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梅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安縣中醫院,河北 張家口)
過敏性結膜炎又稱為變態反應性結膜炎,是結膜對外界變應原產生的一種超敏反應,最常見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是眼癢、結膜充血,其次為流淚、灼熱感、畏光及分泌物增加等,如果不及時治療,嚴重者會導致患者的視力下降,從而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學習及工作[1]。近年來,隨著環境污染的加劇以及配戴隱形眼鏡人數的增多,過敏性結膜炎患者人數不斷增加,發病率不斷升高[2]。為探討氯雷他定片(開瑞坦)聯合雙氯芬酸鈉滴眼液對于過敏性結膜炎的治療效果,現就過敏性結膜炎10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如下總結分析。
依據過敏性結膜炎診斷標準[3],我院抽取的100例患者均可被確診為過敏性結膜炎,排除了近期使用抗過敏藥物者、存在角膜炎或其他眼部疾病患者、肝腎功能障礙者、妊娠或哺乳期者、糖尿病者、高血壓者及甲亢患者。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齡25~68歲,平均48歲;病程3.5個月至5年,平均2.5年。
(1)對照組:口服氯雷他定片,1次/d,10 mg/次;(2)觀察組:口服氯雷他定片聯合雙氯芬酸鈉滴眼液治療:口服氯雷他定片,1次/d,10 mg/次,雙氯芬酸鈉滴眼液4次/d,1滴/次;療程14 d。
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癥狀積分較治療前減少超過75%;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改善,癥狀積分較治療前減少50%~75%;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不僅無改善甚至會更加嚴重;治療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4]。臨床癥狀積分包括:流淚、眼癢、畏光、燒灼感,分泌物、角膜緣改變、結膜充血、水腫、眼瞼水腫[5]。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相比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癥狀的有效改善狀況具有明顯優勢(如表1、表2所示);根據治療效果評價標準,治療有效率觀察組為96.0%,對照組為88.0%(見表3所示);治療期間觀察組出現不良反應1例(頭暈),對照組出現不良反應4例(頭暈1例、全身瘙癢3例)。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對比(±s, 分)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對比(±s, 分)
?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體征評分對比(±s, 分)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體征評分對比(±s, 分)
?

表3 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對比(n, %)
過敏性結膜炎以減輕患者癥狀為首要臨床治療目的,同時注意預防后遺癥發生,尤其要提高醫護水平避免醫源性并發癥,治療的方法主要是藥物治療[6]。
氯雷他定屬于長效三環類抗組胺藥物,是一種H1受體阻斷劑,口服后可競爭性抑制組胺H1受體,在臨床中被廣泛應用于過敏性疾病的治療中,具有起效快、療效持久、副反應少等優勢,但需要較長的治療時間,會使得患者的服藥依從性降低而影響治療效果[7]。
雙氯芬酸鈉滴眼液是一種苯乙酸衍生物的非甾體消炎鎮痛藥物,可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能夠在結膜局部形成一定的藥物濃度,有助于迅速減輕臨床癥狀[8]。雙氯芬酸鈉滴眼液與氯雷他定片聯合應用,能夠取長補短,增強其藥物作用及滲透性,有助于促進患者快速康復。
綜上所述,過敏性結膜炎應用氯雷他定片與雙氯芬酸鈉滴眼液聯合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癥狀,顯著提升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