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代軍

【摘 要】本文以南寧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論述“雙高計劃”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傳媒專業群建設,按照“當地離不開、業內都認同、國際可交流”的高職院校戰略目標,以“立足南寧,做大專業,服務廣西,輻射全國”為主導,根據新型傳媒產業對人才的素質與技能需求,提出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構建“多元并存、三層進階”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技術技能平臺、提升社會服務能力、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建設措施,打造集教學、實訓、科研、培訓與社會服務一體的傳媒類品牌專業群。
【關鍵詞】雙高計劃 ?高職院校 ?傳媒專業群 ?建設 ?融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5C-0114-03
2019年3月,教育部、財政部印發了《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簡稱“雙高計劃”),提出“聚焦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重點支持一批優質高職學校和專業群率先發展”,專業群建設成為“雙高計劃”的核心任務。以專業群建設統籌專業基本建設和內涵建設,是建設高水平專業的重要途徑。專業群建設強調與行業產業、區域經濟、國家戰略的對接,體現了“服務需求”的價值導向。從“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到“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再到“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南寧職業技術學院作為中國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歷程中這些重大舉措的見證者和建設者,在傳媒專業群建設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一、建設基礎
2014年,國家出臺《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和《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傳媒專業高職教育層次人才培養指出了發展方向和發展思路。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指出未來要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2020年,《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將“促進文化傳媒開放合作”列為主要任務,并在功能布局中明確南寧片區要重點發展數字經濟、文化傳媒等現代服務業。
當前,傳統傳媒產業呈現融合發展的態勢,對應專業之間的邊界不再涇渭分明。以新媒體為載體,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有線網、光纖網、無線網等傳輸介質,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迅速完成更新,并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全面滲透,形成了新型傳媒產業。原創性優質內容生產成為帶動產業的核心力量,并催生出大批以探索商業發展為目標的短視頻平臺,市場對從業人員的需求從量到質都發生了較大變化。以媒介素養為基礎,以創意設計、內容生產為核心,以制作技術為手段,這類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已成熱門需求。傳媒專業群迎來了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理念更新、技術更新、課程更新、設備更新、教師知識結構更新等一系列挑戰。
2013年以前,新聞采編與制作、傳播與策劃、文秘作為南寧職業技術學院3個相對弱勢的文科專業,一直各自為政,均在不同程度存在專業人才培養與區域社會發展脫節,社會服務能力不強、創新能力不足,專業之間資源難共享、利益難共融、內容難兼容等問題。為此,學校在3個專業基礎上組建了傳媒專業群。該專業群以“新媒體+核心技能”為鏈,外部對接產業鏈或崗位群需求,內部促進專業協作、資源共享,開設新媒體寫作、新媒體運營實務等新課程,推進3個專業融合發展,實現傳媒專業群內教學資源通融、教學內容兼容、教學技術互融、教學效果共融,人才培養向新媒體方向轉型,致力于培養“精新媒、通傳媒、會管理、善運營”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輸送符合行業企業需求的高職層次新媒體創意內容生產與傳播人才。
二、建設目標
按照“當地離不開、業內都認同、國際可交流”的“雙高計劃”建設要求,以“立足南寧,做大專業,服務廣西,輻射全國”為發展目標,根據新型傳媒產業對人才的素質與技能需求,通過完善管理機制,優化群內專業架構,推進校企深度融合,探索完善“一核兩端三融”傳媒人才培養模式,突出“文化創意內容生產與傳播”特色,將專業群建成辦學特色鮮明、辦學條件優良、教學水平一流、教學改革領先的廣西區內乃至國內高職院校同類專業群的先鋒示范,打造集教學、實訓、科研、培訓與社會服務一體的傳媒類品牌專業群,滿足南寧乃至廣西及更大范圍的區域經濟及產業發展對傳媒人才的需求。
三、建設思路
專業群對接新型傳媒產業,包括第三產業的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文化創意、行政辦公服務等多個傳統行業,培養媒介素養基礎扎實、掌握融媒核心技術、擅長創意設計及內容生產、具備管理及運營能力的復合型技能人才,滿足新型傳媒產業高速發展需求。
根據“原始研發—內容生產制造—商業運營”這一新型傳媒產業鏈,以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及海量文化內容的上載為上游,以消費類信息技術產品的普及和信息文化娛樂產品的大規模市場為下游。由于傳媒產業本身具有“內容為王”的特質,再加上新媒體技術與傳統文化產業的融合推動,因此內容生產增值能力倍增,也促使產業鏈出現新的變化,產業鏈不再僅僅表現為單一的垂直型,而是表現為垂直和水平多元發展的復合型。
據此,在專業群現有基礎上,從應用方向上重新布局組建專業,產業鏈前端專業以傳播與策劃、網絡新聞與傳播、新聞采編與制作、文秘專業為主導,兼顧產業中的商業運營崗需求設置媒體營銷。產業鏈中端專業以影視編導、廣播影視節目制作專業為主導。產業鏈后端專業以影視、動漫制作技術、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專業為主導。專業群以3~5個關聯專業作為基本架構,根據自身的專業優勢、區域經濟與產業發展需求,基于同一區域院校間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差別化競爭的原則,對群內專業進行動態調整。重點圍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教學創新團隊建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技術技能平臺構建、社會服務能力提升、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六大任務提升專業群基本建設和內涵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