但甲組應用右美托咪定耐受性良好,且患者清醒后無痛覺,躁動、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乙組丙組稍低。分析原因,比較依托咪酯、丙泊酚聯合七氟醚吸入,右美托咪定應用提高阿片類及七氟醚藥效,基礎代謝率降低,則可減少術中麻醉藥物用量,鎮靜效果顯著,可減輕對患者心肌與呼吸系統影響,術后蘇醒快及完善,更適用于術中麻醉維持。右美托咪定難受性良好,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低血壓、低心率等,對于年老的腎功能降低病人謹慎選擇劑量。
丙泊酚酚聯合七氟醚吸入麻醉維持,術后蘇醒時間與右美托咪定酚聯合七氟醚吸入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病人蘇醒完善程度與降低術后躁動不如右美托咪定。
綜上所述,在全麻手術中聯合吸入七氟醚應用右美托咪定麻醉維持相比較依托咪酯、丙泊酚聯合吸入七氟醚可保持患者血流動力學穩定,縮短術后蘇醒時間,降低術后躁動、惡心嘔吐等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