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穎

五年制高職金融專業職業資格證書的取得一直是很多五年制金融管理專業的學校的困擾,根據《五年制人才培養指導性方案》提出學生的畢業雙證要求,但在實際工作中受限于高中畢業以上證書無法取得等因素,取得相應的證書有很大的難度。本文就《職教20條》有X證書的試點實施,提出了五年高職金融專業如何實施1+X證書的建議。
一、國家有關職業教育1+X證書制度分析
2019年2月起,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提出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簡稱“1+X”證書)制度試點,鼓勵相關中高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取得多種類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讓這種模式能夠成為促進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評價模式改革以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其中“1”為學歷證書,指學習者在學制系統內實施學歷教育的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中完成了學制系統內一定教育階段學習任務后獲得的文憑。“X”為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職業技能水平的憑證,反映職業活動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所需要的綜合能力。
二、五年高職金融管理專業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狀況
(一)現有金融類從業資格證書簡介
國務院經梳理相關財經類的職業資格證書工作后,取消了原由財政部組織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考證工作。原有的《五年制高職金融管理人才培養指導方案》中提出的對培養人才具有“雙證”要求,其中之一為專業畢業證書,另一是指的取得相關金融行業協會組織考證的職業資格證書,目前還能夠考核認證的主要是是由各金融行業協會組織針對金融從業者的幾大項職業資格考試。主要有以下幾類:
1.銀行業從業資格證書,它是由中國銀行業從業人員資格認證辦公室負責組織和實施銀行業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每年組織兩次考試,由公共基礎和專業課程兩門課程所組成的考試。專業課程由四門課程中選擇一項進行考試。證書的取得需要通過相應的考試后,由金融工作單位審核后由銀行業從業協會發放。隨著今后工作的需要可以參加剩余的三項專業課程的考核以滿足不同工作崗位的要求。
2.證券從業資格證書,該證書是由中國證券業協會負責組織的全國統一考試,證券從業資格是進入證券行業的必備證書,同時也是進入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上市公司、投資公司、大型企業集團、財經媒體、政府經濟部門的重要參考。該項考試一般一年組織四次考試。考試根據需要有不同的級別,目前的中高職的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結構和能力,建議先進行入門級別的考試取得初級資格證書,該證書的取得是在考核合格后,進入相關的需要證券從業資格的工作崗位后,向所在單位申請領取證書,若考核合格,但三年不從事相關職業則不能取得證書。
3.保險代理人從業資格,中國人身保險從業人員資格考試項目(CICE)由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倡導、參與、推動與認可,并授權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頒發資格證書。其他還有基金從業資格考試,于2003年開始作為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考試體系的一部分,一直由中國證券業協會組織考試工作。
以上幾項從業資格證書都需要參加相應的考試,但證書的取得必須畢業后從事相關的金融工作,在工作崗位上申請取得,在學生畢業前即使通過考核也無法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我校每年金融管理專業畢業生一般穩定在200人左右,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在四年級開設了銀行從業和證券從業資格考試的課程,主要是安排了《銀行業法律法規》《個人理財》兩門針對銀行理財崗位資格的課程和《金融市場基礎》《證券市場基本法律法規》兩門針對初級證券從業資格的考證課程。但每年通過考試的學生人數不到20人,主要原因就是受到預約考試名額的限制,很多報考證券從業的考生預約不到考試。即使有學生通過了考試,但因為沒有從事相關崗位的工作也沒有能順利取得證書。這樣就大大制約了職業資格取得證書率,導致每年評估有關職業資格證書的取得率時,都難以達到標準。因此在校期間組織考證會比較困難,每次考試的合格率也不理想,完全達不到相關部門對專業的考核要求。
(二)1+X 證書的人身保險理賠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1.1+X證書產生的政策背景
