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錄
(青海省大通縣人民醫院,青海 西寧)
骨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關節疾病,它是以關節軟骨的變性、軟骨組織的破壞以及關節周圍骨質的增生為特征,它的發生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升高,是一種常見的老年性的關節疾病,也是老年人疼痛和致殘的主要病因[1]。本文研究中對骨性膝關節炎患者采用臭氧聯合玻璃酸鈉的治療方式,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現將匯報如下。
研究對象選擇的是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到我院骨科進行治療的26例骨性膝關節炎患者,根據隨機分組的方式,將26例患者分為兩組,包括對照組患者(13例)及試驗組患者(13例)。其中,試驗組男8例,女5例,年齡52~71歲,平均(61.3±4.7)歲,平均病程(5.3±1.5)年。對照組男7例,女6例,年齡54~74歲,平均(62.3±4.8)歲,平均病程(5.1±1.2)年。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都沒有明顯的差別,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的患者對本次的研究都完全知情,并同意參加此次的研究。
對照組患者使用玻璃酸鈉進行治療,玻璃酸鈉(生產廠家:山東博士倫福瑞達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7379)25 mg,從關節痛處向內注射,每周注射1次,維持3周。
試驗組患者使用臭氧聯合玻璃酸鈉進行治療,其治療方式主要包括:將患者的膝關節進行消毒處理,再將穿刺針由髕骨下緣內或外膝眼穴部緩慢刺入關節腔,并抽凈關節腔的積液[2]。將臭氧(生產廠家:山東朱氏藥業集團有限公司)30 mL注入關節腔,每周2次,并于1周后注射玻璃酸鈉,使用方式同對照組。
對患者的膝關節功能進行評分,使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嚴重指數量表對患者膝關節功能進行評分,評分的項目包括疼痛或不適、最大步行距離以及日常的生活能力,量表的每個項目評分值為0~8分,分值越高,表示膝關節功能越差[3]。
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膝關節功能評分以t和(±s)檢驗及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數據顯示,試驗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評分明顯比對照組要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膝關節功能評分對比(±s)

表1 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膝關節功能評分對比(±s)
?
骨關節炎又稱退化性關節炎,是以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化為主要病理特征,膝關節滑膜因磨損脫落碎屑刺激產生炎癥時關節內可有積液、關節腫脹,多數情況關節腫脹明顯,但積液并不多,主要是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滑膜肥厚所致[4]。傳統上常采用玻璃酸鈉進行治療,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不是很顯著,而臭氧對于骨性關節炎患者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能夠緩解患者的疼痛,其次臭氧還具有抑制免疫的作用,還能夠通過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1來促進軟骨修復,加速合成代謝,此外臭氧能夠直接作用于關節囊滑膜神經末梢,從而起到很好的鎮痛作用[5]。
本文中將臭氧聯合玻璃酸鈉對骨性膝關節炎患者進行治療,發現試驗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評分明顯比對照組要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采用臭氧聯合玻璃酸鈉的治療方式,能夠明顯緩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適感,抑制患者關節的炎癥,提高患者的活動能力。
綜上,對骨性膝關節炎患者采用臭氧聯合玻璃酸鈉的治療方式,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