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云
(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人民醫院,吉林 長春)
神經性耳鳴是臨床常見耳鼻喉科病的一類,主要指患者在無外接刺激因素作用下出現異常聲音感覺,表現為單側或雙側漸進性聽力減退,可導致患者失眠、記憶力下降、眩暈等,影響患者日常生活[1-2]。對于神經性耳鳴的治療,臨床上主要采用營養神經、改善內耳微循環、擴張血管等進行治療,然而療效并不理想[3]。現代醫學指出,神經性耳鳴與多個因素存在聯系,病機與血管微血栓、痙攣、血液異常等導致的耳蝸微循環障礙存在聯系[4]。在治療方面,我院采用甲鈷胺聯合銀杏葉進行治療,療效理想,現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從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診治的神經性耳鳴患者中抽取,且均通過研究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患者共30例,其中15例設為參照組,實施甲鈷胺治療;另外15例設為觀察組,實施甲鈷胺聯合銀杏葉治療。參照組男/女為8例/7例。年齡上下限為55歲、67歲,平均(62.01±0.21)歲。病程上下限為1年、6年,平均(3.1 1±0.2 1)年。單耳耳鳴11例,雙耳耳鳴4例。觀察組男/女為9例/6例。年齡上下限為54歲、68歲,平均(63.12±0.15)歲。病程上下限為1年、7年,平均(3.12±0.15)年。單耳耳鳴12例,雙耳耳鳴3例。納入對象的信息材料經上傳處理,計算結果顯示P>0.05,符合研究公平性。
納入標準:患者均符合神經性耳鳴的診斷標準;患者表現為單耳或雙耳耳鳴,癥狀反復,時輕時重;聽力學檢查確診為神經性耳鳴;患者發作時間在半年以上;患者近期無相關治療;患者知情且同意參與此次研究。
排除標準:患者因器質性病變引發神經性耳鳴;患者存在嚴重臟器功能不全、精神疾病;患者為因外耳、中耳、內耳疾病等引起的傳導性耳鳴;患者為肌源性耳鳴、血管源性耳鳴;患者為非耳源性疾病引起的耳鳴;患者對此次研究藥物過敏。
參照組患者予以常規治療,甲鈷胺劑量為0.5 mg/次,3次/d,以口服方式給藥。藥物產自衛材(中國)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為H20030812。同時取尼莫地平劑量為30 mg/次,3次/d,以口服方式給藥。藥物產自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為H20003010。
觀察組患者聯合甲鈷胺以及銀杏葉片進行治療,甲鈷胺治療與參照組相同。銀杏葉片劑量為2片/次,3次/d,以口服方式給藥。藥物產自深圳海王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為Z20027956。
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4周。
結合《耳鳴嚴重程度評估與療效評定參考標準》對患者耳鳴程度進行評估,1~6分為Ⅰ級,7~10分為Ⅱ級,11~14分為Ⅲ級,15~18分為Ⅳ級,19~21分為Ⅴ級。于2 kHz、4 kHz純音下應用純音聽力計檢測患者患耳聽閾值,并對兩組患者進行比較。
(1)治愈:預后顯示患者耳鳴癥狀消失,聽力正常,持續1個月以上無復發;(2)顯效:預后顯示患者持續性耳鳴癥狀減輕,偶爾發作,不存在聽力異常,耳鳴程度降幅在2個級別以上;(3)有效:預后顯示患者耳鳴癥狀由持續性發作轉為間斷發作,耳鳴程度降幅在1個級別以上;(4)無效:預后顯示患者病情改善不明顯或者加重。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統計工作使用SPSS 15.0計算軟件,合理挑選數據集剖析整體效果,一切假設檢驗均采用雙側查驗,P<0.05為差異有計算學意義,計數數據參照χ2檢驗進行查驗,數據以率(%)的形式表述;計量資料參照t檢驗進行查驗,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的形式表述。
兩組患者接受療效評估,評測顯示觀察組的整體療效較參照組有更高水平,數據計算顯示P<0.05,有計算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
兩組患者治療前耳鳴程度分值組間數據計算顯示P>0.05,觀察組治療后指標數值較參照組有更明顯的減幅,數據計算顯示P<0.05,有計算學意義,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耳鳴程度分值比較(±s, 分)

表2 兩組患者耳鳴程度分值比較(±s, 分)
?
兩組患者治療前聽閾值組間數據計算顯示P>0.05,觀察組治療后指標數值較參照組有更明顯的減幅,數據計算顯示P<0.05,有計算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聽閾值比較(±s, dB)

表3 兩組患者聽閾值比較(±s, dB)
?
神經性耳鳴是耳鳴的一種,患者外耳、中耳無異常,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血管、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經病變、自身免疫、腎虛等存在聯系。神經性耳鳴患者表現為無外界聲刺激或電刺激下產生耳內或腦內聲音感覺,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一定影響[5-6]。
中醫認為,神經性耳鳴屬于蟬鳴、苦鳴等范圍,病因為火熱之邪上擾耳竅,或外邪入侵,或瘀血、痰飲蒙蔽清竅,或情志因素等,導致氣滯血瘀引起。因此治療需要從改善耳內血液循環、改善氣血流通為主[7-8]。我院聯合甲鈷胺以及銀杏葉進行治療,這是因為甲鈷胺屬于甲基轉移酶的輔酶,對患者內耳神經細胞內核酸、蛋白質、脂質代謝有改善效果,有利于修復內耳神經阻滯以及功能,營養內耳神經,改善耳鳴癥狀。銀杏葉的主要成分為銀杏葉提取物,其可擴張動脈,并對腎上腺素收縮血管進行拮抗,抗血小板凝聚,對患者內耳血液循環、血管攜氧量改善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聯合甲鈷胺以及銀杏葉對神經性耳鳴進行治療,可改善患者病情癥狀,提高治療效果,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