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40年來中國蛇郎故事研究的方法論探索

2020-08-31 15:05:11鐘高翔
社會科學動態 2020年8期
關鍵詞:研究

摘要:20世紀80年代,中國蛇郎故事研究承繼20世紀初的方法與成果深入展開,與此同時研究者不斷變換維度與方法,呈現出多元化、多學科參與的形態,成果豐碩。本文梳理40年來蛇郎故事研究軌跡,將其分為五種方法論類型:母題/類型方法研究、民俗文化學方法研究、比較方法研究、改編與傳播學方法研究、性別方法研究等予以探討,發現蛇郎故事研究既具有這一故事類型研究的個性特點,也有著中國故事研究的共性線索,不僅呈現出多元而開放的方法論趨向,還折射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學術在方法論上的巨大變革。

關鍵詞:40年;中國蛇郎故事;研究方法

中圖分類號:I207.7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6-5982(2020)08-0036-05

異類或者說“非人”的其他生命體、物體和觀念中的形體(神魔仙鬼)幻化人身與人類遇合婚配,是民間故事中充滿神秘幻想、瑰麗想象的一類故事。這類故事中,身為異類的多數是女性,但蛇郎故事是其中的例外。蛇化身為男性與人類女子遇合婚配的故事,是個具有世界影響,在全球多個國家廣泛流傳的故事類型。AT分類法將其列為433型“王子變大蛇”并分A、B、C三個亞型。丁乃通在撰寫《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時發現中國流傳的蛇郎故事與印歐的不同,沿用AT分類法,在433型下另立433D型。① 艾伯華《中國民間故事類型》將其立為31“蛇郎”。② 兩者都是指“蛇郎與兩姐妹”故事。這個中國獨有的蛇郎故事類型大致情節如下:(1)父親/母親有三個女兒(也有二/五/七姐妹的);(2)一般是父親摘花或拾斧遇蛇,答應蛇郎(也有是虎、狼、狗等其他獸形或人類小伙子的)求親;(3)一般是最小的妹妹嫁給蛇郎,并且過得很幸福;(4)姐姐因嫉妒妹妹的幸福,害死妹妹;(5)姐姐代替妹妹與蛇郎生活,妹妹靈魂變形報復姐姐;(6)真相大白,姐姐受到懲罰。本文所謂蛇郎故事,如無特別說明均指433D型蛇郎與兩姐妹故事。

早在20世紀初,中國學者就對蛇郎故事產生興趣并開始對其予以關注。周作人曾指出搜集這類故事加以比較研究極具學術價值。30年代,鐘敬文的《蛇郎故事試探》一文不僅探討了蛇郎故事類型形態的復雜多歧,文體散行為主兼有韻筆,變形情節中蘊含的原始觀念等內容和形式方面的問題,還對此類故事進行了簡單的古今、中外的比較分析,文末更附有當時已見著錄的29篇故事名目③,內容不僅涉獵面廣,也為此后的研究者指明了方向。

20世紀80年代以來,民間故事學科建設隨著改革開放的快速發展,對蛇郎故事的學術研究也與世紀初的相關研究接續上來,并收獲了一批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多元,研究成果豐富。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筆者試將這些中國蛇郎故事研究的成果分類予以梳理。

一、母題/類型方法研究

母題、類型研究是民間故事學領域最流行的研究方法之一,對蛇郎故事進行類型研究并作出突出貢獻的學者有劉守華、金榮華、劉魁立等。

在前輩學者梳理蛇郎故事類型并將其確立為433A、433B、433C、433D四個亞型的基礎上,劉守華結合自己收集到的200多篇中國蛇郎故事,整理補充了433E蛇精作祟和433F蛇始祖兩個亞型。他明確指出,433A和433B是典型的印歐故事,而433D是中國獨有的類型。④ 金榮華在《民間故事類型索引》中于433D型下新設433D.1豹丈夫,該類型中與人類姑娘成婚的異類是豹子或烏龜等動物,嫉妒姑娘、殺害她冒名頂替的是其嫂,其余情節皆與433D相同。⑤

