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壽濤 文子函 孫藝寧 李碧秀 杜妍華
摘 要:互聯網視閾下基層黨建和思政教育協同育人有重要意義,如何有效運用互聯網的特點與優勢,將其與基層學生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有效結合,成為黨建工作的重要命題與發展趨勢。結合當前形勢,將互聯網與基層黨建、思政教育相結合,以黨建促思政,以思政強黨建,在相互促進中,通過多元途徑,實現三全育人,從而有效提升實習護生黨建工作的有效性和互動性。
關鍵詞:互聯網;基層黨建;實習護生
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化發展,社會思想多元化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產生了多樣性影響。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僅要靠對傳統思政理論課程的創新,更要開展網絡思政等多元化教育途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1]。同時進一步滿足黨對基層思政工作建設針對性和實效性的要求,充分利用線下資源和網絡資源,多管齊下,創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才能幫助實習護生系好踏入社會的“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全面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2]。
當今時代的大背景下,互聯網在各個領域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網絡信息技術的普及推進社會朝向知識和網絡社會大步邁進,網絡化所給學生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它已經潛移默化的滲透進學生的日常學習交流和工作中,當然對醫學生的教育工作也在其中。身為醫院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改善黨建工作成為在互聯網背景下的重中之重,如何將實習護生積極主動的優勢和可以快速接納時代新信息特點與黨建工作順利融合從而使黨建工作有效進行,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3-4]。
一、當前實習護生思政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下飛速發展的社會,互聯網的使用者在日益成倍的增加,網民群體的擴大化使信息的傳遞和普及速度變得越來越快,渠道也越來越廣。面對這一現象,在實習生黨建工作中隨之而來的問題也逐步顯露出來,目前很多醫院采用的是傳統的模式和手段,沒有系統的將黨建思政工作與新媒體結合,讓網絡的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導致缺少系統性、時效性和督導性,并且缺乏實施后的效果評價[5]。對于先進通信及多媒體互聯網技術的利用程度不足,信息交流以單向為主,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 APP) 、手機信息系統等載體都可以用來建設學生黨建工作,在現實生活中很少見到黨建工作人員合理有效的使用,缺乏互動性、交流性[6]。互聯網作為當下最有效的信息傳播手段,若能在黨建工作中很好的利用起來,將大大拓寬醫院黨建的工作思路,它便捷、便利、交互性強、時效性也強,在新的黨建工作平臺下,它的功能早已不再單一,一體多元化的功效使黨建工作變得綜合起來,在平臺上對實習護生進行思政教育可以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并且與臨床實習工作相結合,更好地讓醫學生實習期間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及世界觀,以便走上工作崗位后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及患者[7-8]。所以也就需要黨建工作人員與時俱進,跟隨時代和黨進步的步伐,不能與時代脫軌,提高工作效率多參與互動,形式多樣使黨建結合思政教育的三育人工作逐漸生動有趣[9]。
二、對實習護生進行互聯網角度下基層黨建的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加強實習護生的黨建與思政治教育建設,創新體制機制,改進工作方式,是習主席提出的一項任務,當代大學生是一個青春向上的群體,他們充滿了活力,他們也是新增黨員的主體力量來源,提高他們對于黨的認可感和歸屬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臨床實習是大學生從校園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對他們的思政教育尤為重要,因為這個時期是他們接觸社會接觸患者的啟蒙階段,對以后他們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的養成有重要的影響,這就需要我們重視實習階段的黨建和思政教育,并且與互聯網相結合。在新的網絡媒體的傳播下,豐富教育內容和開展各項文化活動。開啟公眾號、微博、微信群等各種公眾平臺的宣傳,全方面、多方位立體化的推送消息,以活躍的身影出現在實習生的視野中,并且與臨床工作相結合,弘揚醫院一些正能量的先進事跡,引導實習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確保盡可能地第一時間更新新的新聞、實時熱點、黨建工作情況等,使實習護生盡快了解各種資訊以及工作進度等各項安排,并不定期通過后臺數據對實施效果進行監督評價,確保有效進行。
互聯網視閾下基層黨建和思政教育協同育人是適應新時代和學生特點的現實迫求。現在的大學生是伴隨著互聯網長大的,他們活躍在 QQ、微博、微信、知乎、貼吧、抖音等各大領域。在當今社會思想意識多元化、信息傳播媒介和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互聯網給基層黨建和思政教育既帶來了良好契機,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借助互聯網,依托黨建和思政教育,及時回應實習護生在學習、生活、社會實踐乃至社會輿論熱點中所遇到的真實困惑,解學生之渴,不僅加強了醫院對實習護生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實習護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為畢業后走上崗位做充分的思想準備,提高實習護生的崗位勝任能力,同時提升了醫院的臨床實習綜合帶教水平[13]。
