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寧
【摘要】近些年在新形勢的影響之下,我國的傳統文化教育受到了很多學生、家長以及社會人員的重視。在小學階段,教師在進行與古詩詞相關的教學時一定要注重向學生傳授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讓學生可以體會古詩的語言美、意境美以及形象美等。當然,由于古詩文的含義和思想表達對小學生來說可能會比較難以理解,需要教師在講解時一定要盡可能融入現代化元素,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這些古詩文,降低他們的學習難度,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本文則主要介紹小學語文古詩教學開展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教學
古詩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一,是非常受重視的教學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努力向學生弘揚我國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可以很好地了解古詩文的特點,感受文化的熏陶,培養他們對學習古詩的興趣,讓他們的綜合素養可以得以提高。
一、營造氛圍,領悟情感
實際上,古詩對小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難學好的內容,而且很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進行古詩的教學時,一定不要只是干巴巴的講解,或者什么都不講然后讓他們背誦下來,這樣會讓學生喪失學習古詩的欲望。但是,如果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抑揚頓挫、聲情并茂、幽默風趣地向學生朗讀和講解這些古詩,營造出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學生一定會沉浸到這樣的課堂中去,這樣學生不僅會對古詩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也會讓他們更容易理解和記憶那些古詩,同時還會使得教學課堂變得非常高效。例如,教師在進行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十二課“古詩兩首”中的《小池》時,教師可以先向同學們介紹作者寫這首古詩的時間,那是在夏天的時候,小泉中的水在嘩嘩地小聲流著,那時候荷葉才剛剛露出頭來,但是經常會有蜻蜓停在上面歇息。然后,教師可以聲情并茂地進行朗讀,同時對這首古詩進行講解,讓學生可以想象到那種充滿生活趣味的畫面,體會作者對生活的熱愛之情,感受到古詩的美妙之處。
二、設置問題,加深理解
每一首古詩都有特定的創作時間、背景以及作者注人的思想感情,因此不同的人在對它進行分析和理解時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但是這些感受都不會有太大的差異性,盡管每個人都有個體性和主體性,但是,古詩并不是說一個人想怎么理解就可以怎么理解的,因為每首古詩的產生都具有獨特的創作時間以及時代背景。所以,教師在進行古詩教學時,可以設置一些比較具有爭議性的問題,讓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朗讀和理解,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樣既不影響古詩的主體表達意思,又可以讓學生更加系統地理解古詩,提升他們對古詩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例如,教師在進行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十二課的《夜宿山寺》的講解時,古詩的最后一句“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這時,教師可以提問:“什么是天上人?”但是當教師講解完全詩后,學生就會知道這里的“天上人”指的是天上的神仙,借此來表達自己此時與天生的神仙離得很近,表達了他想要實現恢復自然、拋棄人為,自我融入無窮造化之中的神圣境界。通過設置這種問題進行古詩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古詩語言的獨特性,激起他們學習的欲望,也可以讓他們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不同之處。
三、信息技術,提高感受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信息技術也開始逐漸滲透到了人們的生活與學習中。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小學古詩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不僅可以將古詩中涉及的情景以多媒體的方式投放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將古詩的時代背景等一系列的資料尋找出來,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作者的寫作思想和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能提高學生的感受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課中的《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時,教師就可以將古詩中寫到的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投放出來,里面不僅有梅子、杏子、麥花、白菜花、長長的籬笆道、蜻蜓以及蛺蝶等,讓學生通過這些畫面去感受作者所描寫的田園生活的美好,理解其中的一些意境,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種利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手段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準確地理解一些情感表達,也可以讓古詩教學更加有效地開展下去,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
綜上所述,教師在進行古詩文的教學之前,一定注意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在教學時,教師不僅需要培養學生對古詩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需要盡可能以白話文的形式向學生進行講解,盡量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讓他們可以理解那些古詩所講解的內容和所要表達的含義以及思想感情。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更加認真學習這些古詩,也可以培養他們對古詩的鑒賞能力,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志玲.小學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0).
[2]劉瑞花.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實踐研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S1).
[3]陳娜輝.新課改視野下古詩詞閱讀教學的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