與劉守華、金榮華歸納確立新的故事類型(亞型)有所不同,劉魁立于1998年完成的《中國蛇郎故事類型研究》一文,在母題分析的基礎上對其情節進行了形態結構的研究。他將蛇郎故事分為開頭、婚配、謀害、爭斗、結局五個部分,并逐一分析,發現各母題的穩定程度不一:姐姐謀害妹妹的方式多為推其下井;姐姐頂替妹妹后撒謊解開蛇郎疑慮、妹妹變成鳥報復姐姐等情節比較穩定;而求婚、再次變形、懲罰等母題則較多變異。因此,他認為這一類型故事的核心情節是謀害-爭斗-懲罰,主人公不是蛇郎而是兩姐妹⑥,他的這一研究結論后來成為學界的共識。

祝秀麗在鐘敬文將形態復雜的蛇郎故事初步分為原形、變態、混合三大類的基礎上,探討其與螺女故事、老虎外婆故事、灰姑娘故事、巧女故事等其他故事類型組合的三種形態:嵌入式、連綴式、復合式的結構特點,分析這些故事類型之所以成功組合的原因。如蛇郎故事中嵌入螺女故事的形態,是因為這兩種故事類型相似構成了嵌入的基礎,而在組合過程中彼此限定則形成了嵌入的現實。螺女型故事嵌入蛇郎故事后失去了螺女離去的母題,就是受到蛇郎故事類型的限定而成的現實選擇。⑦ 祝秀麗深入細致的學理分析,被視為類型研究的一個經典范例。

二、民俗文化學方法研究

民間故事是民間智慧的結晶,與民俗、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從文化習俗角度來解讀蛇郎故事內涵,探尋其歷史淵源,同樣是一種普遍的方法。

藍鴻恩的《蛟龍意識的沉淀》一文從蛇郎故事改編的壯劇《金花銀花》獲得成功談起,用萬物有靈、蛟龍(半蛇半鱷)崇拜、配婚圖騰、季子繼承權等原始意識形態沉淀來回答蛇變人、人嫁蛇、妹妹戰勝姐姐等問題,并推而廣之,認為全世界流傳蛇郎故事的民族和地區,歷史上都有相似的原始意識沉淀,故事是在流傳過程中,隨著社會變遷才有了善良戰勝邪惡等倫理道德觀念加入。⑧

劉守華先后發表《閩臺蛇郎故事的民俗文化根基》《兩姐妹與蛇丈夫——“蛇郎”故事的中華文化特色》等文,著力從中國流行的433D和433F型蛇郎故事中挖掘其獨特的文化內涵。據統計,“實際上記錄成文的中國蛇郎故事的異文已達數百篇,它們分布在祖國大陸東西南北中及海峽兩岸21個省區的25個兄弟民族之中”。海峽兩岸有極其相似的蛇郎故事流傳,表明它們雖相隔海峽,卻實為一體不可分割,擁有共同的文化基因。⑨ 臺灣卑南族、魯凱族的口傳蛇郎故事以433F蛇始祖為主,這與遠古越族崇蛇的文化習俗有關。而海峽另一岸的福建流傳的卻是433D蛇郎與兩姐妹故事為主的民間故事,與崇蛇文化背景有分不開的關聯,也與宋明以來儒釋道對崇蛇習俗的否定排斥導致蛇始祖故事流傳空間被擠壓有關。⑩

蛇郎故事在傳播中不斷融入當時、當地的文化因素,反過來又促進了它的流傳。農學冠整理分析嶺南各族“少女嫁蛇”故事,發現壯族故事中以鱷郎代替了蛇郎。他在古代典籍和今人論著中找尋嶺南地區古代崇拜鱷郎(龍)習俗淵源,得出此地鱷郎才是原型的結論。

與前述學者論及這一類型故事的社會文化背景不同,萬建中聚焦蛇郎故事的禁忌母題之文化內涵上,發現在婁子匡編選的《臺灣民間故事》中,有一則蛇郎故事屬于禁室型故事——好奇的妻子違禁打開丈夫禁止的房門,看見一堆大小品種各異的蛇爬出來,丈夫發現秘密泄露現出蛇的原形進而追殺妻子——這應是蛇郎故事比較古老原始的形態,似乎還留有圖騰觀念漸遠漸淡的殘影。現當代流傳的蛇郎故事主角,不再是蛇郎夫妻而是兩姐妹,故事蘊含的文化內涵也隨之由人與異類的矛盾變成被害者與謀害者善惡美丑的對立,但核心情節不過是用“謀害-爭斗-懲罰”置換了“設禁-違禁-懲罰”,行為實質功能并沒有變化。

