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明,關麗
(山西臨汾市中心醫(yī)院,山西 臨汾)
由于臨床上抗菌藥物的濫用,導致細菌的耐藥性得到極大的提高,甚至出現了多重耐藥菌株,降低了藥物的治療效果[1]。所以,要謹慎選擇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加強微生物檢驗和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及時發(fā)現細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并給予相應的措施[2]。為觀察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在臨床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價值,本研究選擇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集的10232例微生物標本作為研討對象,現報告如下。
選擇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集的10232例微生物標本作為研討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把微生物標本分為兩組,一組是對照組,一組是觀察組,兩組患者均為5116例,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對照組為血培養(yǎng)標本,男性標本2558例,女性標本2558例;年齡14~77歲,平均(40.22±7.38)歲。觀察組為痰標本,男性標本2558例,女性標本2558例;年齡14~77歲,平均(40.58±7.67)歲。對比兩組標本的一般資料(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為血培養(yǎng)標本,觀察組為痰標本;對所有標本進行藥敏實驗,常規(guī)分離標本后,鑒定病原菌,檢測抑菌濃度。
比較兩組標本的陰、陽性率。觀察兩組標本的細菌種類分布,例如炎克雷伯菌屬、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枸櫞酸菌屬、不動桿菌屬、變形桿菌屬、腸桿菌屬、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球菌,對比兩組標本的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結果。
數據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統(tǒng)計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準,說明差異較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標本中有460例為陽性(8.99%),有4656例為陰性(91.01%);觀察組標本中有1688例為陽性(32.99%),有3428例為陰性(67.01%);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標本的陰、陽性率[n(%)]
經過檢驗發(fā)現,8084例革蘭陰性菌中有953例肺炎克雷伯菌屬(11.79%)、1431例銅綠假單胞菌(17.70%)、1356例大腸埃希菌(16.77%)、1224例枸櫞酸菌屬(15.14%)、1147例不動桿菌屬(14.19%)、1094例變形桿菌屬(13.53%)、879例腸桿菌屬(10.87%);2148例革蘭陽性菌中有1028例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47.86%)、875例金黃色葡萄球菌(40.74%)、245例腸球菌(11.41%),詳細情況見表2。
通過研究發(fā)現,金黃色葡萄球菌中MRSA與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中MRCNS,對青霉素、氨芐西林的耐藥性最高,可達100.00%;金黃色葡萄球菌中MSSA于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中MSCNS對青霉素的耐藥性最高,分別為93.11%、96.83%;腸球菌對頭孢唑林的耐藥性最高(32.43%),腸桿菌屬對頭孢唑林的耐藥性最高(42.79%),銅綠假單胞菌對氨芐西林的耐藥性最高(55.87%),變形桿菌對氨芐西林的耐藥性最高(92.48%),詳細內容見表3。

表2 觀察兩組標本的細菌種類分布[n(%)]

表3 對比兩組標本的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結果(%)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我國對于抗生素的研究不斷深入,大幅度降低了傳染性疾病的發(fā)生率,減少患者死亡[3]。由于細菌逐漸產生了耐藥性基因,導致治療效果不斷降低,再加上我國環(huán)境不斷惡化,促進細菌快速發(fā)展,影響了臨床抗菌治療的效果,給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了較大的威脅[4-5]。因此,要降低細菌的耐藥性就必須加強臨床微生物檢驗,制定規(guī)范的工作要求,嚴格進行耐藥性監(jiān)測,促使各項工作程序化,準確掌握細菌耐藥性的變化形勢,適量使用抗生素藥物[6-7]。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標本中有460例為陽性(8.99%),有4656例為陰性(91.01%);觀察組標本中有1688例為陽性(32.99%),有3428例為陰性(67.01%);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經過檢驗發(fā)現,8084例革蘭陰性菌中有953例肺炎克雷伯菌屬(11.79%)、1431例 銅 綠 假 單 胞 菌(17.70%)、1356例 大 腸 埃 希 菌(16.77%)、1224例 枸 櫞 酸 菌 屬(15.14%)、1147例 不 動 桿菌屬(14.19%)、1094例變形桿菌屬(13.53%)、879例腸桿菌屬(10.87%);2148例革蘭陽性菌中有1028例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47.86%)、875例金黃色葡萄球菌(40.74%)、245例腸球菌(11.41%)。通過研究發(fā)現,金黃色葡萄球菌中MRSA與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中MRCNS,對青霉素、氨芐西林的耐藥性最高,可達100.00%;金黃色葡萄球菌中MSSA于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中MSCNS對青霉素的耐藥性最高,分別為93.11%、96.83%;腸球菌對頭孢唑林的耐藥性最高(32.43%),腸桿菌屬對頭孢唑林的耐藥性最高(42.79%),銅綠假單胞菌對氨芐西林的耐藥性最高(55.87%),變形桿菌對氨芐西林的耐藥性最高(92.48%)。
綜上所述,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在臨床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價值重大,經過監(jiān)測能夠準確掌握細菌的耐藥性,從而給予患者安全可行的治療方案,合理規(guī)范使用抗菌藥物,提升治療效果,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