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亮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八人民醫院 放射科,新疆 烏魯木齊)
肺部結節是存在于肺實質內,直徑<3.0 cm的類圓形或圓形影,或多發,或單發,不會伴隨淋巴結腫大等臨床癥狀,也不會有胸膜滲出的病灶[1]。SPN的早期正確鑒別診斷,對于患者早期合理治療以及改善預后極其重要。早期做肺癌手術切除與中晚期做肺癌手術切除的效果完全不同,早期可以擁有高達90%的5年生存率,但如果在中晚期做肺癌手術切除,那么5年生存率會大概率低于5%[2]。而孤立性肺結節使影像學的定性診斷充滿了挑戰性,一方面,對于<10 mm的SPN使用傳統CT的檢出率過低,因此容易出現漏診的情況[3]。而另一方面,在臨床實踐上,孤立性肺結節是經常會遇到的,而且良性的結節手術的成功率比較高,所以如何在早期將此疾病給診斷出來都是一個非常受廣大醫療人員重視的問題。
收 集2017年3月 至2020年1月,CT診 斷 直 徑 在1.0~3.0 cm的500例SPN,其中男性363例,女性137例,年齡35~76歲,平均(52.4±6.8)歲,低熱盜汗、咳嗽以及胸痛等癥狀為其主要的臨床表現。
采用GE16排螺旋CT,首先進行胸部CT掃描。操作方法為從肺尖至膈頂掃描,層間距以及層厚皆為5 mm,螺距1.2,管電流100 mA,管電壓120 kV。在掃描時,若發現結節,則采取HRCT掃描,其層厚與層間距皆為1.5 mm,螺距1.2。在增強掃描的時候,經前臂靜脈(碘海醇350 mgI/mL)采取高壓注射器注射,其注射計量為80~100 mL,注射速率維持在3.0 mL/s。判斷遴選出近似于動脈期,靜脈期和延遲期的三個時期對其進行三期掃描。
把患者進行CT掃描后得到原始圖像上傳到PACS系統,計算結節在各個時期的CT值。觀察結節的形態以及其周圍征象、內部特征以及邊緣征象,例如毛玻璃樣改變、空氣支氣管征、毛刺、分葉、棘突征、胸膜凹陷等征象。
將數據納入SPSS 20.0軟件中分析,按照病理檢查結果將疾病進行分組,兩組結節的CT值與最大直徑之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500例結節病理結果之中,17例肺錯構瘤、63例鱗癌、282例腺癌、50例腺鱗癌、25例肺結核球以及63例炎性假瘤。
將良性結節與惡性結節的直徑進行對比,詳見表1。
表1 結節直徑對比(±s)

表1 結節直徑對比(±s)
?
良性結節與惡性結節的CT掃描中,不同征象出現的概率,請見表2。

表2 征象出現概率(n)
良性結節與惡性結節在進行增強掃描時,其CT強化值之間的比較,見表3。
表3 CT強化值對比(±s, HU)

表3 CT強化值對比(±s, HU)
?
隨著HRCT掃描在臨床應用上的不斷普及,患者肺部結節更加容易被診斷檢出,同時其被查出數量也逐年呈現增多趨勢。不過SPN的鑒別診斷和CT診斷依舊是臨床研究中的熱點和難點,臨床的處理方法直接被其診斷結果所影響[4]。就目前情況而言,惡性結節的誤診概率仍然偏高,這也許將會給病患帶來一些并不需要承擔的負擔,甚至是延誤治療時機,這需要醫療工作者們選擇適合的方式方法來處理[5-6]。
普通CT可以掃描單發性的肺部結節,而密度低、空間大以及分辨率高則是X線掃描所具有的特點,借此能夠提高診斷的準確率,但是具體的掃描厚度以及其掃描的速度,都是限制普通CT掃描效果的因素[6]。三維重建以及薄層掃描這兩項技術,都是多層螺旋CT掃描所采納并運用的關鍵性技術,它可以提高密度、分辨率以及空間,以達到重現結節形態,并且查探其有沒有出現鈣化等情況,另外還能夠展示與肺部相連接處的特征[7]。
在形態上表現為類圓形的結節,一般情況下都會是良性結節,這是由于結節細胞生長較為一致且均勻的緣故。惡性結節則與良性結節的情況恰恰相反,其大多數狀況下都呈現出一種沒有規則的形狀[8]。結節內空氣支氣管征CT的表現有很多,例如,多個層面存在含氣密度的小點狀影以及小管狀影,有的時候也會呈現為管狀或卵圓狀氣影,這是因為在支氣管旁邊的肺組織遇到不同的問題所造成的氣體含量減少,使之密度增高,并且此時病變的肺組織中,支氣管內氣體也沒有明顯減少,在它們之間造成一個密度落差而形成[9]。本組研究中,395例惡性結節之中出現空氣支氣管征的頻率為23.80%(94/395),而它在良性結節之中可能出現的概率卻遠遠小于出現在惡性結節中的概率(P=0.001),所以由此能夠得出一個粗糙的結論,即空氣支氣管征能夠作為一個惡性結節診斷征象。
分葉征是一種向多個方向生長,但其成長速率各不相同的結節,也可能受到周圍結構的阻擋,其外形輪廓可能呈現為多個弧形凸起,多個弧形鱗次櫛比向內凹陷,從而形成了分葉形[10]。多種結節都可能會出現分葉,可由深中淺三種情況對其分成三種類型,而且深分葉在惡性結節診斷上體現的價值非常之巨大,但對于如何給分葉分類卻一直難以達成統一協議,分葉形的成長擁有太多的變化,很難尋找到它的固定規律來做病理歸納,且在此研究中,P=0.090,所以分葉征沒有判斷肺部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的價值。
胸膜與結節之間的線構成幕狀陰影,是結節里面的瘢痕組織牽引到相鄰近臟層胸膜所導致的,此為胸膜凹陷癥,此征在良惡性結節中都有發現,雖然它在惡性結節與良性結節中的影像表現有所不同,但是此征象是否能夠清晰顯示還需配合多平面操作,如若不能清晰顯示將直接到定性診斷。而且根據本文測得數據顯示,P=0.211,其無統計學差異,對于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的鑒別價值極其有限。
綜上所述,HPCT對于肺內單發結節,能夠清晰顯示其細微結構,而結節的棘突征、空氣支氣管征以及血管集束征可以較為輕松判別,并且有明顯診斷價值。在SPN中發現此三種征象,則有大概率為惡性結節。直徑<3 cm的肺部結節連續存在3個月,并且沒有任何變小趨勢的,行動態增強以及HRCT掃描,與此同時觀察結節的形態、CT強化模式以及其周圍、邊緣和內部的特征表象,由此便能夠對結節首先做出較粗糙的判斷,如若診斷出惡性結節,則應當立即采取相應治療手段,以免耽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