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文紅
摘 要:標準化采購管理模式的構建與實施是提高組織運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本文結合油田生產物資需求的特點,分析油田當前標準化采購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以“管理標準化、信息標準化、需求標準化和采購標準化”四化為主要內容的標準化采購管理模式具體措施。
關鍵詞:標準化管理;采購管理模式;構建與實施
一、實施標準化采購管理的意義
石油企業具有高溫高壓、易燃易爆、連續生產的顯著特點,質量風險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安全風險。在日趨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近年來,江蘇油田供應商產品個性化特點也越來越鮮明,不同廠家生產的相同型號規格的產品,一些常用消耗易損配件也存在差異,相互之間很難匹配替代使用,機械產品細微的差別都會給一線用戶裝配工作帶來很大困難,也易造成產品采購的獨家壟斷、獨家采購現象,不利于產品需求計劃提報、物資采購、安裝使用和設備維護;不利于油田的物資管理;物資不標準、通用性差,同時給選擇集中儲備品種造成困難,增加了庫存積壓。如何避免供應商之間惡性競爭,杜絕有質量問題產品流入油田影響生產情況的發生,是我們永遠都不能放松的一根弦。
二、油田企業標準化采購管理模式的構建與實施主要做法
2.1 強化管理標準化,規范標準化采購運行
有效的制度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石,有效的內控機制是企業規章制度全面貫徹執行的有力保障,江蘇油田以管理活動規范化、組織運行高效化為目標,開展了傳統業務改造后和管理優化與服務提升活動,進一步強化了物資管理規章制度、業務流程、基礎資料等標準化工作,全面推進物資供應管理基礎工作標準化體系建設。如,為保證物資采購策略的嚴格執行與應用,建立了以采購策略為主導的業務管控模式,采購計劃導入、供應商選擇、業績引導、預案生成及審批等各環節程序化、標準化操作,實現了采購業務按照策略設定的路徑和統一標準的軌道規范有序運行。
2.2 強化信息標準化,夯實標準化采購基礎
近年來,圍繞油田物資采購標準化和供應規范化管理,油田從物料編碼、供應商產品目錄、產品執行標準等采購基礎信息管理入手,優化改進工作方法,加大精細管理力度,為實施標準化采購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比如,細化、準確的供應商目錄管理是優選供貨渠道,實施標準化采購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江蘇油田圍繞供應商考察、準入、使用、考核等重點控制環節,對供應商產品目錄管理進行了持續優化和改進,將供應商申請準入產品范圍和許可供應產品目錄細化到16位碼,通過開展現場考察和生產資質復審、嚴格同類產品供應商準入管理和總量控制等措施,解除了38家供應商、1315項許可供應產品目錄的服務關系,通過細化和明確供應商的供應范圍,為標準化采購甄別、優選供應商奠定了基礎。
2.3 強化需求標準化,著力推進需求標準化和簡單化
采購工作起源于需求的產生,結束于需求的滿足。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是標準化的需求,非常容易滿足;如果是非標準化的需求,非常難辦,非常棘手。對此油田牢牢抓住需求這個牛鼻子,把好設計、參與管理關口,推進需求標準化。
對于油田工程建設項目(和非安裝設備)采購,物資供應部門提前介入,在項目總體設計審查批復后(或非安裝設備計劃批復后),編制物資采購策略,對物資采購供應全程把關,推進標準化設計和采購工作,其中工業離心泵、撬裝式注水裝置、撬裝式污水處理裝置、加藥裝置等十余種裝置已經系列化和集成化,有效控制了非標材料使用和設備“萬國牌”的現象,減少“個性”儲備,提高儲備資源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了積壓風險,江蘇油田連續36個月新增積壓為零。
2.4 強化采購標準化,提高標準化采購能力
標準化不僅是提升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礎,更是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戰略舉措,油田著力從體系創新和機制創新上將標準化采購推進到一個新臺階,不斷提高標準化采購能力。
一是油田領導高度重視標準化工作,成立了以設計、生產、物供、使用單位等各單位處長為成員的標準化設計、標準化采購和標準化管理三個工作小組,建立了上下協同、全員參與共同推進標準化采購的工作機制,從組織機構和工作機制保障了標準化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明確了工作責任主體。按照鉆井、完井測試、地面集輸工程等投資主體劃分標準化工作的責任主體,各投資主體負責專業的設計標準化工作,物資供應部門負責需求標準化工作,形成了物資供應部門和各投資責任主體共同推進采購標準化工作良好局面。三是組建專家團隊,強化標準化采購工作的專業技術保障。成立了由90人組成的物資采購技術專家庫,分為鉆井物資、采油物資、地面物資、非安設備等4個技術專業小組。
2.5 以四項活動為抓手,全面提升管理科學化水平