此外,還有簡齊儒、羅釗、謝麗霞、張東茹等人對從民俗文化不同層面對此展開研究討論。

三、比較方法研究

比較研究是民間故事研究中非常常見的方法之一,往往和類型研究結合起來進行。蛇郎故事的比較研究,既有國與國之間的,也有民族之間的,還有學科之間,如民間文學與作家創作、民間故事與戲劇之間的比較。此處先討論跨國、跨民族的比較研究。

劉守華《“蛇郎”故事在亞洲》一文曾將不同國家的同一類型故事放在一起進行比較,論及日本、印度、緬甸等鄰國的蛇郎故事。他總結和發現,日本流行433E型蛇精作祟故事,日本學者追本溯源認為這與其民間文化將蛇看作邪神有關,與中國蛇郎高貴美好的形象一反一正,因此日本的蛇女婿只能落得悲慘的結局。日本蛇女婿夜訪情人的情節正是中古時候“訪妻婚”遺留在民間的一抹影子。這類故事與我國唐宋典籍中留存的蛇精作祟受到嚴懲的故事相類,結局可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而中華民族尊崇龍蛇,且蛇郎君大多明媒正娶,聯系這些社會制度、文化習俗背景,中國蛇郎結局圓滿也就順理成章了。而印度流行433A、433B型蛇王子故事,主要受佛教輪回、因果等思想的影響,主人公原是人,因為作惡受懲或被施魔法而變成丑陋低賤的蛇,后來又被女性拯救恢復人身。433C型蛇郎和妒女故事在印度和緬甸都有流傳,其原型、藝術風格也各有不同。 在蛇郎故事跨國比較上,劉守華研究開始得比較早,卻相當深入。后來關注別國蛇郎故事的學者,但凡涉及與日、印、緬比較,在具體處或有創見,大體上沒有脫離他的方向。如王天鵬《中日蛇郎故事比較》、韋惠玲《中緬蛇郎故事之比較》。韓少慧《中韓蛇郎故事共同母題比較研究》和張暉《試論韓國蛇郎故事的文化內涵》《中國蛇郎故事的敘事結構解析》則為亞洲蛇郎故事增加了韓國的材料。

鄭儀東《論“蛇郎”型故事在齊齊哈爾地區的民族化》一文,將齊齊哈爾地區達斡爾族、鄂溫克族、柯爾克孜族三個少數民族中流傳的蛇郎故事與漢族蛇郎故事比較,發現一些共同的變化:主角都由蛇變狼(狗),保留了禁忌母題,增加了試探妻子忠誠和在妻子被頂替后睹物思情的情節,妻子死后變形化身情節被刪減,變為植物的母題消失——這些變化大都是流傳中為適應當地文化而產生的,禁忌母題的留存則證明這三個少數民族的蛇郎故事較漢族蛇郎故事更為原始。 在一眾跨國比較蛇郎故事文獻中,這篇文章顯得清新又實在。

還有一種相對特殊的比較,即將兩種或多種不同故事類型放在一起,比較其結構、內涵等方面的異同。有趣的是,這種比較往往在蛇郎故事與“兩兄弟”故事之間、蛇郎故事與蛇妻故事之間展開,比較“姐妹”和“兄弟”、蛇男和蛇女的異同。如汪文學《民間文學中的兄弟、姐妹矛盾關系解讀》一文,以蛇郎故事為“兩姐妹”型故事的代表,直接將其與“兩兄弟”型故事進行比較,認為兄姐在童年時期因為弟妹出生后感受到父母之愛無可避免的轉移而敵視弟妹,這才是蛇郎故事與兩兄弟故事中姐妹或兄弟之間爭斗對抗的主要原因。 其觀點頗有新意。無獨有偶,劉紅《民間文學中的“兩兄弟”與“兩姐妹”故事》一文中撇開這兩類故事情節安排和人物塑造的相同之處,主要尋求差異中表現的社會性別現實及文化評價。 此外,劉建華《漫長的糾葛——人蛇婚戀故事探析》進行了歷時性的研究,探討蛇男蛇女故事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演變出的不同的軌跡。 遺憾的是,他的研究基于歷代典籍中保留的蛇男蛇女故事,未提及現當代口述傳統中的蛇郎故事,并由此得出蛇男越來越貪淫殘暴、蛇女越來越溫婉美好的的結論,忽略了很多蛇郎故事中的現實變化。

