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珂

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為社會建設發展輸送高素質的專業技能人才。但是現階段,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體系不符合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因此導致出現高職院校就業率較低、畢業生很難適應崗位要求等現象,同時也制約了新形勢下高職教育的創新和發展。本文以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為例,通過分析其目前在教育體系中出現的問題,探究其課程體系改革的有效措施。
課程體系設置是人才培養的前提和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它決定了該課程所培養的人才素質和質量。電子商務作為一門創新型專業課程,其發展還不夠成熟完善,因此大多數高職院校雖然開設了這一門課程,但是因為沒有對其進行系統的探索研究,導致在進行課程體系設置方面缺乏了實效性、系統性以及完整性,無法適應社會建設發展的需求。高職院校要想改變這一現狀,那就必須要立足于實際,進行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的改革創新,以社會發展需要為目的培養高素質全面型的職業人才。
一、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教學現狀
在普通高等學校的專業課程教育體系設置中,基本是以文化基礎課程、專業理論課程和專業實踐課程組成。而高職教育引起特殊教育性質,因此在人才培養方面更加重視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若是高職院校大規模借鑒普通高校的專業課程設置體系,那么是與高職院校實際教學不相符的,導致學生既沒有完全掌握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也沒有進行足夠的實踐操作訓練,因此不能符合企業或公司的崗位需求,無法適應用人單位的高要求。
電子商務作為新興產業,現階段在社會發展中對于電子商務專業人才是呈現高需求的趨勢的。許多高職院校在分析了行業需求以及社會需要以后,瞄準了電子商務這一市場,因此紛紛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課程,卻沒有對學校本身師資力量以及教學資源實際進行充分考慮,而且對于用人單位的需求分析只停留在表面。在實際進行課程體系規劃的過程中,若是某一門課程沒有足夠的師資或教學資源進行支撐,那么就將這門課程刪去,忽略了整個專業課程體系的完整性。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其人才培養的本質目標是畢業生在進入某一用人單位以后,能夠經過短時間內的適應就能夠投入到工作之中。所以說,在進行電子商務課程體系設置時,應該重視實踐操作課程所占比例。但是目前,部分學校沒有掌握好理論知識課程與實踐操作課程的分配,導致在校學習期間許多學生并不能夠得到足夠的實踐指導,在畢業之后也很難在短時間之內度過適應期并且全面接手工作,這也不符合用人單位對專業人才的基本要求。
電子商務專業本身是基于不斷發展的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作為目前社會發展的主流行業,其發展是在不斷變化創新的。因此在進行課程體系設置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對社會發展趨勢進行分析,保證課程內容的先進行和實效性。但是現階段高職教育在電子商務專業課程設置方面出現內容落后的現象,甚至還出現了邏輯錯位的情況,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嚴重浪費了教學資源與時間資源。除此之外,部分學校的基本教學設施不完善,不符合電子商務實踐課程的要求,制約了對學生實操能力的培養。
二、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方向
在進行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過程中,要以行動為主要發展方向,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課程體系的改革。電子商務主要依托于Internet等信息網絡,以此為平臺進行電子交易。電子商務包含的范圍較廣,比如信息科學技術、基礎設施建設、商業流程內容以及產品銷售和售后服務等,從另一方面來說點在商務是電子技術與非電子技術的結合體。所以說,在進行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的建設過程中,應該以此行動導向核心內容來進行,除此之外,還應該對市場的需要以及人才需求進行分析。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主要以專業性和技術型為主,并不是簡單地學科類型的教育,要想實現人才培養目標,那么就應該以行動導向為核心內容,這也是在進行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改革過程中的重點任務。
對于高職院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來說,學生的實訓能力是進行課程教學的重點項目之一。實訓教學模式包含課程實訓、認知實訓以及綜合實踐等多種實訓手法,其根本的培養目的都是幫助學生強化在電子商務專業電子化方面的構思能力和水平,同時要求學生除了具備傳統專業意義上的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之外,還應該建立以熟知傳統行業運作流程和特點為主的職業習慣,從能能夠深入挖掘出電子商務行業的思想以及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具體應用。在這個過程中,要想提升學生的培養質量效率,應該引導學生學習并感悟大量的教學案例以及實際操作的能力,提升學生對于現代企業管理辦法的應用能力,加強學生電子信息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等專業能力素質的培養,用技術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敏感度。
