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層黨建工作承擔著凝聚人心、端正思想、提升隊伍、培養人才、打牢基礎、服務中心、促進工作等作用,在新時代背景下重要性日益凸顯,并且也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具體工作中,存在著一些新的問題,無法適應新時代對黨建工作的新要求。
關鍵詞:新時代;基層黨建;工作;新問題
一、黨務干部隊伍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肌體的“神經末梢”,要發揮好戰斗堡壘作用。黨支部是直接影響黨的政策方針能否落實到位的最關鍵的一環,需要黨務干部具備專業的業務知識、扎實的工作作風、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足夠的政治敏感、自主的創新精神、較高的文化水平等,黨務干部隊伍的建設是關系到支部工作質量的最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基層黨組織的黨務干部隊伍建設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是黨務干部配備不齊。許多支部的黨務工作沒有專職干部,有的支部黨務工作由非黨員擔任,負責黨務的干部往往身兼多職,忙于應付各種日常工作并且沒有時間和機會進行黨務工作專業知識的進修,導致在鉆研黨建問題和處理工作難題時的時間和深度不夠,黨務工作難以做到精致化、專業化。
二是黨務干部的整體素質不高。黨組織的黨務干部存在整體年齡偏大、學歷偏低,工作水準不高、業務知識掌握不牢、工作能力參差不齊、后備力量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黨建工作質量,不利于黨務干部隊伍建設,難以適應新時代黨建工作要求。崗位缺乏吸引力也是導致黨務干部隊伍素質不高的重要原因,有些人認為黨務工作壓力大、任務重、重細節、難有作為,同時相關崗位少、競爭激烈,一系列原因導致崗位吸引力不夠,尤其是難以吸引高水平、高學歷的青年知識分子,人才資源短缺制約了其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努力建設一支黨性堅強、作風正派、了解全局、業務精通、能力過硬、群眾信任的高素質機關黨務工作干部隊伍。因此,加強隊伍建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同時也要注重給予政策支持,增加崗位的吸引力,給高水平青年創造出一種黨務工作大有可為的價值導向,增加從事這項工作的榮譽感和獲得感。
二、黨建與互聯網的融合不夠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黨建工作方式相對產生了新的變化,與互聯網做結合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但是目前這項工作在起步階段,黨務工作還未和互聯網、多媒體做深度結合,融合方式還有待繼續創新、探索。
一是課堂式教學式微。以往的思想政治學習活動僅僅局限于學習室、會議室、教室,采用的大多是灌輸式教學,無論是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氛圍,還是學習載體、深度思考、互動交流、入腦入心等都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局限,使得理論學習變為了被動學習,學習效果大打折扣。課堂式教學只有打破原有框架,開拓新思路,充分利用媒體資源,實現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才能夠不斷深入人心、融入日常,創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更好地發揮思想教育作用。
二是理論學習軟件開發程度不夠。如今,快節奏的生活導致人們缺少大片的學習時間,智能手機成為伴隨人們最日常的媒介,碎片化時間的利用顯得尤其重要,成為黨建工作需要攻克的新領域,但是目前,相關的手機app、公眾號、網站等平臺的開發利用還不充分,現有已開發平臺中存在著內容呆板、趣味性不強的問題,無法占據人們的碎片化時間,吸引人們的關注,主動點擊獲取理論知識的積極性不夠,從而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了一定的難度。
變則通、通則達,黨建工作的未來也需要迎合整個社會的發展的大趨勢,努力尋求同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掘黨建工作潛力,切實增強支部學習、活動趣味性,提高黨員參與度、興趣度,真正讓黨建工作發揮應有作用。
三、黨建+融合模式應用不夠
“黨建+”,是指把黨的建設融入黨的各項事業、各項工作,充分發揮黨的領導作用,促進各項工作開展。
一是黨建融入日常有待加強,不能夠和日常工作做融合,對“黨建+”模式的探索不夠,把黨建真正與各項工作進行融合的嘗試不夠,一些地區黨建+扶貧、黨建+產業、黨建+金融、黨建+文化、黨建+生態等模式落實有效,但整體還處于探索階段,存在黨務、業務兩條線的現象,黨建工作的覆蓋面不全。
二是部分黨組織對黨建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尤其在一些企業中,習慣性地將盈利擺在第一位,往往忽視黨員思想政治工作,對黨建工作的關注不夠、辦法不多,忙于應付上級通知,不能夠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好黨建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不足。
三是責任落實不到位。黨建工作壓力傳導不夠,責任壓實不到位,缺少將黨建具體工作一以貫之、執行到底、跟蹤督查的機制,沒有做到將黨建工作同實際工作相結合,存在業務、黨務兩條線的現象。
“黨建+”是將黨務、業務共推的有益嘗試,是擴大黨建工作覆蓋面的有利途徑,是促進各項工作的有效抓手,需要各個支部開拓思路、狠抓落實,切實把“黨建+”模式做出新意、做出活力、取得實效。
四、缺少黨建品牌
黨建品牌是指在深入挖掘黨建工作中的特色、文化、亮點的基礎上,形成的固定的文化。許多支部雖然重視黨建工作,但是對于支部黨建工作的系統性、長期性、延展性的研究不夠,在實際工作中,沒有建立屬于自己支部的黨建名牌,支部的工作沒有做出特點。
一是創新意識不足。開展支部學習活動中,循規蹈矩、墨守成規的現象廣泛存在,尤其在時間緊、任務多的時候往往會憑借以往經驗辦事,不能夠開拓新思路,研究新方法,黨建工作理念沒有根據新形勢而及時更新。
二是對黨建工作的激情不夠。部分基層黨支部不能夠主動作為,將黨建工作當成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存在應付了事、得過且過的現象;更有黨務工作者缺乏做黨建工作的榮譽感、使命感,工作熱情逐漸減退;對黨建工作的標準要求不高,滿足于做了,而不是做好。
三是宣傳工作不到位。一些基層黨支部黨建工作雖然有特色、有亮點,但是沒有充分利用媒體進行宣傳、推廣,一些好的經驗、辦法、思路不能很好地被借鑒。
建立黨建品牌是基層黨組織提升工作水平、凝聚正能量、創新工作思路的重要途徑及目標,需要黨組織精準把握、建立機制、常抓不懈,深入挖掘、科學決策,打造、發掘和沉淀出一批優秀黨建品牌。
作者簡介:孫艷蕊(1990.11—),女,漢族,邢臺,研究生,初級政工師,石家莊市龍泉湖園林事務中心,研究方向: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