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英

【摘 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護理過程中,聯合使用心理護理與舒適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間血液透析患者10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與觀察組(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聯合舒適護理)各50例,對比兩組總滿意率。結果:觀察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聯合使用心理護理與舒適護理,能夠明顯提高血液透析護理質量,患者感到更滿意。
【關鍵詞】:血液透析;舒適護理;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18--01
血液透析是腎臟替代療法的重要治療方式,也是治療血液中毒的重要治療方法之一。血液治療過程中,患者擔心病情、不自主地觀看治療過程等時常引起患者存在一定焦躁、不安、緊張等負性情緒,對治療與護理都造成了一定不良影響[1]。本次研究主要探討血液透析患者護理過程中聯合使用心理護理與舒適護理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間血液透析患者10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22歲-63歲、平均(44.64±10.37)歲;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21歲-65歲、平均(44.78±10.5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主要包括血透健康宣教、飲食指導、協助活動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與舒適護理,具體包括:①心理護理:護士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講解血透相關知識的同時,重視與患者、家屬的溝通;介紹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積極性,形成對治療的信心;針對存在負性情緒的患者,積極了解其產生原因,進行針對性干預;采用閱讀、聽音樂、聊天等方法轉移患者注意力[2];②舒適護理:血透室定時開窗通風,維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室內溫度、濕度適宜;加強感染管理,減少交叉感染的發生。穿刺過程中,護理人員盡量一次到位,從而減少患者心理、生理上的不適感;杜絕同一部位反復穿刺;成功穿刺后,根據工作規范連接管路,妥善固定。血液透析時間較長,患者長時間保持固定體位容易引起不適,護理人員教導患者采取舒適體位,呼吸不暢的采取半坐臥位,病情不嚴重的采取半靠位等。透析治療完畢后,妥善處理血管通路;留置內瘺的包扎松緊適中;對留置導管的,肝素鈉封管后無菌紗布包裹固定,同時詳細交代相關注意事項[3]。血透后教導患者結合自身病情來進行適當體能鍛煉。
1.3 觀察指標
患者出院前,發放調查問卷以調查患者的滿意率,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3個等級??倽M意率=(總數-不滿意)/總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經SPSS23.0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行卡方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觀察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血液透析在治療腎衰竭、中毒等方面均非常常用,能夠盡快糾正由于腎衰竭、中毒而引起的代謝紊亂,穩定患者的生命體征,緩解臨床癥狀,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血液透析這一治療方法本身就是一種應激源,其對患者的生理、心理都存在一定刺激;患者在陌生環境進行治療,也容易產生應激反應而引起呼吸不規律、血壓增高、心率加快等,這些因素都造成患者的舒適度降低[4]。以往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對患者心理、舒適重視不足,已經滿足當前患者對醫療服務的要求,因此必須尋找能夠滿足患者的心理、舒適需求的護理服務。
本次研究中,給予血液透析患者心理護理聯合舒適護理干預,通過心理護理來疏導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促使患者治療過程中保持心理狀態穩定,確保了患者治療期間的心理舒適;通過舒適護理確保了患者血液透析全程的舒適度,確保了患者的生理舒適。經護理干預后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提示聯合使用心理護理與舒適護理能夠提高護理質量,患者感到更滿意。本次研究的觀點基本與相關研究的觀點一致。
綜上所述,聯合使用心理護理與舒適護理,能夠明顯提高血液透析護理質量,患者感到更滿意。
參考文獻
許海燕.血液透析護理風險及護理措施[J].中國農村衛生,2019,11(14):13-14.
丁小軍.心理護理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20):192-194.
劉美英.血液透析護理中舒適護理的應用價值評估與研究[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9,8(02):141-142.
韓延梅.舒適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4):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