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娟

【摘 要】目的:婦產科實施風險管理方案的臨床價值研究。方法:納入我院婦產科于2019年6月-2019年12月時段內收治的110例急診孕產婦開展研究分析,以隨機雙盲法分成兩組,其中55例為對照組院內接受常規護理管理,另55例為實驗組院內接受常規護理+風險管理,比對兩組孕產婦的風險事件發生率。結果:對照組孕產婦風險事件發生率占比為27.27%,實驗組孕產婦風險事件發生率為5.45%,組間比較差異統計學意義顯著(P<0.05)。結論:婦產科急診孕產婦院內接受風險管理護理,可以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率,為孕產婦提供較好的安全保證,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婦產科;風險管理;風險事件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052-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risk management program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Methods: A total of10 emergency pregnant women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une019 to December019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double-blind method, of which5 cases received routine care in the control group Management, the other5 case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 risk manage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mpared the incidence of risk ev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regnant women.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maternal risk ev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7.27%,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maternal risk ev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45%.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risk management care received in the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emergency maternal hospital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isk events, provide better safety guarantee for pregnant women, and has promotion value.
【Keyword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Risk Management; Risk Events
婦產科是保障女性生殖健康、身體健康的重要學科,對女性疾病的防治有重要影響。由于婦產科涉及多個方面,所以臨床護理過程中會面臨較多的風險隱患,護理的全方位性會對臨床治療有較大的影響。近年來,有研究指出,在婦產科護理期間從多個方面管控風險因素,以此為基礎開展護理干預,可以保證治療的安全性[1]。基于此,本次納入我院婦產科于2019年6月-2019年12月時段內收治的110例急診孕產婦,對比常規護理管理、風險管理展開如下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我院婦產科于2019年6月-2019年12月時段內收治的110例急診孕產婦開展研究分析,納入標準:所有孕產婦或其家屬均為本次研究自愿簽署了知情同意聲明;排除標準:①腎功能障礙的孕產婦;②先天性心臟病的孕產婦等;由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后,以隨機雙盲法分成兩組,即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各包含55例患者;對照組中年齡區間為23-44(30.05±5.85),其中經產婦為21例,初產婦為34例;研究組中年齡區間為22-47(29.46±6.76)歲,其中經產婦為19例,初產婦為36例;對比兩組孕產婦一般資料,數據接近,差異統計學意義不成立(P>0.05),研究開展有意義。
1.2方法
對照組院內接受常規護理管理,實驗組院內基于對照組護理另行風險管理:①構建風險管理小組,定期培訓、考核,再上崗;同時對急診接診流程進行完善,針對其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評估、分析,制定針對性管理方案,同時樹立護理人員良好的危機意識、防范意識[2]。②制定風險管理目標,結合孕產婦風險事件緊急程度,制定啟動預案,并評估最佳轉運時機,保證運轉流程完善、合理,同時保證運轉期間孕產婦的體位、轉運方式合理,避免進一步加重孕產婦風險隱患;除此之外,還要保證婦產科醫護人員擁有較好的專業知識與操作技能,轉運期間加強對孕產婦各項生命體征的監測,保證其安全性[3]。③保證交接質量,需要及時記錄孕產婦急救相關資料,包括急救過程、病歷以及孕產婦身份等,若相同時間需要接診多例孕產婦,護理人員需要對孕產婦信息進行詳細核對,并交以家屬簽字;接診轉院期間,需要對孕產婦相關資料進行交接[4]。④加強醫患溝通,若醫患溝通效果較差,會降低孕產婦的治療依從性,影響急救效果。所以接診期間,醫護人員需要告知孕產婦、家屬可能存在的風險事件,確保孕產婦、家屬完全知情之后,簽署知情同意書,以減少醫療糾紛事件[5]。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包括問診環節、接診環節、搶救環節以及操作環節。
1.4統計學方法
以SPSS19.0軟件采集兩組孕產婦院內護理管理觀察指標,并記錄為計數資料(n/%)形式,X2負責對統計學進行驗證,若P<0.05,可判定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成立要求。
2 結果
對照組孕產婦風險事件發生率占比為27.27%,實驗組孕產婦風險事件發生率為5.45%,組間比較差異統計學意義顯著(P<0.05)。如表1: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孕產婦風險事件發生率占比為27.27%,實驗組孕產婦風險事件發生率為5.45%,組間比較差異統計學意義顯著(P<0.05)。可見婦產科急診過程中落實風險管理方案效果可靠。基于風險管理模式的要求,護理人員需要對孕產婦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進行科學的評估、分析,并制定相應的防護方案,以保證孕產婦治療有效性、安全性。在該模式的要求下,婦產科會加強對醫護人員專業技能的培訓,同時培養良好的風險意識、防護意識,有利于醫護操作技術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將風險管理落實孕產婦急診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可以促使風險因素降低至最小值,甚至徹底消除,同時做好與孕產婦、家屬之前的溝通,對于提高孕產婦、家屬的認知水平也有較好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孕產婦及其家屬的治療依從性、配合度,為孕產婦急救安全性、有效性提供保證。
結束語:
綜上,婦產科急診孕產婦院內接受風險管理護理,可以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率,為孕產婦提供較好的安全保證,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許寶瑩,朱劍蘭,黃敏燕,劉東梅.護理風險管理在產科急危重癥患者中的應用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9,16(24):3633-3635.
[2] 許秀梅.護理風險管理在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心理月刊,2019,14(22):136.
[3] 段艷華.危機管理方案應用于婦產科急診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
2019,16(33):107-108+111.
[4] 彭玉霞,胡小菲,張秋伶,趙國芝.6S護理管理模式在婦產科不良事件管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45):173.
[5] 羅霞,羅畢玉,韓芬.細節護理管理的加強在婦產科護理中對風險及護患糾紛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3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