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從志
(湖北長安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黃岡 438700)
目前在建的絕大多數高層項目中,均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這種結構可以在保證建筑主體穩定性的基礎上提供更加靈活的施工空間,一方面可以提升建筑項目的使用價值,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減少施工成本,有助于施工單位更好地進行工程造價控制,進而拓展利潤空間,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經過科學的計算分析發現,傳統的框架結構與框架剪力墻結構其受力結果大致相同,當框架結構的基底在外力作用下出現彎矩增大情況,其剛度會出現變化,特別是在彎矩超過20%時,該結構的剛度會明顯改變,因此在一些地震多發的地區,使用傳統的框架結構無法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彎矩在到達80%之后,其剛度會在原來基礎上持續減少,因此施工人員要根據建筑項目所在區域的特點對該結構進行針對性的加固工作,以此來達到建筑項目抗震需求[1]。
從位置方面來看,該結構與地面呈現出互相垂直狀態。因此當外界的壓力通過地面傳送到該結構位置時,框架剪力墻結構的空服懸臂梁框架抗壓性能較差,在壓力作用下可能會出現明顯彎曲。這種彎曲會破壞框架整體的穩定性,在極端情況下還會產生框架變形問題,不僅會對建筑物的外觀產生很大影響,還會降低建筑物整體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因此施工單位在運用框架剪力墻結構時,要對其受力特征進行重點關注。
(1)施工人員要對該結構的內側模板以及外側模板進行設計,在實際設計過程中,相關設計人員要對模板進行版型匹配[2]。在配板環節,設計人員要特別注意外墻模板的配型,通常情況下外側模板的長度要長于內側模板長度,將長出部分控制在250mm左右。這樣的配版方式可以保證該環節的精準性,同時在進行支模環節時,工作人員可以將建筑內部的墻體作為參照物,提高外側模板貼合效果。此外,為了不讓模板對墻體產生損傷,需要在模板與墻體連接處填充海綿。
(2)在確定了內外側模板長度之后,要對模板進行固定。工作人員在進行模板澆筑環節時,內側模板可能會受到外界作用力而產生輕微位移,而各種位移會影響到模板到質量。想要避免這一問題,施工人員就要在澆筑作業開始之前,在模板內側放置一段鋼筋,通過鋼筋來控制內側模板的位置,確保模板澆筑過程中內側模板不會發生位移。
(3)在吊裝墻體模板環節,施工人員要對模板的位置進行核對,通過專業的吊裝設備來移動模板,確保模板吊裝以及拼接的準確性。在整個作業過程中,要保證安裝環境的光線充足。以勻速的方式移動模板,避免其與鋼筋發生碰撞,保證模板的完整性。
結束了模板設計環節之后,就要開始進行鋼筋的安裝工作。在框架剪力墻結構中,鋼筋會由于功能的不同而呈現出各種形狀,通常可以分為一字型鋼筋接縫、T字型鋼筋接縫、L型鋼筋接縫以及十字型鋼筋接縫[3],如圖1所示。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若鋼筋節點相對密集,為了避免安裝與澆筑時鋼筋產生位置偏移。要對鋼筋的安裝進行針對性調整,具體分為以下三種方式。
(1)固定箍筋框。在進行鋼筋施工時,施工人員可以借助實體放樣的辦法來制備特定的加工定型模具,利用該模具對箍筋框進行定位。此外,也可以利用墻體內的體格筋對鋼筋的位置進行標定,防止在澆注以及安裝環節鋼筋位置發生變化。
(2)要明確標記鋼筋節點,工程建筑項目的體量越大,結構越復雜,其用到的鋼筋數量也就越多。在實際施工時,建筑主體的梁柱節點會十分密集,想要保證這些節點位置準確,工作人員要在建筑工作開始前對鋼結構進行繪圖放樣,利用計算機技術,比如BIM軟件在虛擬環境中構建起與建筑項目同比例的設計樣板,通過對建筑模型的細致觀察來確定節點位置,確保節點位置的正確性。
(3)伴隨著建筑項目功能需求的增多,工程的體量越來越大,所涉及的內容也逐漸增多。在實際建設過程中,負責不同建筑環節的工人遍布在施工現場各個角落。為了確保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施工單位要制定出一套具有高度可執行性的施工制度,并派遣專業人員進行監督,確保每一位工人都能嚴格遵守施工現場規章制度,依據設計方案以及設計樣板來完成各個建筑環節,保障施工安全性的基礎上提高施工效率。

圖1鋼筋施工
對于框架剪力墻結構而言,其抗震性能以及剛度會受到混凝土部件施工質量的影響。對于施工單位來說,想要保證工程的質量,避免出現返工問題,就要對混凝土施工環節給予足夠重視。
(1)在進行混凝土施工環節時,工作人員要注意混凝土原料的配比。根據工程的具體需求以及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對混凝土原料的配比進行靈活調整,如果材料的配比出現問題,可能會引發混凝土部件的塌落,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此外,配比不合理的混凝土原料,其使用性能會下降,導致建筑整體質量降低,影響建筑項目的使用壽命。
(2)施工人員要根據事先制定好的澆注工序來完成澆筑工作。在澆筑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對出料口與模板的相對位置進行調整,避免出料口位置過高而產生混凝土原料的離析問題。在澆筑結束后施工人員要使用振搗設備對部件進行搗實,在進行振搗工作時,振搗機器不得與鋼筋發生接觸,避免鋼筋位置發生改變。
(3)澆筑與振搗環節結束后,施工人員要對混凝土部件進行養護,根據現場環境特點以及部件的形狀來采取相應的保養措施,比如使用保鮮膜覆蓋或者懸掛濕麻袋,通過這種方式確保混凝土部件內外水分到平衡,通常情況下,針對混凝土部件表面的保濕工作要大于7h,防止其表面產生裂隙。
為了保證框架剪力墻結構處于正確的位置。施工單位在進行放線時,要依照工程圖紙上的參數進行施工,為了保證放線的準確性,放線人員要使用經緯儀,全站儀等高精度儀器來進行放線工作,在保證放線精準性的同時提高效率[4]。
(1)建筑項目主體結構中各個部件所發生的變形,主要原因在于延性對其產生的影響,若部件具有很高的延性,那么其變形能力也會比較強,可以更好地滿足抗震需求。因此在實際建設過程中,施工人員要盡量選擇具備高延性的部件,這一點在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各個關鍵節點處體現得十分明顯。
(2)建筑項目的總體質量受原材料質量影響較大,因此施工單位在選擇材料供應商時要十分慎重,通過對原材料市場的深入走訪,與一些具有良好信譽供應商建立聯系,結合企業自身技術情況以及項目的實際需求選擇最為合適的供應商,同時要做好材料進場的檢測環節,對于每一批材料都要檢查其出廠證明以及合格證,只有檢測合格的材料才能允許入場,確保原材料質量符合相關標準。
框架剪力墻結構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穩定性且施工成本較低,在建筑行業得到廣泛運用。對于施工單位而言,想要利用好這種新的建筑結構,就要對模板設計、鋼筋施工以及混凝土原料澆筑等環節進行嚴格把關,確保該結構發揮出應有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