四、改編與傳播學方法研究

故事改編必然會涉及新舊之間的比較,蛇郎故事被多次改編,擴大了傳播范圍,也激起不小的研究與討論的浪花。如袁文就葛翠琳改編自蛇郎故事的童話《少女與蛇郎》展開,探討這部作品的民間特色,文章中規中矩。實際上,蛇郎故事多被改變成戲劇,如童話劇《馬蘭花》、壯劇《金花銀花》《牽云崖》、花燈戲《七妹與蛇郎》等,因此更多討論來自戲劇界。

潘健1985年發表的《〈金花銀花〉與壯劇》與農學冠1986年發表的《從〈蛇郎〉到〈金花銀花〉》兩文,開啟了80年代以來蛇郎故事戲劇改編與傳播研究的先河。兩位都注意到《金花銀花》這部1984年嶄露頭角的壯劇是基于民間故事的一種傳承與創新。前者肯定了《金花銀花》在戲劇方面的突破,強調為了戲劇精彩好看,塑造豐滿的人物形象、展開激烈的戲劇沖突,要著力對人物和情節進行深入挖掘,認為《金花銀花》等壯劇在改編民間故事上做出了成績。 后者梳理了廣西及周邊地區的蛇郎故事,追溯其與壯族先民鱷魚崇拜的淵源,認為《金花銀花》的創新扎根于厚實的傳統文化基礎之中。

程式如撰文對童話劇《馬蘭花》中蛇郎故事的繼承與創新作了簡單介紹,肯定其在人物設置、情節安排與主題更新上的努力。 貴州花燈戲《七妹與蛇郎》于2012年重新打造后登上舞臺,是蛇郎故事改編的又一范例,可惜目之所及未見相關學術討論。2016年壯劇《牽云崖》再次把蛇郎故事搬演上舞臺,引發戲劇文學領域新一波討論。在前一波《金花銀花》的討論基礎上,學者們開始關注如何更好地發掘傳統故事的價值,在現代審美中建設傳統戲劇,如李莎《立足傳承保護走向現代審美——壯劇〈牽云崖〉排演的美學價值》、何榮智《壯錦、蛇郎題材價值的發掘與壯劇劇目建設》,對此有所討論。

五、性別方法研究及其他

進入21世紀以來,一批年輕學者被蛇郎與兩姐妹故事魅力吸引,不少人在前輩學者開辟的地塊深耕細作,在類型、民俗、比較等方面展開研究,也有一部分學者用女性主義、結構主義、心理學分析等新的研究方法對蛇郎故事類型進行分析評價。

劉紅認為“兩兄弟”故事在形態、數量方面遠勝“兩姐妹”故事,后者只有“蛇郎”和“蛇變銀”兩個比較突出的類型,這顯示出傳統倫理中男女有別、壓抑貶低女性的客觀現實——兄弟關系僅次于父子,姐妹關系被淡化甚至忽略。“兩兄弟”分財,“兩姐妹”爭夫,根源于社會現實中男女兩性不同的境遇。姐妹的爭斗更為殘酷,透露出社會文化對女性評價較為負面的傳統。中國特有的姐妹因蛇郎產生矛盾爭斗的故事情節,折射出傳統文化中濃厚的男權氛圍,身處其中的女性沒有聯盟,彼此隔閡,在男性視野中,或者在爭奪男性眼光中彼此嫉妒算計、相互提防仇視。

