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萍
摘 要:將預算績效管理作為加強現代預算管理制度和現代財政制度建設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舉措。本文闡述了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意義,對地質勘查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工作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地勘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問題;對策
一、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的要求。預算績效是指預算資金所達到的產出和結果,是政府績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行事業單位中屬于一種新型的管理理念,是一種以支出結果為導向的預算管理模式。它強化政府預算為民服務的理念,強調預算支出的責任和效率,要求在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的全過程中更加關注預算資金的產出和結果,要求政府部門不斷改進服務水平和質量,花盡量少的資金、辦盡量多的實事,向社會公眾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使政府行為更加務實、高效。所以,實施績效管理提高預算績效管理的有效性,增強單位支出責任、提高公共服務質量是地質勘查單位首要的問題。
二、地質勘查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
地質勘查單位和傳統企業相比,其資金來源主要依靠的是財政撥款,在執行預算績效管理過程中,從基層部門到管理部門并不清楚如何正確、高效地實行預算績效管理。表現在:
(一)對預算績效管理的認識程度不夠
預算績效管理認識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地勘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起步較晚,在實際的運營和發展中,相關的制度和體系相對不完善,使得預算績效管理不是很成熟,單位整體對預算績效管理的專業知識不足,這就導致了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不夠專業,效果較差。第二,地勘單位以前預算項目是“先有資金、后有項目”、“先有項目、后設目標”,年底把財政撥款花完了事,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不能有機融合,沒有績效管理的概念。
(二)預算績效管理體系不夠合理
預算績效管理體系中績效目標是預算績效管理的基礎,是整個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的前提。目前地質勘查單位需要開展預算績效的項目主要有四種類型:地質勘察類項目、政策類項目、工程及維護類項目、設備購置及維護類項目。由于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專業性較強,績效目標建立難度較大,具體問題主要表現在:第一、設定績效項目政策把握不準,編制績效目標有的應編未編,如200萬元以上地勘項目支出未設定績效目標;不編則編,200萬元以下地勘項目支出設定績效目標;形式不準,未以指標方式表述。第二、績效目標不全,績效評價的指標與單位自身發展目標未相結合;績效內容未全面反映項目要實施的重點內容,解決了哪些問題;項目質量標準設定偏高或偏低,沒有達到項目立項的要求;涉及受益對象未填列滿意度指標等。第三、績效內容重點不突出,對指標內容避重就輕的,選擇局部指標點全概全表述的,或所有指標都表述沒有提煉的。第四、指標內容不規范,如數量指標、質量指標、產出指標、效果指標混淆,指標表述不清、籠統、模糊,以指標值替代績效目標值。
(三)預算績效方面執行力度較為松弛
從現狀看,地勘單位預算績效的執行情況通常不太理想,比如地質勘察項目類,工作量未按項目實施方案的工作進度要求,原始資料歸集不及時,項目施工質量未達到設計方案,資金使用執行率滯后等,這些是影響執行預算績效管理的主要因素。
三、提高地勘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對策
提高地勘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總體思路就是在預算管理中引入績效理念,在關注預算投入的同時重視預算產出,將績效目標設定、績效跟蹤、績效評價及結果應用結合納入編制編制、執行、監督考核全過程,以提高政府資金配置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為目的。具體做法有以下三種:
(一)提高預算績效管理的認識
從財政部門、上級主管部門到地勘單位要自上而下,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政府網絡平臺、培訓、講座、座談交流等形式,普及預算績效管理的政策、制度、內容,宣傳預算績效管理理念,將理念融入預算管理全過程,使之與預算編制、執行、監督一起成為預算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提高整個單位對這項工作的重視和工作水平。
(二)建立規范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地勘單位在編制預算時,要根據部門職能及事業發展規劃,科學、合理地測算資金需求,編制預算績效計劃,報送績效目標。目標的設定應指向明確、細化量化、合理可行、相應匹配,與部門目標高度相關,并且是具體的、可衡量的、一定時期內可實現的。在定性、定量指標的設定上要均衡,否則定性指標多了容易造成主觀因素影響,定量指標多了在設計時很難操作。項目的投入、過程、產出、效果過程細化即具體包括立項依據、可行性研究、工作任務、實施工作量、完成的質量、資金執行率、產出、效果等指標。對績效目標建立把握不同類型項目的要點:地質勘察類項目與部門職能、年度計劃相匹配,預算執行率、支出內容、相關標準合理性;政策類項目補貼范圍、對象、補貼方式、標準、政策預算合理性;工程及維護類項目的政策依據、能否解決重大需求、是否具備實施的可行性、工程概算是否明確、年度預算的合理性;設備購置及維護類項目的政策依據、是否能解決重大需求、購置后是否能達到預期使用效果、預算測算單價和數量的合理性、舊設備如何處理等。
(三)加強預算績效管理運行跟蹤監控
預算績效運行跟蹤監控管理是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環節。將預算績效運行工作融入日常預算管理工作中,定期采集績效運行信息并匯總分析,對績效目標運行情況進行跟蹤管理和督促檢查,保證資金監督管理,促進績效目標的順利實現。跟蹤監控中發現績效運行目標與預期績效目標發生偏離時,要及時采取措施予以糾正。
(四)建立預算績效管理考核機制
按照項目三級管理體系要求,建立上級部門檢查地勘單位,地勘單位檢查項目承擔小組績效目標實現情況。項目完成后對項目成果開展績效評價,進行年度績效考核,形成績效考核意見和報告報上級主管部門。
(五)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和應用管理
地勘單位要根據績效評價結果,完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改進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增強支出責任。績效目標評價結果作為項目立項、預算安排、項目負責人考核、成果評審的重要依據,績效目標評審不合格的不得立項,年度績效考核不合格的取消項目負責人資格,成果績效評價不合格的對項目負責人資格重新評估。
四、結束語
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既是地勘單位對國家政策要求的響應,也是滿足單位自身發展需求的必然選擇。在預算績效管理水平的提升還需要從做好頂層設計,建立科學規范的績效管理體系,編制科學合理的預算績效指標,加大對信息反饋的重視,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全過程追蹤等方面入手,從而推動地勘單位更好地為公眾提供服務。
參考文獻
[1] 劉艷.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21).
[2] 趙平.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重點難點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12).
[3] 趙紅亞.基層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J].西部財會,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