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高職院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報銷程序煩瑣、信息流通受阻、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素養有待提升等問題,論述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在精簡費用報銷流程、增強財務信息的時效性與共享性、促推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素養提升等方面的應用價值,從調整財務工作崗位和職能、重構財務管理工作流程、加強新媒體輔助平臺的建設和規范化使用、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加強培訓等方面提出促進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有效應用的策略。
【關鍵詞】財務共享服務模式 ?高職院校 ?財務管理 ?應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5C-0117-02
在新技術的支持下,會計行業得以創新性發展。越來越多的大中型企業開始運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來優化企業內部組織結構、規范業務流程、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企業管理水平。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即通過構建統一的、規范化的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并以財務共享服務平臺為紐帶,對各類信息進行高效傳遞和共享的一種財務管理模式。對于高職院校來說,由于受到機制和管理模式的制約,其財務管理中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應用較為滯后,而傳統會計工作模式已逐漸不能滿足新時代財務管理需求,影響了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服務能力。因此,在高職院校財務管理中應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發揮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優勢,為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提供支持,對于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未來發展都至關重要。
一、高職院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報銷程序煩瑣
在高職院校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報銷程序較為煩瑣,對信息傳遞的速度造成一定的影響,導致財務管理的效率不高。例如,高職院校的經費報銷往往需要經過復雜的審批流程,包括系領導、分管部門領導、財務部門領導、分管學院領導等審批環節,需要較長的時間,一旦其中某個環節存在疏漏,容易造成經濟業務報銷延時,不但浪費了工作時間和精力,同時也大大影響財務管理的時效性。
(二)信息流通受阻
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涉及人事部門、教務部門、后勤部門、學工部門、各教學系部等眾多部門,這些部門在實際工作中往往保持相對獨立的狀態,缺乏系統且完善的信息溝通體系,一旦出現問題,無法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還未實現全面的信息共享,在信息系統的建設上各自為政,存在哪個部門需要什么平臺就自行購買什么平臺的現象,導致在學校內部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財務人員不能及時獲得相關信息,報銷人員需要不斷地與財務人員溝通、傳遞信息,消耗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信息使用價值也受到嚴重影響,導致財務管理工作效率明顯降低。
(三)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素養有待提升
一些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人員缺乏創新性的財務管理理念,在面對具體問題時,無法開展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分析,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往往固守模式,靈活性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財務管理工作成效。此外,部分財務管理人員在投資、預算、營運等方面的專業素養有所不足,無法滿足崗位要求,若這一狀況得不到改善,極易對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形成制約。
二、高職院校財務管理中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應用價值
近年來,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發展迅速,推動著傳統的交易計量記錄型財務向智能型管理型財務轉化。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就是大數據、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發展背景下的產物,其在高職院校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價值主要體現如下。
(一)精簡費用報銷流程
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是對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有助于解決高職院校的財務報銷問題。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可以根據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配置規范化的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并在手機等智能終端上安裝相應的APP軟件,教職員工可以自行通過手機或計算機終端進入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執行報賬申請流程,由審批人員就項目進行嚴格且規范的審批,這樣能精簡費用報銷流程,有效改善高職院校教職員工報銷流程煩瑣等問題,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水平。
(二)增強財務信息的時效性與共享性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出現和應用,財務管理方式也得到優化創新,在財務日常工作中,利用互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等手段來完成票據的傳遞、記賬憑證編制與打印等工作,能打破傳統財務管理工作模式的局限性和狹隘性,保證信息傳送的時效性,促進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化開展。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高職院校通過配置財務共享服務平臺,促進了各部門及院系之間的高效溝通,從而增強了財務信息傳送的時效性與共享性。