黃琪雅《蛇郎與兩姐妹故事中的女性形象與女性意識》一文,認為忽略男權社會背景的前提下,對蛇郎故事中兩姐妹進行孰善孰惡的倫理道德評價可能有失偏頗,如將道德判斷擱置,將視線聚焦于兩姐妹的爭斗,觀察其中展現出的女性意識的對立,會發現更豐富的內涵:外化的姐妹斗爭實際是姐妹不同思想的碰撞——姐姐“拒婚”和“奪夫”的舉動,實際彰顯了她突破傳統禁錮、爭取婚戀主權的努力;她拒“父”瞞“夫”,在男性權威面前不落下風,已經初露參與社會事務的潛力。相對而言,妹妹更像一個主流意識形態的代言人,沒有獨立的自我,可以輕易就被另一個女性取代。而姐姐慘淡收場、妹妹復活重生的結局,也標志著反叛傳統的思想被壓抑,傳統文化對女性的塑造與約束又一次加深。可以說,作者新銳的見解不失為新時代新女性對傳統的呼應。

黎亮《“蛇郎”童話中的女性成年母題》一文顛覆了既往姐惡妹善的道德印象,從心理分析層面闡釋大姐和三姐是一體兩面,認為三姐是表層心理,大姐是深層心理,在推拒抗爭中少女最終成熟,接受自己新的身份,成為蛇郎真正的妻子。作者認為蛇郎故事實際講述了少女的成長,進而將蛇郎故事定義為“中國民間幻想故事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童話”。或許是同為新時代女性的原因,黎亮與黃琪雅對蛇郎故事中兩姐妹的闡釋深刻而獨特,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

改革開放40年來,學界對蛇郎故事的研究越來越開放多元,越來越深入細致,也越來越成熟理性,在母題類型、民俗文化、比較研究、改編傳播等多個方面都有比較可觀的學術成果。但筆者認為,仍有空白與缺憾有待來者補上,如以下存疑之處亟待研究者給予學術的觀照:

首先,蛇郎故事在我國內蒙、新疆、西藏之外的諸多民族和地區廣泛流傳,但目前對蛇郎故事的研究卻多集中在南方,尤以閩越地區為主。前述文獻中只有鄭儀東《論“蛇郎”型故事在齊齊哈爾地區的民族化》一文比較探究了東北齊齊哈爾少數民族講述的蛇郎故事與(南方)漢族蛇郎故事之間母題、民俗層面的異同。對蛇郎故事的研究多集中在它作為一個類型的相同點上,至于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的蛇郎故事都有什么不同,這些不同是如何產生的,則關注不多。如果說,此前的研究更多是“求同”,將中國蛇郎故事視為整體,在“同”中探討其母題類型、文化背景等,或與鄰國蛇郎故事作比較;那么此后的研究可否從“存異”出發,更多關注到中國蛇郎故事彼此相異之處,進而探求其背后社會文化、民俗心理等方面的意趣呢?

其次,同為異類婚,同為蛇變人,蛇男故事與蛇女故事的命運卻有天壤之別。蛇女故事逐漸演變發展成蛇妻故事,其經歷有跡可循,特別是在《白蛇傳》異軍突起后,不僅被戲劇、影視反復改編,還不斷被作家用作底色加以重述,如李碧華《青蛇》、李銳《人間》等,《青蛇》又被改編成影視作品,擴大了傳播范圍,形成一個良好的上升性的循環。這種良性循環也被學者納入研究視野,展開了多角度多學科的研究,其成果相較蛇郎故事的研究成果似乎并不遜色。而在多個民間故事版本中,蛇男似乎是突然變成了蛇郎,民國以前大都是淫亂作祟的蛇精,忽而又變成老實忠厚的蛇郎,妖性幾乎消失殆盡,人性十足。這其中發生了什么?文風突變的基礎是什么?蛇郎故事的歷時性研究是否可以嘗試解決這個問題?之后蛇郎故事在民眾口頭流傳,民間故事、民間戲劇多有記錄,更廣范圍的改編未見、更深層次的研究尚缺。為什么蛇郎不如蛇妻受歡迎?或許將蛇郎故事與蛇妻故事比較,探討故事的重述改編與推陳出新、接受與傳播,也不失為一個可行的研究方向。

