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名
(岳陽市一人民醫院,湖南岳陽,414000)
小兒天性好動,對食物的分辨能力不強,對各種食物過分喜愛,較之成年人發生急性中毒的幾率更高。有報道稱,中毒時導致兒童意外死亡地帶第3位危險因素。目前臨床主要通過血灌中毒的治療[1]。為了研究血液凈化方法在小兒急性中毒中的應用方法和臨床效果,本文特選取60例小兒急性中毒患者進行了治療相關的研究分析,得到如下結論:
資料選取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兒急性中毒患者60例,其中有男患兒38例,女患兒22例,年齡最小3歲,年齡最大13歲,平均(8.13±0.1)歲.全部患兒中有農藥中毒30例,鼠藥中毒20例,其他10例。具體見表1.全部入組患兒疾病確診,無其他嚴重肝腎疾病,有直系親屬陪同,親屬精神正常,能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對治療及本研究知情,配合度及耐受性較高,排除有嚴重組織或器官器質性疾病,有精神障礙,家屬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對治療或本研究配合度低,中途轉院或死亡的患兒[2]。本研究的開展經醫院倫理委員會的許可。

表1 全部患兒一般情況觀察(n,%)
全部患兒在入院后均先行催吐、洗胃、導泄、解毒劑等等方法治療,無效后啟動血灌治療:使用一次性血液灌流器進行治療。治療時,按肝素10ml+鹽水500ml配比配制2000ml肝素鹽水進行管路及灌流器的預沖,行動靜脈穿刺置成功后,首劑推注0.8-1mg/kg肝素,將動脈管路與穿刺針進行連接,打開血壓計泵,將血液流率從100-150ml/min調節至200-250ml/min,灌流時間為120-150min。
(1)患兒尚有意識時,根據其目前的心理狀態做好心理護理,消除患兒恐懼心理,保證患兒積極配合治療,迅速建立血管通路,實施各項護理操作時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預防患兒發生感染。(2)積極與患兒家屬做好溝通交流,收集患兒詳細病例資料,為其介紹血液凈化治療的相關知識,做好治療前的準備工作,此時患兒家屬心情較為急躁,做好安撫工作,耐心對待家屬,耐心解答其提出的有關于患兒疾病的相關問題,避免發生醫療糾紛。通過交談。撫觸等方式轉移患兒注意力,消除患兒恐懼心理。(3)血灌治療結束后,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避免沾水,護理人員注意密切觀察患兒穿刺部位是否出現腫脹、滲血情況,如出現該異常,立即行壓迫止血,冰敷腫脹部位,24h內禁止熱敷,確認穿刺處無出血后再行熱敷消腫處理。
治療效果評價標準:顯效:惡心嘔吐等不良癥狀顯著改善或完全消失,意識恢復癥狀;有效:惡性嘔吐等不良癥狀較治療前有所好轉,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無效:惡心嘔吐等癥狀較治療前無改善甚至有所加重,或患兒死亡。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經過觀察發現全60例患兒中有顯效24例,有效5例,無效1例,治療有效率為96.67%。具體見表2.

表2 治療有效率觀察(n,%)
小兒中毒時,毒物雖然經口進入身體,但除患兒消化系統受損外,毒物的排泄還有淚腺、汗腺等途徑,如不及時進行排毒治療,極有可能導致患兒出現機體重要器官的衰竭,甚至導致患兒死亡。故在其中毒后應立即進行搶救,小兒急性中毒后的急救措施主要有:(1)催吐:中毒6h內適用該治療方法,口服溫鹽水或1:5000高錳酸鉀100-200ml。(2)洗胃:毒物不明確的情況下適用該治療方法,洗胃所用液體為溫鹽水,洗胃時確定患兒中毒時間在6h以內。(3)導泄:中毒時間在6h以上患兒用該方法,治療所用藥物為10%硫酸鎂溶液50-100ml,因時間較長,毒物已經進入腸道,導泄的目的在于減少腸道吸收,促進毒物快速排出體外。(4)灌腸:中毒時間較長的患兒適用該治療方法,灌腸液為1%肥皂水或0.9%溫鹽水[3]。
小兒自律性較差,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做好以下防范兒童中毒的措施:(1)老鼠藥、農藥等有毒物品,家屬應放置在兒童接觸不到的位置,妥善保存,預防兒童因誤食發生中毒。(2)日常生活中家屬不可隨意在室內噴灑殺蟲劑等藥物,必須噴灑時,囑兒童離開室內,開窗較長時間后再讓兒童進屋。(3)瓜果等應洗凈后再食用,已經發生變質的食物及時丟掉,不要讓兒童食用,以免發生食物中毒。(4)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向兒童講解急性中毒相關知識,提高兒童的健康意識。教導其在飯前便后及時洗手,不吃生食,不吃沒洗的果蔬,不喝生水。教會小兒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毒物,囑其遠離,提高其自身健康知識掌握能力[4]。
對急性中毒患兒進行血灌治療時,應注意:(1)該治療的適應癥為可經過透析膜被析出的毒物其分子量小,不會結合組織蛋白,在體內均勻分布,不會固定于某一部位。(2)治療應盡早開展,早期進行治療不僅能將血液中的毒物析出,且不會損傷機體正常組織[5]。(3)兒童患者相較于成年人來說,體重輕,血容量小,透析器的選擇應保證其相應容量和低順應性,積極預防發生低血壓,不能保證上述條件者應在引血前預充生理鹽水,治療結束后少量回輸鹽水,但不能超過患兒血容量的10%,必要時采用通過空氣回血減少入量,血液透析超濾量應保證在公斤體重的3%-5%。治療次數由血肌酐、尿素氮、電解質指標決定。(4)中毒時間較長,已經出現的毒物導致的臟器功能的損害,經血液凈化治療后損傷不能得到有效恢復,故在行血灌治療時應同時積極進行降低顱內壓、吸氧、止痙的治療[6]。
在本研究中,經血液凈化治療的全部患兒得到了較高的治療有效率,說明血液凈化方法對于治療小兒急性中毒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因為納入的樣本數量較少,且未對全部患兒的個體差異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期待臨床早日進行大樣本研究,得出更為可靠的結論。
綜上所述,對小兒急性中毒患者實施血灌治療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臨床應加以重視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