首先,油田針對企業自采物資品種,研究制定采購技術文件格式、商務文件格式、設備材料選型等標準化文件,并以油田文件的形式下發執行,將標準化采購的成果固化。在實際采購工作中,對總部和油田下發的各類技術標準和選型標準嚴格執行,同時,強化監督考核力度,每季度對獨家采購、各類指定采購、非標采購及“兩張皮”現象進行通報,對涉及的單位和個人落實考核兌現,確保標準化執行效果。在2013年總部物資供應管理“比學趕幫超”獨家采購率指標考核中,江蘇油田獨家采購、指定采購等現象得到有效控制。
第二,由油田物資供應部門組織油田技術專家,聯合計劃、設計、技術、工程、裝備、質檢等部門,持續開展“三定一提升”工作,即對技術標準混亂的制定油田統一的技術標準,對同類產品繁雜的制定統一的性能參數,對確定品牌范圍的明確統一的規格型號,通過定標準、定參數、定型號,進一步提升物資需求的標準化程度。以油田使用的壓力表為例,物資供應部門組織油田技術專家、設計部門、使用單位和主要供應商一起“會診”,充分結合兩個現場情況(油田生產使用的現場、廠家生產現場),最終將壓力表型號壓縮到100多個,采購效率大幅提高,進一步降低了儲備和質量風險,在“瘦身”的同時更“健身”。隨著“三定一提升”工作的開展,各類非標采購也得到有效控制,2013年油田非標產品采購效能監察的結果顯示,與2010年相比,非標產品采購額減少923萬元,減少比率達41%。
三、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標準化采購管理的效果
3.1 推進了標準化采購,提升了管理水平
推行采購標準化為油田管好用好全油田采購資金,建立一套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的物資采購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構筑了很好的平臺。去年,油田物資集中采購額占物資采購總金額的93.3%,采購成本同比下降17%。油田標準化站場設備定型率由去年的86.5%提高至90%,標準化站場設備定型率由去年的96.5%提升到98%。在總部實施的物資供應管理績效考核中,江蘇油田一直處于油田企業先進水平,連續多年被評為中石化物資供應管理先進單位。
3.2 控制了采購風險,提升了采購效果
針對油田勘探開發項目存在因設計變更、計劃變更導致積壓的采購風險,油田工程、設計、開發、計劃、供應等部門聯合參與采購策略會審,定期溝通協調,統籌項目設計、投資落實、計劃提報、物資使用,適當調整物資采購進度和節奏,近兩年來,油田產能項目建設提報4.34萬噸石油專用管、347臺套設備等大宗物資,沒有產生任何積壓,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采購風險。按照“貼得緊,跟得上,管得好”的要求服務于油田產能項目建設,24個月新增積壓物資為零,刷新了石化行業儲備庫存管理史的新紀錄,2013年獲得中石化儲備管理第一成績。
3.3 降低了采購成本,提高了企業效益
對于石油地質專用管等影響生產建設成本大的物資,油田每年預測消耗集合批量,依托總部實施直接集中采購,發揮總部集團采購規模化優勢,與寶鋼、天鋼等有實力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解決企業保供壓力,降低供應風險,2013年油田通過總部實施直接采購石油專用管21個品種1.77萬噸,采購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8-10%,采購資金較去年節約886.4萬元。
3.4 縮短了建設周期,提高了工程質量
標準化采購剔除了井站建設重復設計成本,節省了大量人力資源和不必要的配套。“四無一新”的李堡精細化建設模式,這就是油田轉變發展方式、實施低成本戰略創造的新奇跡。 江蘇油田在標準化采購上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的同時,更是積極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牢固樹立綠色低碳采購的理念,以實際行動建設美麗精致幸福油田,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12年,出色完成了李堡、興瓦、黃玨等保供任務,油田標準化采購,地面投資(集油和供熱系統)減少10.5%,供熱系統運行能耗降低了50%,同時全年可以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680KG,一氧化碳排放1770KG。廣泛運用 “四新”技術,穩步實施“以污代清”工程,達到了原油不落地、污水零排放的清潔生產要求。“黑色石油承載綠色情懷”,“花園里打井”在蘇北水鄉構筑起一道道清新、亮麗的風景線。油田首批通過了總部清潔生產單位驗收,連續四年被集團公司評為環境保護先進單位。
四、小結
綜上所述,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對物資采購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標準化管理模式,并評價其實施的有效性,持續改進,才能有效凈化物資采購渠道,節約采購成本,提高采購質量,從而建立物流企業與供應商的伙伴關系,確保采購物資的先進性及合理性。
參考文獻
[1] 石油石化物資供應管理編委會。《石油石化物資供應管理》[M]北京:中石化出版社,2010.
[2] 中石化物資裝備部2013年物資供應工作要領。
[3] 江蘇油田第二十二屆中石化管理創新二等獎成果《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標準化采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