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楠 徐婭茹 趙中建



摘要: 植物對人的生理和心理具有康復作用,通過保健植物在全部植物種類中的配置比重將康復景觀劃分為植物主導型康復景觀和植物輔助型康復景觀兩種類型。以保健植物為核心、注重植物生長習性、以人為本、保證植物多樣性、注重景觀美感度和植物安全性為植物配置依據,分別提出適用于養老社區、綜合性醫院和社區花園3種康復景觀植物配置方案,并從康復景觀植物需求、植物選擇、植物季相、植物生長習性、植物功能、配置優勢等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康復景觀;植物配置;保健植物
中圖分類號:TU986.5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20)10-0010-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10.002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healing effect of human physiology and psychology through plants, and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of healthy plants in all plant species, the rehabilitation landscape was divided into two types, plant-oriented healing landscape and plant-auxiliary healing landscape. Taking these indexes as the basis of plant allocation, which were healthful plants accoun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plant growth habits, people-oriented, plant diversity, landscape beauty and plant safety, three kinds of healing landscape plant configuration schemes that suitable for pension community, general hospital and community garden were put forward respectively. And the needs of plants in healing landscape, the selection, seasonal phase, growth habits and functions of plants and the advantages of allocations were described.
Key words: healing landscape; plant configuration; healthful plants
景觀植物不僅具有觀賞與生態功能,同時對健康也有幫助。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康復景觀逐漸走進人們生活,無論是醫療機構還是養老社區,康復景觀為人提供了親近自然,利用自然元素恢復身心健康的場所。植物配置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既要保證植物的多樣化和審美性,也不能忽視治療的目的,利用保健植物達到康復效果。就目前國內的康復景觀來看,植物配置并不合理,甚至有有毒危險植物出現在康復景觀中,而有關康復景觀植物配置具體方案的研究鮮見報道。本研究對康復景觀中的植物基本配置方案進行探討并給予一些建議,以期對國內康復景觀植物配置方向的研究提供參考。
1 ?康復景觀概念
“康復景觀”也可稱為“康復花園”,發展歷史久遠。Roger Ulrich早在1991年通過試驗得出自然景觀元素對人體有益從而提出了自然助益假說,使他成為康復花園現代假說及相關理論的奠基人[1,2]。Gesler[3]提出療養景觀的概念,即有益于恢復人們身心健康和維護健康快樂的地方、設施、建筑、場所及周圍環境等,主要強調了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均對身體健康有益的觀點。楊歡等[4]認為,康復花園是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情緒、花園的空間大小、季節變化、顏色、植物的選擇系統,是通過氣的連接共同達到治療的目的。王曉博等[5]提出康復性景觀是指那些與治療或康復相關的物質的、心理的和社會的環境所包圍的場所,它們能達到身體、精神與心靈的康復,側重于強調康復景觀不只是客觀地為患者提供康復環境,同時在主觀上對患者的心理產生影響。康復景觀是通過發揮植物的療愈與觀賞兩個方面功能,從而對病人身體與心理達到療養目的的景觀,促使康復景觀達到療愈目的的決定因素則在于植物的選擇與配置,其中對人體健康有著某些特殊治療功效的保健植物發揮重要功能,是康復景觀中的關鍵要素。
