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贊 劉暢


本文主要針對委內瑞拉面臨惡性通貨膨脹的情況下財務報表的折算問題,旨在提供一種報告方式,解決因通貨膨脹問題造成的財務報表數據失真的問題,并列出該方式的優點及給我們帶來的思考。
目前,中資企業在委內瑞拉不論是做一套賬還是兩套賬(中方賬、外方賬),都面臨著通貨膨脹造成的會計原始數據失真的問題。筆者認為,在數字化時代,通貨膨脹會計也要創新發展,動態化反映數據才能不斷前行,因此把近年來在委內瑞拉工作總結出的一種財務報表折算方法介紹給大家,供一起學習和探討。
一、實例——財務報表貨幣折算的報告方式
2019年,委內瑞拉的通貨膨脹率達到6000%以上,完全符合國際會計準則關于惡性通貨膨脹的判斷標準。目前大部分中資企業在委內瑞拉的功能性貨幣為玻利瓦爾,但是在會計報告中我們引入報告貨幣(人民幣)來進行反映。這也是本文論述的前提,即使用功能貨幣(玻利瓦爾)折算成報告貨幣(人民幣),以現行匯率法進行折算(如果以時態法進行匯率重估,在損益表中調整利得和損失的做法,則不適用與本文的論述)。下面以某國有企業2020年1~5月份的財務數據進行舉例說明:
2019年末的人民幣與玻利瓦爾的匯率為1:6666,2020年3月末為1:12000,因此平均匯率約為1:9500;2020年3月末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為1:7.0851。截至3月份財務數據如下:
2020年4月末人民幣與玻利瓦爾匯率為1:24000,因此平均匯率為1:16750((9500+24000)/2),4月末公司財務數據如下:
說明:
(一)該實例只是著重說明對損益表的重要性,因此資產負債表中的數據沒有列出。
(二)本例中把貨幣種類都調整為報告貨幣列示,如有其他幣種如歐元等也可以按照一定的匯率調整為報告貨幣。
(三)本年累計數據并用報告貨幣報告,是為了5月份財務報表的報告。
(四)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相對穩定,沒有按月進行調整,年末再按照平均匯率進行統一調整。
對于損益表來說,每一個資產負債表日按照平均匯率折算出以人民幣為報告貨幣的報表,累加后得出的年度損益會比較真實,從而避免了惡性通貨膨脹照成的會計數據失真的問題。本例中1~3月份匯率相對穩定,實務中1~3月按照一個匯率進行調整,4月份匯率跳水嚴重,人民幣與玻利瓦爾的匯率已經達到1:24000。
對于資產負債表,在現行匯率法下所有資產和負債項目采用現行匯率折算,所有者權益項目按照歷史匯率折算,匯率差異調整到其他綜合權益--外幣報表折算差額中。實務中每個月按照現行匯率折算對資產變動如果覺得太頻繁的話,也可以年度末按照年末匯率折算一次,以盡量保持各種財務關系維持不變,當然,本文不是討論現行匯率法的優缺點。
上述例子在賬務中不用每月都進行匯率調整的操作,只是在財務報表中進行報告貨幣的調整,不僅大大簡化了財務的工作量,而且增加了數據的準確性。賬務中只在年末進行一次綜合匯率調整即可,年末會計科目其他綜合權益調整的匯率差異與財務報表報告中該科目產生的匯率差異,都進入其他綜合權益---外幣匯率折算差額中。本例中資產負債表還是按照2019年末匯率進行的折算,產生的外幣匯率折算差額為10568.98元人民幣,只說明匯率差異對損益表中各會計科目(特別是費用)的影響。
二、該種報告方式的優點及給我們帶來的思考
(一)增加了當期費用核算的準確性
惡性通貨膨脹造成的費用核算不準確是廣大財務同仁比較頭痛的事情,不論是相對外方賬還是中方賬來說,該報告方式有效解決了此類難題。按照各幣種折算成報告貨幣的方式使費用的核算相對精確,相比以前只是按照年初匯率調整造成的當期費用增加,或按照平均匯率、年末匯率就會造成當期費用的減少,而上述實例財務報告的方式不僅避免本月財務報表數據失真而且避免了累計財務報表數據失真的問題。
(二)引入了報告貨幣的概念,減少了核算的工作量,加強了管理,提高了效率
該做法只是在財務報告上的折算,賬務中只需要年末匯率調整一次即可,不需要每個月進行繁瑣的調整。雖然能夠減少核算工作量,但需要財務人員進行財務報告的管理,也體現了財務人員從核算型向管理型的過渡,需要財務人員不僅加強對屬地公司會計人員的管理,更要提升自己對屬地報表的解讀性,更加了解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
(三)轉變了傳統的財務思維觀念
惡性通貨膨脹造成的數據失真問題不能只靠傳統的會計核算然后出報表的方式來解決,必須依靠一些管理的手段,特別是在數字化的今天,在財務機器人即將處理大量且簡單的記賬憑證時,留給廣大財務人員的轉型的時間也越來越少。該方式也警醒了未來的財務人員必須要把自己轉移到企業經營者的角色中來,這樣才能讓我們發揮自己的價值,否則一張失真的財務報表對企業來說沒有什么實際意義。
(作者單位:1.兗礦集團南美有限公司;2.山東省曲阜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