(三)促進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素養提升
在高職院校財務管理中應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有利于促進高職院校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素質的提高。長期以來,高職院校的財務人員的主要工作任務就是事后的報賬、算賬、記賬等,他們深陷這些日常賬務處理中,無暇參與管理工作。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財務部門職能發生了轉變,財務人員的工作內容也發生了改變。一些基礎性業務的處理,比如會計原始憑證處理、記賬憑證填寫等,都可以由報賬人員自行操作,這就減少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量,把財務人員從日常繁重的基礎工作中釋放出來,財務人員能夠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到預算管理、投資管理等關鍵性的管理工作中。這就保證了財務人員服務的主動性,從而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財務管理質量和財務管理水平。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又對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此循環,不斷強化財務人員的財務管理意識,促使其樹立現代化的財務管理理念,有序推進財務管理工作。
三、促進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有效應用的策略
(一)調整財務工作崗位和職能
如前所述,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財務部門職能發生了轉變,財務人員的工作內容也發生了改變。一些基礎性業務的處理,比如會計原始憑證處理、記賬憑證填寫等,都可以由報賬人員自行操作。基于此,為有效發揮財務管理共享服務模式的應用優勢,高職院校要針對本校實際情況,根據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財務管理的特征,調整傳統模式下的財務工作崗位,如撤銷填制憑證、記賬等崗位,新設原始憑證整理、分票、審核、電子檔案管理、管理會計等崗位,并明確相關崗位的職能。
(二)重構財務管理工作流程,明確崗位具體責任
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特點表現為流程標準化,財務信息數據處理統一化。這可以極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勞動成本,但也加大了數據處理的復雜性,帶來了新的管理難題。例如,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信息集中處理、傳遞的層級增多,如果崗位職責不清,容易造成各層級互相推諉;財務管理工作和業務工作之間聯系沒有傳統模式下那么緊密,業務人員在收付款、開具發票等環節會直接接觸到原來由財務人員承擔的風險;使用財務共享平臺,在網絡和計算機軟硬件等信息技術方面存在受到黑客、網絡病毒攻擊的風險。這就要求有關管理部門要重新梳理各部門各項業務的流程和風險點,明確和細化各崗位的具體責任,為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應用掃清障礙。
(三)加強新媒體輔助平臺的建設和規范化使用
在高職院校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還要加強新媒體輔助平臺的建設和規范化使用,以保證財務共享服務平臺正常運轉。可結合高職院校實際情況創建財務共享公眾號,對各級目錄進行完善,在一級目錄下設置制度介紹、流程介紹、基礎財務知識等內容,即便是教職工在財務共享服務平臺應用過程中遇到問題,也能夠方便及時地查閱公眾號,了解操作方法,及時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從而最大化地發揮財務共享服務平臺的使用價值。
(四)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防范信息風險
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模式比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對信息技術的使用要求更為廣泛,對校園網絡基礎設施和計算機軟硬件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廣泛使用信息技術也給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帶來了不可控的風險因素。因此,需要提高高職院校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提高網絡防控能力和計算機軟硬件技術水平,加快網絡化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防范信息技術帶來的安全風險。
(五)對全體教職工加強財務及軟件操作知識培訓
財務共享服務平臺的建立和應用,不僅要求財務人員轉變觀念,樹立管理會計理念,及時適應新模式、新崗位的要求,同時也對高職院校其他教職工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財務管理模式的變化,各部門各崗位的職責也隨之發生變化。在應用財務共享服務平臺的過程中,教職工必須具備一定的財務知識,能夠自行登錄財務共享服務平臺,依照流程和要求輸入,對報銷業務進行規范處理。為保證高職院校財務管理的工作質量,高職院校需要在應用財務共享服務平臺之前,組織教職工參加系統化的培訓,從財務知識、軟件操作知識等方面入手開展系統化培訓,以確保全體教職工能夠正確認識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并掌握軟件操作技能,自覺依照規范進行操作,減少工作失誤,從而全面提升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效率。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財務工作面臨著諸多新的機遇和挑戰。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在財務管理中應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降低了運營成本和管理成本,但對原有的財務管理模式也造成了相應的影響。因此,高職院校需要調整財務工作崗位,重構規范性管理流程,明確各級各崗位職責,重視新媒體平臺支持作用的有效發揮,全面提升財務人員管理會計意識,保證高職院校財務管理的可靠性與高效性,為高職院校的長遠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潘云嬌.高職院校財務管理中財務共享的應用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8(24).
[2]焦育超.高職院校財務管理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8).
[3]郭敏.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在高校資金管理的應用[J].韶關學院學報,2018(4).
[4]李欣.財務共享在高職院校財務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財會學習,2017(18).
【作者簡介】粟衛紅(1968— ),女,湖南長沙人,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會計教學、教育管理。
(責編 蘇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