注釋:

① 丁乃通:《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鄭建成等譯,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年版,第122頁。

②[德]艾伯華:《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王燕生、周祖生譯,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第51頁。

③ 鐘敬文:《蛇郎故事試探》,《鐘敬文民間文學論集》(下),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年版,第192頁。

④ 劉守華:《“蛇郎”故事在亞洲》,《比較故事學論考》,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52、452頁。

⑤ 金榮華:《民間故事類型索引》(第一冊),臺灣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14年版,第338頁。

⑥ 劉魁立:《中國蛇郎故事類型研究》,《民間文學論壇》1998年第1期。

⑦ 祝秀麗:《嵌入、連綴、復合:蛇郎故事的組合形態》,《民族藝術》2020年第3期。

⑧ 藍鴻恩:《蛟龍意識的沉淀》,《民族藝術》1987年第4期。

⑨ 劉守華:《兩姐妹與蛇丈夫——“蛇郎”故事的中華文化特色》,《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

⑩ 劉守華:《閩臺蛇郎故事的民俗文化根基》,《民間文學論壇》1995年第4期。

農學冠:《蛇郎故事的原型及鱷(龍)崇拜》,《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

萬建中:《蛇郎蛇女故事中禁忌母題的文化解讀》,《思想戰線》2000年第5期。

簡齊儒:《從“成妻”的過渡性儀式解讀中國蛇郎君故事——以粵臺異文比較為主線》,《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2期。

羅釗:《姐妹型故事與女性的道德教育》,《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

謝麗霞、王逍:《淺析中國蛇郎故事的文化意蘊》,《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第1期。

張東茹:《論〈蛇郎〉故事的道德教育價值》,《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6期。

王天鵬.《中日蛇郎故事比較》,《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

韋惠玲:《中緬蛇郎故事之比較》,《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鄭儀東:《論“蛇郎”型故事在齊齊哈爾地區的民族化》,《理論觀察》2019年第6期。

汪文學:《民間文學中的兄弟、姐妹矛盾關系解讀》,《畢節學院學報》2009年第12期。

劉紅:《民間文學中的“兩兄弟”與“兩姐妹”故事》,《當代文壇》2011年第6期。

劉建華:《漫長的糾葛——人蛇婚戀故事探析》,《文學與文化》2016年第1期。

袁文:《論葛翠琳童話〈少女與蛇郎〉之民間文學特色》,《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

潘健:《〈金花銀花〉與壯劇》,《民族藝術》1985年00期。

農學冠:《從〈蛇郎〉到〈金花銀花〉》,《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1期。

程式如:《從〈蛇郎〉到〈馬蘭花〉》,《音樂生活》2006年第6期。

李莎:《立足傳承保護 走向現代審美——壯劇〈牽云崖〉排演的美學價值》,《南方文壇》2018年第1期。

何榮智:《壯錦、蛇郎題材價值的發掘與壯劇劇目建設》,《戲劇文學》2019年第8期。

黃琪雅:《蛇郎與兩姐妹故事中的女性形象與女性意識》,《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年第5期。

黎亮:《“蛇郎”童話中的女性成年母題》,《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6期。

作者簡介:鐘高翔,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430079。

(責任編輯 ?莊春梅)

猜你喜歡
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關于遼朝“一國兩制”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基于聲、光、磁、觸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關于反傾銷會計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層脫落的攻關研究
電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波多野结|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不卡|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久久精品66|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国内精品小视频在线|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午夜丁香婷婷| 在线免费无码视频|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青草视频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一级|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欧美一级夜夜爽| 成年女人18毛片毛片免费|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 欧美成人h精品网站|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亚综合| www.youjizz.com久久|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91亚洲精品第一| 色视频国产|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 欧美在线黄|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va免费视频|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日韩|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亚洲综合天堂网|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欧美|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日韩视频福利|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高清|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va免费视频|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观看|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色爽网免费视频|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99这里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亚洲h视频在线| 91九色国产porny|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欧美a网站|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色婷婷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国产91线观看| 午夜毛片福利|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1级黄色毛片| 97综合久久| 亚洲免费毛片| 在线免费观看AV|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