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瓊瑤
摘 要:伴隨著新一輪教育體制改革的持續推進,語文學科作為我國教育事業最為基礎和最為重要的學科,新課標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師除了要加強基礎知識教學以外,還應當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因此,本文將就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進行論述。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探究
前 言
在新時代教育改革熱潮的引領下,小學語文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都發生了顯著的轉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創新與改革,促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應有的體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也變得豐富且新穎,打破了傳統僵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對于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以及語文綜合素養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巧設激趣導入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導入可以說是開展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同時也是關系到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關鍵內容。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課堂導入教學能夠在課程一開始就成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能夠高度集中注意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對于后續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起到了實質性的積極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課程一開始可以巧設激趣導入教學,以此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
例如,教師在執教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太陽》一課時,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初步了解太陽的特點,以及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系。所以為了激發學生對于太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可以在正式授課之前為學生講述“后羿射日”的故事,考慮到許多學生都對這一神話故事并不陌生。因此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展示某些地方由于高溫而在馬路上煎雞蛋的實際案例,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找出太陽都有哪些特點,并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我們失去了太陽,人類還能夠繼續生存嗎?
二、創新互動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
目前大多數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普遍都存在著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缺乏良好課堂互動教學的問題,這也與傳統的教育理念有著直接的關系。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大多數的小學語文教師都盲目地認為一味地灌輸才是最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因而導致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性較低,教師總是占據著課堂教學的絕對主導地位,學生只能長期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積極創新課堂互動教學活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文素養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教師在執教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時,就可以在正式授課之前要求學生能夠在紙條上寫出一件自己覺得“精彩極了”的事情,以及一件“糟糕透了”的事情,隨后就可以將學生所寫的紙條放在一個箱子里,由教師隨機抽取。被抽到的學生要解釋為什么這件事對他來說是精彩的事情和糟糕的事情,而教師在聽取學生的想法之后,就可以引導學生運用逆反思維,將精彩的事和糟糕的事情進行對調,并思考和說出他們的原因所在,從而可以鍛煉學生的逆向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拓展實踐探究教學,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當下我國的教育事業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實踐性教學,要求現當代的教育工作者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適當地拓展實踐教學活動,能夠結合實際教學情況脫離課堂教學,組織學生能夠在實踐探究的教學活動中,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例如,教師在執教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風向袋的制作》一課時,就可以在課上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風向袋的制作方法,隨后就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但是要依據著優勢互補的原則進行分配,以此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小組合作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之后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到學校操場上,利用事先準備好的材料制作和實驗風向袋。從而不僅能夠鞏固學生的課堂所學知識,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熟練掌握課程的重點內容,進而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全面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綜上所述,基于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弊端也逐漸顯露出來,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深入領會新課標所提出的素質教育理念,進而能夠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摒棄傳統僵化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尋求課堂教學活動的創新與優化。從而能夠通過巧設激趣導入教學,創新互動教學活動以及拓展實踐探究教學的舉措,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意識地提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全面鍛煉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王興明.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7(30):103-104.
[2] 郭艷艷.試論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J].學周刊,2017(06):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