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妍秋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以幼兒園為主”的教學模式受到了顛覆,很多幼兒園與家長都有了共識,只有幼兒園和家長共同為幼兒提供良好的環境,才能夠促進幼兒的進步與成長。在本文中,筆者將探索幼兒園教學中如何開展家園合作。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家園合作;有效途徑;方法
所謂家園合作,就是指在幼兒教育中,家長應該與幼兒園團結在一起,共同為了幼兒的發展而進行努力,相互配合與支持,共同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在日常幼兒園教育中,教師應對家長的傳統觀念進行改進,充分發展家長資源,形成合理,從而實現幼兒教育效果的提升。
一、家園合作的重要性
首先,家園合作能夠實現家長理念的轉變,在傳統的幼兒教育中,很多家長都認為,幼師是幼兒教育的專業人士,因此將孩子交給幼兒園之后,就不用進行更多的關注。實際上,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行為對于幼兒產生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家園合作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傳遞給家長,從而使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能夠主動走人教學中,主動支持教師的工作。其次,家園合作能夠推動幼兒園教學的順利進行。幼兒教育的效果有的并不是直接在課堂上就能夠實現體現的,更多的是滲透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家長能夠與教師進行及時的反饋,教師就能夠掌握幼兒的成長情況,更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使教學得以順利進行。最后,家園合作能夠提高幼師的職業素養。在幼兒園教學中,通過教師與家長的合作,能夠讓教師感受到家長對自己工作的支持和理解,讓幼師的工作成就感實現提升,并有更多的動力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以更好的狀態對幼兒開展教學。
二、在幼兒園教學中實現家園合作的主要途徑
(一)及時溝通,達成家園共識
在傳統的幼兒園教學中,很多家長并不明白幼兒園的日常教學內容是什么,在接孩子放學之后也不會關注幼兒的在園情況,只是會簡單地詢問“今天學了什么”,缺乏對幼兒園教學的關注。因此,教師應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能夠對孩子在幼兒園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明確幼兒園教學的范圍,并及時對幼兒的在家表現進行反饋,為家園合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可以在剛入園的時候召開家長會,告知家長家園合作的重要性,并建立班級微信群,掌握家長的聯系方式,讓家長能夠方便地與教師進行聯系。教師還可以定期組織“一日幼兒園”的參觀活動,讓家長走到幼兒園中,對幼兒的日常學習流程進行參觀,更加熟悉幼兒園的教學情況,從而能夠更好地開展家園合作。
(二)發展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家長從事著不同的行業,他們每個人都是移動的“生活資源庫”,不僅能夠對于自己的孩子起到教育的效果,也能夠對其他幼兒產生影響。教師應充分對家長的教學資源進行挖掘,鼓勵家長將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歷與幼兒進行分享,從而使幼兒教育的資源更加豐富。教師可以對家長的職業進行了解,邀請家長走入幼兒園中,根據自己的職業特色設計教學內容,與所有幼兒進行分享。例如,有的家長是做化學相關的工作,他會將自己的工作與幼兒教育融合在一起,設計出適合幼兒觀看和操作的小型化學實驗,對幼兒的科學素養進行展示。通過這種方法,不僅能夠對教學資源起到補充的作用,還能夠讓家長參與到幼兒教學實踐中,發揮家長的優勢。
(三)開展活動,融洽親子關系
有的家長雖然對自己的孩子非常喜愛,但是卻找不到正確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從而使家庭教育達不到良好的效果。幼兒園可以定期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邀請家長通過多樣化的幼兒園活動,增進親子關系,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更加透徹的認識,并且能夠與孩子、幼兒園形成良好的互動,使家園合作的有效性實現提升。幼兒園可以組織親子閱讀、親子比賽、親子表演等方式,讓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到活動中,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例如,幼兒園可以組織“親子閱讀展示”的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繪本,并將閱讀的過程記錄下來,在幼兒園中以視頻和照片的方式進行展示,讓幼兒與家長在親子閱讀過程中互相陪伴,互相理解,也使家長的教育能夠滲透到幼兒的心中。通過開展親子活動的方法,能夠讓家長與幼兒的關系更加親密,使家庭教育實現更好的滲透,也能夠使家園合作得以更好地開展和落實。
總之,在當前人才輩出的社會發展趨勢下,幼兒教育的重要性越發突顯了出來。實施家園合作的教學策略,能夠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保證幼兒的身心健康,讓幼兒可以全面發展,有效提高了幼兒園的教學質量,還能夠塑造更加親密的親子關系,實現雙贏的教學目標。家園合作要求家庭和幼兒園都要把自己當作促進幼兒發展的主體,雙方要本著互相尊重、互相平等、互相合作的原則,充分發揮出家園合作的最大作用,使幼兒能夠沐浴在家長和教師的共同關愛下,實現健康成長,最終成為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偉.基于家園合作的幼兒教學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