在為學生進行專業實習安排的過程中,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高職院校改革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從學校層面來看,應該重視實踐操作所占的比例內容,在人才培養方案以及教學計劃中進行重點安排,進行開拓實訓基地的建設工作,能夠為學生的電子軟件使用、網頁內容制作以及電子商務模擬等活動提供實踐環境,引導學生重視專業實際實踐工作,幫助學生能夠通過實訓操作對與電子商務專業相關的工作進行基本了解,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盡快適應工作崗位和社會的要求;從學生層面進行分析,要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實踐操作和實習工作的進行,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加強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利用知識儲備進行專業相關實際問題的解決,制定自我發展目標和專業定位,以此為基礎激發自己的專業學習潛能,提升自身電子商務專業技術能力,為自己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有效措施
在進行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的設置過程中,其基本設置方向應該是電子商務師的職業標準,結合市場結構特點以及層次水平,最終確定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地電子商務課程體系。對于電子商務課程體系來說,可以將其劃分為核心、主要以及實踐三個部分。核心課程,顧名思義,就是電子商務專業獨有的重要課程,這也是其他專業無法進行替代的,包含網絡營銷、網絡信息編輯以及網站建設和維護等;主要課程包含電子商務安全、網頁制作、圖像處理、網絡基礎以及運營管理和物流配送等內容,主要課程的開設是根據不同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的特點和人才培養方案來進行的,也可以根據相關行業進行其他專業課程的設置安排;實踐課程主要是由課程實訓、認知實踐以及實訓等方面組成。在以上三類課程中,電子商務專業必須進行設置安排的課程是主要課程。
(一)課程實操訓練
首先,應該對學生商務信息搜索能力進行培養訓練。學生在進行電子商務學習的過程中,商務信息的搜索搜集能力是必須具備的,其基本要求是信息搜集必須要準確及時,并且還要保證信息的質量,而這一能力也是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重要判斷標準。其次,是培養學生電子支付以及認證的實際操作能力,要是應該先引導學生進行網上銀行的開通和辦理,然后指導學生自己進行網上銀行的支付、轉賬以及銷戶等操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從實踐中來認證理論知識的學習。
(二)綜合類型的實操訓練
第一,教師帶領學生通過模擬實驗來體驗整個電子商務的過程,將電子商務這一概念從抽象化為具體。在進行模擬的過程中,通過其中的激烈競爭等內容形式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通過考核制度也能夠讓學生深刻領會到電子商務行業對于業績評價的標準。第二,為了能夠讓學生深刻體會到電子商務行業的內部組成,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應變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網店的開設,與供貨商以及客戶進行直接交談,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也能夠明白電子商務行業的內部規則制度。
(三)認知實踐
認知實踐課程主要是引導學生對電子商務專業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可以引導學生到電子商務企業或公式進行實地參觀學習,更直觀的感受到專業領域的工作模式,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提升學生的專業意識,根據相關調查研究顯示,部分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很能實現順利就業是因為其認為電子商務專業獲得面試的機會較難。對這一結果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現階段許多企業在進行招聘過程中并沒有在崗位需求上明確表示需要電子商務專業職位,而是在企業或公司內部的市場營銷、國際貿易、行政以及財務等崗位上都需要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進行支撐,這屬于一個隱形條件,許多畢業生對于電子商務專業缺乏正確的認知,對電子商務專業的發展前景和應用領域都沒有準確認識,在應聘過程中沒有看到“電子商務”這幾個字就選擇了放棄,認為專業不對口,降低了電子商務專業的就業率。加強對學生進行認知實踐的培養,能夠提升學生對于專業的理解,更直觀的進行專業學習,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率。
(四)實習訓練
高職院校的電子商務實習一般分為專業實習與畢業實習。專業實習是安排在教學的第四學期,基本為八周的時間,而畢業實習則是在最后一個學期。高職院校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推進,與企業建立長期的友好合作關系,為學生搭建實踐訓練平臺。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能夠對行業的需求以及用人崗位的要求有更深層次的了解,而通過在企業內部的工作實踐,能夠積累工作經驗,培養實踐能力。學校通過與電子商務企業進行合作,不但能夠對行業內部進行充分了解與分析,創新改革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的內容與體系建設,還能夠幫助學生對目前電子商務發展的形勢有進一步的認識,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為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培養高素質的實踐人才。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對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進行體系改革創新,首先要以現階段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為基礎,創新教育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對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培養進行教學分配,重視學生實操能力的培養。只有做到這些,才能夠提升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建設的要求。
(作者單位: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