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菊妹
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了信息技術對作文教學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如何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作文搭橋鋪路,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主要做法是:一、利用電教多媒體激發興趣,為學生作文搭橋鋪路;二、利用網絡教育平臺搜集寫作素材,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和作文能力;三、通過看影視作品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多媒體;學生;作文;能力
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講,作文一直都是一個難題,真可謂“談作色變”,學生的作文,大多虛假亂短,胡編亂造,內容空洞,語句平淡,無真情實感,無想象創新。如何解決這些老大難的問題呢?下面就淺談一下我的看法。
一、利用電教多媒體激發興趣,為學生作文搭橋鋪路
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直觀、形象、生動的學習情境能激發他們作文的興趣和欲望。如果作文課教師單憑一本教科書、一支粉筆和一張嘴來完成,作文就會變得抽象,學生便會感到枯燥乏味,對作文失去興趣,作文時他們就會感到無話可寫,無從下手。我們在作文教學中除了把學生從狹小枯燥的室內解脫出來,讓他們到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中親身感受,去獲取寫作素材外,還有一個更好的辦法就是發揮多媒體直觀、形象、生動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讓它彌補傳統教學在情境創設、興趣培養、思維創新等方面的不足,為學生作文搭橋鋪路。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來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教給學生作文的方法。因為多媒體的運用,可以把學生感興趣而無法親眼看到的現象,已認識卻印象模糊的事物,鮮活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縮短認識與事物之間的距離,喚起強烈的真實感,激發寫作的欲望。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地域的阻隔,把現實生活中的某些情景搬進課堂,加深學生的印象,為學生的作文搭好橋鋪好路,讓學生輕松愉快地作文。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園地四的看圖作文時,教師可以制作多媒體課件,通過播放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時的小視頻,把學生引入戰火紛飛的年代,讓學生直觀感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時觸目驚心的悲慘景象,從尸橫滿地、血流成河的悲慘畫面可以讓學生感受戰爭給人類帶來的深重災難。然后出示與圖片相關的詞句讓學生積累,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作參考,如出示詞語:“廢墟、狂轟濫炸、硝煙彌漫、尸橫滿地、血流成河、號啕大哭、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出示句子:1.“轟轟……一顆顆罪惡的炸彈投向了上?;疖嚹险?。頓時,一個個無辜的生命倒在了廢墟之中,血泊之中?!?.日本侵略者的飛機像魔鬼一樣在上?;疖囌镜纳峡毡P旋,對上?;疖囌具M行狂轟濫炸。一顆顆炮彈像冰雹似的落了下來。上?;疖嚹险颈蝗湛苷ǖ迷缫巡怀蓸?,房屋倒塌了,變成了一片廢墟。地上滿是鮮血,連倒塌的建筑物也被鮮血染紅了?!苯又鍪菊n本的照片,看圖悟情。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并展開想象,整體感知圖中的人和景。然后以圖中廢墟中的孩子為重點,引導學生繼續觀察并想象:這個小孩的外貌、年齡,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當時可能發生了什么事?孩子未來的命運如何等,讓學生交流。最后,在說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通過這些多媒體手段的幫助,學生思維的閘門很快就打開了,有說寫不盡的話語,興趣盎然地進行想象和創作,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出自己對戰爭的憤慨和對和平的渴望之情。
二、利用網絡教育平臺搜集寫作素材,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作文能力
很多學生在作文前沒有細致深入的觀察或在觀察中遇到困難,對要觀察的事物了解得不夠透徹,結果寫起作文來無話可說,寫出的作文變得膚淺,只是泛泛而談,缺乏新意。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除了要求學生向別人請教、查閱有關書籍外,還可以鼓勵學生上網搜索相關的資料,對觀察的事物進行更深入細致的了解,為作文積累更多的素材。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園地三的作文時,有些學生觀察了大自然或動植物,但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得到的啟示很膚淺。教學時,我們可以鼓勵學生上網搜索了解其中的原因,幫助學生廣開思路,這樣學生得到的啟示就深刻了,從中會想象自己根據這些啟示想發明什么,學生的作文就有話可說,這既就增強了學生對作文的興趣,也從中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想象能力、勇于探究和創新的精神。通過網絡的幫助,不但提高了學生的作文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三、通過觀看影視作品訓練學生的作文能力
小學生是喜歡看影視作品的,如果老師、家長加以引導,就能提高學生的聽記、觀察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寫作素材,促使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反之,如果不加引導,任由他們毫無節制地、毫無選擇地看,就不能很好地發揮以上作用,反而會給學生帶來不良的影響。那老師、家長如何去指導學生通過看影視作品來提高作文能力呢?
1.引導學生有選擇地看。在看影視作品時,要引導學生棄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內容不健康,不適合少年兒童看的節目,我們絕對不能讓他們看。因為小學生鑒別能力低,模仿能力強,很容易被不良思想和行為的侵害。我們應引導他們選擇一些內容健康、寓趣味性、知識性、教育性于一體的適合少年兒童看的節目去看,如央視的《開學第一課》《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以及一些有趣的廣告、介紹動植物常識和各地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節目。這些節目不但能陶冶學生高尚的思想情操,而且能開闊他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知識,豐富他們寫作的素材,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
2.鼓勵學生向別人介紹所觀看節目的內容或組織學生評論。學生講述的時候,要求他們努力做到內容具體、生動,詞句通順、連貫,還可以創造性地加插一些內容下去。例如,當學生看完《錢塘江大潮》這個現場直播的電視節目后,就可以讓學生繪聲繪色地向別人介紹錢塘江大潮到來時的壯觀景象,給別人以親臨其境的感覺??赐昴承┕澞亢?,還可以對節目的內容或劇中人物進行評論,評論時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獨到見解,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鑒別能力和創新能力,還可以大大地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若能經常進行這樣的訓練,學生的口頭作文能力就會不斷地提高。
3.鼓勵學生寫觀后感。如看完某個電視廣告后,鼓勵學生把這個廣告的內容寫下來,或就這個廣告發表自己的感想,如揭露社會上制造假冒偽劣商品的現象或謳歌社會的不斷進步,或對這個廣告提出更好的建議,或模擬這個廣告為其他商品作廣告設計等等。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作文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綜上所述,利用信息技術進行作文教學,能更好地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生作文搭橋鋪路,更好地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參考文獻
[1] 陳興山.信息技術背景下的作文教學與寫作研究[J].成才之路,2020(05):110-111.
[2] 邱冬梅.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作文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0):129.
[3] 杲振洪.用信息技術助力語文微作文教學[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19(08):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