2 ?景觀植物的康復作用
植物是具有生命特性的重要景觀要素,是促使人們與大自然密切聯系的有效途徑,更是在康復景觀中促進康復效果的主要因素。植物對人的康復作用主要體現以下兩個方面。
2.1 ?生理康復作用
蘇雪痕[6]提出植物景觀除了能創造優美舒適的環境,重要的是能創造適合人類生存所需的生態環境。植物自身的生理過程在環境中可產生一定的健康效益,是植物給人帶來的直接影響。景觀植物的生理康復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植物在正常的生理過程下可以釋放氧氣,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保持空氣清新,使人們感到舒適;第二,植物葉枝尖端放電與光合作用之間形成的光電效應產生的空氣負離子具有療愈功能。植物所產生的空氣負離子具有醫療保健功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肌體抗病能力,提高人體免疫力和自愈力,促進血液形態成分與物理特性恢復正常等[7,8]。第三,部分植物在生理過程中可以釋放大量的揮發性物質,這些物質具有一定的抑菌滅菌效果,可以清除空氣中的細菌病毒,康復景觀的療愈作用一部分便來自于植物揮發性物質的功效,如萜類揮發性物質具有殺菌消毒、鎮定放松、降壓的作用;酚類揮發性物質可促進消化、提高人體免疫力。
2.2 ?心理康復作用
景觀植物不僅對人們的生理具有保健作用,對心理也發揮著良好的康復效應。研究表明,有植物的場景能夠提升認知功能,促進心理疲勞的恢復,一些短期或慢性疾病可通過植物治療得到一定的緩解[9]。植物景觀與人體感官體驗的結合應用能夠在康復療養環境中發揮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視覺上,植物景觀產生的色彩環境有助于穩定人的神經系統和心理狀態,紅色使人心情振奮,綠色使人感到平靜、安全。在嗅覺上,植物自身揮發的香氣和分泌物可增強人體健康,有效地改善人的不良情緒,緩解壓力,使人放松,如梔子、月季等花香植物能夠幫助人消除疲勞。在聽覺上,在康復療養環境中種植可招引鳥類、昆蟲的花果植物引發鳥蟲鳴叫對聽覺障礙者有所幫助,自然界的悅耳聲音能夠幫助人們自我定位,對環境產生特定的認知,輔助治療。觸覺是人們感知外界的重要體驗,在康復景觀中通過植物枝葉特殊的質感給予人們深刻的印象,可穩定和調節療養者的心理。味覺在康復景觀中主要為藥用食療,利用植物果實的味道刺激人的味蕾,直接影響心情和精神面貌,間接促進身心健康。
植物通過人體感官對人產生心理康復作用的原理可用認知心理學中的大腦認知機制進行解釋。由圖1所示,人通過感受器即人體感官接受植物帶來的刺激,如植物的外觀、氣味、質感等信息,感受器對所輸入的信息在大腦皮層中樞進行解讀,產生如花朵的香氣、枝葉的順滑等知覺體驗,經過控制系統的信息處理后進入記憶系統提取信息,最后通過反應4 ?康復景觀植物配置。
4.1 ?環境配置策略
根據面向人群選擇相應保健植物和其他景觀植物,保證植物正常生長、四季景觀和康復效果,筆者提出分別適用于養老社區、綜合性醫院和社區花園3種環境的植物配置方案(表1)。養老社區是為老年人提供生活和服務的場所,為植物主導型康復景觀,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和常見疾病。綜合性醫院是面向各種病癥患者和家屬的場所,為植物輔助型康復景觀。社區花園是在小區內設置的康復花園,在美觀度上要求較高,為植物輔助型康復景觀。
4.2 ?配置依據
1)以保健植物為核心,保證康復景觀的治療功效。康復景觀的最根本目的是對人的療愈與康復,保健植物的使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植物配置的過程中,應以保健植物為核心,合理選擇其他景觀植物進行搭配。保健植物可分為景觀視覺型、食用藥型、芳香呼吸型、觸摸感覺型和聽覺感觸型五大類,不同類型的保健植物在景觀中應相互滲透,形成多元化的康復景觀。
2)遵循植物的生長習性和因地制宜的種植原則,保證植物正常生長。景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是植物的健康生長,根據植物的生長習性,因地制宜地選擇植物,并且依照植物的相生相克原則進行合理配置。如牡丹與芍藥在一起能夠使牡丹枝繁葉茂,百合和玫瑰種在一起可延長花期。而玫瑰與丁香、繡球與茉莉、檜柏與梨等植物不宜種在一起,易引起一方或雙方的枯萎。
3)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保證有針對性地治療。景觀設計應以人為本,在康復景觀中更應關注人群需求的差異性,根據患者的需求進行針對性地植物配置,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如在眼科醫院中的康復景觀,應針對視覺障礙者的需求,增加景觀中的色彩鮮艷度,利用植物顏色的強烈對比提高視覺辨別能力。