互聯網視閾下基層黨建和思政教育協同育人是促進醫院基層黨建和思政教育發展的內在需求。通過開展互聯網視域下基層黨建和思政教育協同育人,可以借助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建構一套完整的實習護生黨建管理系統,為每一位學生建檔建卡,并根據現實變化及時更新,實現每一個實習護生信息的動態管理,在線開展實習生注冊、信息更新、效果評價及思政教育等活動,充分了解每一位實習護生的動態信息,有效提升學術黨建活動的工作效率[14]。
三、互聯網視域下基層黨建與實習護生思政教育協同育人的對策研究
通過探索適合實習護生互聯網視域下基層黨建和思政教育協同育人的方法和內容,將黨建工作與思政教育相融合、以黨建促思政,以思政強黨建,在相互促進中,明確協同目標,通過多元途徑,實現三全育人。
(1)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在實習護生中采用網絡信息化思政教學,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微信、 “5.12”及微課平臺等多種互聯網途徑將基層黨建和思政教育內容傳授給實習護生,突破傳統醫學生只在學校接受思政教育的局限性,在醫院的思政教育并不系統,且缺乏評價追蹤性,最大限度的激發其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加強醫院對醫學生的思政教育,同時利用網絡平臺在各級醫院中實現資源共享,為實習護生思政教育的培養模式奠定臨床教學基礎。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護生實習期間對思政教育知識的網絡化需求。
(2)通過構建互聯網視域下基層黨建與實習護生思政教育協同育人的模式,課題組成員擔任思政教育小組成員,挑選適合實習護生基層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協同發展的內容,搭建微信公眾號、微信、“3.17護”、“5.12”等網絡平臺進行線上、線下直播互動,讓實驗組實習護生參與其中,以圖片、視頻的形式,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當代實習生風采,在愛國、勤學、修德中追求自己的夢想。
(3)結合當下國家大事,時事熱點,從學生實際出發,讓學生理性對待,能夠明辨是非,并善于利用網絡輿情,引導事件發展,提高實習護生對事件理性分析和判斷的能力,在實踐中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網絡,抓住先機,在讓實習護生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深刻體會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從心底端正思想和態度。通過線上的學習與討論,活躍醫學生的學習氣氛,提高護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更加充分的發揮護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提高護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文化素養。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大環境下,互聯網在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逐漸得到凸顯,因此,通過互聯網視域下對實習護生下進行基層黨建和思政教育協同育人方式的培育,有利于對實習護生的行為進行規范,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姚炬明.新形勢下加強公立醫院思政工作的探討[J].智庫時代,2019(52):74-75.
[2] 袁愛華.新形勢下創新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智庫時代,2019(52):48-49.
[3] 周松濤.探討醫改背景下醫院思政工作的創新思路[J].就業與保障,2019(24):144-145.
[4] 張金美.基于“互聯網+”對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才智,2019(34):81.
[5] 紀曉燕.新媒體環境下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9(23):35+37.
[6] 李侃.微信在醫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應用[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19):146-147.
[7] 劉書螢. “大思政”格局下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協同發展研究[D].天津醫科大學,2019.
[8] 武建慧.“互聯網+”條件下大思政建設淺議[J].法制博覽,2019(12):281+283.
[9] 丁卉,劉亞玲,李詩念,李悔,亓來華.以“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為契機推進醫學生“大思政”工作——以武漢某985高校為例[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9(03):14-15.
[10] 李文雯.“大思政”理念下“形勢與政策”課程特點淺析[J].教育現代化,2019,6(12):113-114+143.
[11] 李忠昶.供給側改革視域下“大思政”育人體系的構建——以醫學院校為例[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8,30(06):73-75+79.
[12] 張熙卓,劉洪鋒,張蕾.“大思政”背景下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措施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09):15+23.
[13] 程晨.大思政背景下思政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山西農經,2017(24):116.
[14] 張俊紅.“互聯網+”視閾下構建大思政平臺的思考[J].新聞戰線,2017(14):28-29.
項目基金:云南省腫瘤醫院 昆明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2020年黨建思政立項課題ZLSZ20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