2019年4月,由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正式啟動制度試點。2020年1月22日,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公布《關于確認參與1+X證書制度試點的第三批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通知》,《人身保險理賠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獲批第三批1+X證書制度試點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人身保險理賠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獲批第三批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2.證書情況簡介
人身保險理賠證書設置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級別。分別對應中職、高職和應用型本科畢業生。每個級別可以報考對應同級別和低級別的證書。該證書由《中國保險業協會》頒發。分別對應人身保險的核保/理賠員、核保師/理賠師、高級核保師/高級理賠師,從而使行業人才評價更加規范公平。等級標準的不同,對應的標準技術要求和考核重點也都不同。目前公布的相關X證書中,只有該證書專業對口各金融專業,其他如業財一體,智能財稅等均為財經大類的學生均可參與。
(三)現有職業資格證書與人身保險理賠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對比分析
1.各職業資格證書相關情況對比
2.對比結論
通過以上針對目前金融專業的職業資證書的對比我們不難發現,現在由各大金融管理協會組織考核的資格證書除保險代理人資格證書以外都需要取得高中以上的畢業證書。而不是以前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考核通過后即可以在當地財政部門申領到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金融行業協會組織考試的從業資格證書必須在通過相關考試成績合格以后,還需要在有效時段內在金融機構相關工作崗位工作,在工作中將相關材料通過所任職的金融單位的提交,再經過審核后才能由單位統一申領到證書,有一些同學即使通過了考試成績合格,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找到專業對口的金融崗位工作,不有從事相關職業也沒有辦法申領到相關的銀行或證券從業資格證書,并且證券從業資格她即便能取得,但如果三年不在崗位也會被取消相關證書。這與之前通過考核即可取得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相比取得證書的困難是比較大的,五年高職的學生在校期間是無法通過正常渠道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為實現1+X證書制度帶來一定的困難。對于學校層次考核的證書取得率也帶來很大的困難。而新的X證書的考核就沒有這方面的障礙,因此2020年通過的第三批1+X證書中人身保險理賠證書就是比較適合在校生通過學習考核 取得的職業資格證書,同樣是保險業行業協會頒發。而且有不同的等級,讓中高職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選擇考核 ,也非常有利于學校實施1+X制度。
三、人身保險理賠證書課程設置建議
(一)現有人才培養方案中相關課程的設置
根據五制高職金融管理人才培養指導性培養方案,在專業課程中針對銀行、證券和保險從業資格都設置了相關的課程。
1.銀行從業資格:《銀行業法律法規》《個人理財》
2.證券從業資格:《金融市場基礎》《金融市場法律法規》
3.保險:《保險基礎》《保險業務綜合實訓》相關證書出臺后,在校企合作方面又增加了新的項目和平臺。考證過程可以和企業進行相關課程培訓和實訓培訓的合作,讓學生在工作崗位上真正學習到適合工作崗位的證書。
(二)針對人身保險理賠職業資格證書課程建議
1.銀行證券從業資格課程的實施建議
針對銀行和證券從業資格課程,分別開設在三年級和四的級,按考證的要求開設課程,每周四課時,嚴格按考綱進行教學,鼓勵學生在學習完相關課程后去參加全國統一考試,對于通過相關考試的同學給予免修等優惠措施,對通過率高的任課教師在績效上予以傾斜。
2.人身保險理賠證書課程實施建誶
原有人才培養方案中對保險是比較弱化的,只開設了《保險基礎》一門課程,周課時4節,其主要還是圍繞保險基礎理論進行介紹,對具體的險種理賠等等內容涉及不多,針對人身保險理陪職業資格證書,建議將課時加大為每周6課時,將相關證書的基礎理論知識加入保險基礎課程進行講解和練習。開設的《保險業務綜合實訓》要對接考證的實務課程,引進相關的考證軟件,把原來主要針對財產險和人身保險展業的實訓內容轉向人身保險理賠崗位的實訓內容。將每周2課時增加為4課時。加大師資培訓,力爭本專業學生在畢業時都能在取得畢業證書時也同時取得相應的X證書,提高學生們適應職業崗位的能力。
綜上所述,考證合格率一直是金融管理專業在評估上的一個難點,但是隨著新的證書制度的實行是完事可以突破這個難點,增加學生職業資格證書的取得率的。(作者單位:南京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