4)注重植物多樣性與種植規模,保證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康復景觀中應保證植物的多樣性,利用植物不同的療愈特點對人產生康復效益,同時植物的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不容忽視,保證治愈保健功效。如在醫院景觀中,常見成片種植的薰衣草,則是利用薰衣草的規模和集聚使其功能更有效地發揮,對患者起到鎮靜身心的效果。單類植物的效果若不明顯,則選擇不同保健植物搭配,如牛膝草和薰衣草有同種功效,可同時種植增強療效。
5)注重植物色彩搭配與形式構成,保證景觀的美感度。景觀的美感度是景觀設計的最基本的要求,應注重植物的色彩、季相互相兼顧。有效借助植物組群的動態變化和季節交替,營造春華秋實,四季觀景的季相變換,利用變化且有規律的設計方式產生韻律感,使用對比色,將色調統一于整體又突出重點,也可利用植物的外形營造高低錯落、形態各異的景觀,避免“千篇一律”,為患者營造舒適的空間。
6)使用安全無毒植物,保證人的安全。保證景觀觀賞者的安全問題是景觀設計的重要注意事項。自然界的植物并非全部安全,有些植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有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碰觸或者誤食有毒植物,則與康復景觀的設計理念相悖。應選擇無毒無刺的植物,如杜鵑花的植株和花均有毒,菖蒲全株有毒,火棘、玫瑰有刺,法國梧桐易產生飛絮,這些植物都不應被采用。
5 ?小結
在城市化和現代化發展的今天,營造健康美麗的生活環境是人們共同關心的話題,康復景觀承載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內涵,但康復景觀在中國的研究處于初級階段,還需進一步完善。植物作為康復景觀設計的重要元素,對人的生理與心理起著雙重治愈效應。因此,在康復景觀設計中,要充分以治療與美觀為基礎,合理控制保健植物比例,根據情況選擇相應配置方法,真正地發揮植物配置對康復景觀的作用,促進康復景觀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DANNENMAIER M. Healing garden[J].Landscape architecture, 1995, 81(1): 56-60.
[2] LAU S S Y,YANG F. Introducing healing gardens into a compact university campus: Design natural space to creat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campuses[J].Landscape research, 2009, 34(1): 55-81.
[3] GESLER W M. Therapeutic landscape: Theory and a case study of Epidauros, Greece[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1993, 11: 171-189.
[4] 楊 ?歡, 劉濱誼, 劉濱誼, 等. 傳統中醫理論在康健花園設計中的應用[J]. 中國園林, 2009, 25(7):13-18.
[5] 王曉博, 李金鳳. 康復性景觀及其相關概念辨析[J].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12, 27(2):71-73.
[6] 蘇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
[7]賈 ?梅,金荷仙,王聲菲.園林植物揮發物及其在康復景觀中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國園林, 2016, 32(12):26-31.
[8]朱玉軍,王香鳳.空氣維生素——空氣負離子[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6(3):28-29.
[9]王春玲, 胡增輝, 沈 ?紅,等. 芳香植物揮發物的保健功效[J]. 北方園藝, 2015(15):171-177.
[10] HERBERT R S,張善峰.一個撫慰身心的場所:梅西癌癥中心康復花園[J]. 中國園林, 2015, 31(1):24-29.
[11] BRIAN E B, 佘美萱. 美國當代康復花園設計:俄勒岡燒傷中心花園[J]. 中國園林, 2015, 31(1):30-34.
[12] 大衛·坎普,王 ?玲.每個人的花園——伊麗莎白和諾娜·埃文斯康復花園[J].城市環境設計, 2007(6):36-41.
[13] 陳 ?華,佘芝佳,吳曉鑾,等.芳香植物香氣對人體舒適感的影響研究[J].肇慶學院學報, 2016, 37(2):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