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筠
摘 要:二十一世紀是城市的世紀,特別是對中國來說。不斷加快的城市化進程向城市雕塑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視覺確認性與創新公共空間方面將城市價值放大。所以,現階段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研究課題便是怎樣更快更好地發展我國的城市雕塑。本文分析了地域文化與城市雕塑的關系,并就地域文化影響下的城市雕塑設計展開了詳細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地域文化;城市雕塑;設計
日益加快的城市化進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推動了城市雕塑設計的發展。城市雕塑設計涵蓋了諸多有關城市環境、文化、歷史的因素,如此一來也就讓其地域性、民族特色十分鮮明,進而使之具有可以放大城市價值的作用。在設計城市雕塑時,除了把所在城市民族特色與地域性考慮到外,城市雕塑的藝術性與公眾性也不可忽略,如此方可將城市雕塑的欣賞性提高,使之價值與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1]。
一、地域文化與城市雕塑的關系分析
第一,傳承與發展地域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就是城市雕塑。一直以來,城市雕塑設計都是一個地域歷史文化的展示,其將古往今來當地人對未來的追求與信仰體現了出來,城市雕塑自有的公共性與歷史特征決定其必須對當地地域文化進行傳承。比如,作為一座具有代表性的雕塑設計作品。美國紐約的自由女神像就是美國的標志,其是人類開拓未來文明以及美國地域文化的體現。除了城市雕塑作品,建筑景觀、民俗風情、自然景觀等也是能夠體現地域文化的物質載體,但其中只有城市雕塑最具代表性、公眾性、藝術性和影響力。城市雕塑在剛開始創作時,就是以所有社會公眾為對象,且幾乎都是被放在城市人口集中之處,受眾的接觸面非常廣,受關注度更高。因此,在傳承地域文化方面,城市雕塑優勢獨特。
第二,城市雕塑設計的靈感從地域文化而來。在宣傳與傳播地域文化方面,城市雕塑的作用巨大,但地域文化反過來也提供了文化基礎給城市雕塑設計,能夠增加城市雕塑作品的吸引力和受歡迎程度。什么是地域文化?其是指人們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經過長期的生活、工作而形成的較為穩定的歷史遺跡、文化形態、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人們經常所說的地域文化,即存在于當地的實物又或是在人們頭腦中的既有形象。雕塑設計者應對當地的地域文化展開充分挖掘,以雕塑作品的形式將其體現出來。但在汲取地域文化精髓并展開設計時,部分文化形式擁有具體形象,藝術設計者可直接對部分藝術形象予以采用,但由于部分地域文化的抽象性較強,若創作者要借助雕塑作品表達其意象就很困難。一座優秀的城市雕塑作品需要創作者從各種抽象、具體的地域文化中汲取到可用的文化資源,并基于此將時代特色結合起來積極創新,在對地域文化特點予以尊重的基礎上,同人們對當地傳統文化的熱愛心理相迎合。另外加快對地域文化的發展,讓地域文化和時代發展保持同步,使人們在現代生活中心理上的變化得到滿足。
二、地域文化影響下的城市雕塑設計
(一)從材質和色彩角度分析地域文化對城市雕塑設計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部分歷史悠久的古城在設計城市雕塑時其建造材質都會首選銅,究其原因在于古銅具有沉重的色彩、質感,其產生的視覺效果剛好契合古城老街的氛圍[2]。比如在廣西北海老街上就能夠看到很多銅質雕塑,這也是當地的一大特色,賦予了其獨特韻味。以老街的酒吧街上的“醉漢”銅雕和擺設在老街原電影院的蒙太奇的銅雕來說,便記錄了百余年前洋人在北海的生活,這部分雕塑對北海傳統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傳承作用。
除此之外,部分城市在地域性自然資源的影響下,會把當地盛產的自然資源用于城市雕塑建造。比如,江西景德鎮從漢唐開始便盛產陶瓷,素有瓷都之稱,所以景德鎮的很多交通燈與路燈的燈柱均采用了青花陶瓷,可謂是一道亮麗的都市風景線,既傳承與發展了城市文化,也增加了城市增光添彩,讓城市雕塑的公眾性、地域性和社會性得到充分發揮。
(二)從造型角度分析地域文化對城市雕塑設計的影響
城市雕塑體現了城市靈魂,完美的城市雕塑可將城市的民風民俗與歷史文化充分展現出來[3]。以位于廣西北海北部灣的標志性雕塑—“南珠魂”來說,其題材包括人物、珠貝和水池等,少女、青年、老者三個人物銅雕圍繞在珠貝周圍,各自的寓意均不同,其中老者是大海之父的象征,表示北海這座古老的城市歡迎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少女則是珍珠神女的象征,其手持夜明珠,表示北海所擁有的享譽海內外的特產—南珠;而健壯的青年則是大海之子的象征,他口吹海螺,腳跨神龜,具有祝福北海前程似錦的含義。
(三)從尺度角度分析地域文化對城市雕塑設計的影響
在選擇城市雕塑設計尺度方面,既要將其所處的空間環境給考慮到,還需注意所處城市的地域文化,部分設計者會專門將城市雕塑的尺度加大,進而讓其功能與價值充分發揮出來。比如,陜西西安世園雕塑水龍這一在中國十大正能量城市雕塑排在第一位的雕塑作品,其外表是一條騰空飛躍于水面上的巨龍,高達36米,重達400噸,但支撐點卻只有一個,讓巨龍的身影更加高達、形象更加逼真。其采用的材質為不銹鋼鏡面,就好像水一樣,給人以晶瑩剔透的感覺,與設計者水龍的創作初忠相符,從視覺上給人以強烈沖擊,且留給人遐想的空間也很大,進而使自身的藝術效果增強,更具感染力。除了突顯主題—放飛夢想,其蘊含的文化韻味也非常豐富。水花飛濺形成的水龍很像水袖舞的花樣形式,聳立于湖中的水龍形態就如同舞者曼妙的舞姿,因此水龍也對中國傳統戲曲舞蹈—水袖起到了很好的傳承作用。
結 語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城市雕塑建設也在逐年增加。作為城市雕塑設計的文化來源,地域文化可促進城市雕塑設計獨特性、藝術性的提高。所以,城市雕塑設計者應注意以城市的地域文化為基礎,不斷把城市雕塑的設計質量提高。
參考文獻
[1] 陳超.城市雕塑創作的地域文化性探討[J].設計藝術,2014,06(1):82- -85.
[2] 湯京花.淺談合肥公共藝術之城市雕塑的地域文化性表達[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33(06).202-202
[3] 唐健.城市雕塑的藝術形式與文化內涵的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23(12):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