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 要】目的:探析在兒科護理管理中風險防范式護理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本研究開展時間為2019年1月-2019年12月,便利選取該階段中我院兒科收治的60例患兒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根據1:1的比例將患兒分為兩組,對照組(n=30),觀察組(n=30),分別使用常規護理、風險防范式護理。比較兩組護理糾紛和護理風險的發生率。結果:觀察組和對照組比較風險發生率和護理糾紛發生率,對照組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兒科護理管理中使用風險防范式護理,能夠有效的提升護理質量,對風險的預防有著積極作用,護理效果顯著。
【關鍵詞】兒科護理管理;風險防范式護理;臨床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003-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risk prevention nursing in pediatric nursing management.Methods: from january019 to december019,60 children admitted to pediatric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1 ratio,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n=30)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30), respectively, using routine nursing, risk prevention nursing. to compar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disputes and nursing risks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risk and nursing dispu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risk-prevention nursing in pediatric nursing management is effective.
【Key words】 pediatric nursing management;Risk prevention nursing;Clinical value
引言:兒科是醫院重要的科室之一,由于其收治的患者均為兒童,相對成年人兒童患者的自我控制和理解能力相對較弱,護理的過程中十分容易出現不良事件,增加了護理的難度。基于此,本研究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兒科收治的患兒進行分析,采用不同護理方法分組對照的方式,探析在兒科護理管理中風險防范式護理的臨床應用價值,現將報告內容如下呈現。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開展時間為2019年1月-2019年12月,便利選取該階段中我院兒科收治的60例患兒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根據1:1的比例將患兒分為兩組,對照組(n=30),觀察組(n=30),對照組中男性患兒和女性患者分別有17例和13例,患兒年齡介于3-12歲之間,中位年齡為(7.14±2.64)歲。觀察組中男性患兒和女性患者分別有16例和14例,患兒年齡介于1-11歲之間,中位年齡為(7.21±2.45)歲。所有患兒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區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資料之間可比性較高。
1.2 方法
將常規護理應用到對照組患兒的護理工作中,既護理人員根據醫囑完成各項護理操作,同時對室內環境進行良好的控制,保證患兒的舒適度。另外嚴密的監測患兒的生命體征,若發現異常及時反饋,并處理。觀察組在以上基礎上,使用風險防范式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首先,加強護人員的管理,在科室中選擇具有豐富經驗和較高綜合素質的護理人員組建風險管理小組,總結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事件,并組織集體討論,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和解決方案。組織小組成員進行法律法規的培訓,提升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1]。其次,明確風險小組的工作流程,所有小組成員要詳細的掌握科室的特點,根據特點對工作中的細節進行明確,并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另外提高對護理操作中細節問題的重視,同時將管理制度落實到各項工作中,要求護理人員嚴格遵守規章制度,從而提高護理工作中的安全性。再次,加強心理護理的實施,護理人員要對患兒的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由于患兒年齡較小,難免對陌生環境產生恐懼感,導致不良情緒的發生,不利于治療效果的提升,因此,護理人員要時刻關注患兒的情緒變化,積極主動的與患兒及家屬溝通,通過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并給以患兒一定的鼓勵,使其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護理后,風險事件的發生率和護理糾紛的發生率,并將統計后的數據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的分析和處理以統計學軟件SPSS3.0協助完成,使用n(%)對數據中產生的計數資料進行描述,兩組數據比較使用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和對照組比較風險發生率和護理糾紛發生率,對照組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為了能夠提高兒科護理質量,避免風險事件的發生,臨床中應該對護理方法和管理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2]。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護醫療技術和護理水平均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兒科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防范式護理方法,不僅能夠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還能夠提高護理效果,對患兒預后的改善有著積極作用。
總之,在兒科護理管理中使用風險防范式護理,能夠有效的提升護理質量,對風險的預防有著積極作用,護理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曾倩,劉經飄,曾秋月.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27):3471-3473.
[2] 武曉艷. 兒科護理管理中風險防范式護理的臨床應用研究[J]. 中國衛生產業,2018,15(25):1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