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生


【摘 要】目的:藍光療法在黃疸新生兒臨床中的應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納入2019年3月-2020年2月期間于我院接受診療的108例黃疸新生兒展開研究,參考隨機雙盲法歸納為兩個組別,即對照組(54例,藍光長時間持續照射治療)與觀察組(54例,藍光間斷照射治療),比對分析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有效率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患兒94.44%的臨床治療有效率,趨同于對照組的92.59%,數據組間差別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的3.70%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的24.07%,數據組間差別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黃疸新生兒臨床接受藍光間斷照射治療,不僅效果確切,且有較高的安全性保障,有推廣使用的價值。
【關鍵詞】黃疸新生兒;藍光療法;效果觀察;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722.17【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055-01
新生兒因機體膽紅素代謝發生異常知識血液內含有過量的膽紅素,便會誘發黃疸,屬于多發病、常見病,臨床表現常見于鞏膜黃染、皮膚黃染等,一般情況下臨床以兩個類別區分黃疸癥狀,即病理黃疸、生理黃疸,前者需要及時治療避免影響患者正常生長發育,后者則可以自行消退,不存在危害性[1]。本次為探討病理黃疸臨床的可行性治療方案,納入2019年3月-2020年2月期間于我院接受診療的108例黃疸新生兒,以不同藍光療法展開如下對比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2019年3月-2020年2月期間于我院接受診療的108例黃疸新生兒展開研究,納入標準:①符合病理黃疸臨床診斷標準;②患兒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授權;排除標準:①患兒肝腎功能障礙;②患兒存在先天畸形等情況;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本次研究;參考隨機雙盲法歸納為兩個組別,即對照組(54例)與觀察組(54例);其中對照組患兒包含26例男性與28例女性,日齡為1-26(14.45±0.27)d;觀察組患兒包含25例男性與29例女性,日齡為2-29(14.57±0.32)d;兩組患兒對應數據組間差別與統計學意義成立要求不符(P>0.05),研究具備開展的價值。
1.2方法
對照組為藍光長時間持續照射治療:取光源暖箱,并將溫度調至30℃,濕度調至55%,將患兒置入其中,并確保光源與患兒軀體之間的間距控制在45cm-50cm區間,同時去除患兒的衣物,以眼罩覆蓋患兒眼睛,并佩戴光療尿布,避免肛門、會陰受損;藍光持續照射,時長為12h,然后間隔12h,再次照射,以此循環,治療周期為2d-5d[2]。
觀察組為藍光間斷照射時間:取光源暖箱,并將溫度調至30℃,濕度調至55%,將患兒置入其中,并確保光源與患兒軀體之間的間距控制在45cm-50cm區間,同時去除患兒的衣物,以眼罩覆蓋患兒眼睛,并佩戴光療尿布,避免肛門、會陰受損;藍光照射時長控制為2h,間隔時間為2h,再次照射,以此循環,共照射8h,檢測膽紅素,以結果為參考判斷是否為患兒繼續提供照射治療[3]。
注:治療期間兩組均輔以藥物治療與營養干預等。
1.3觀察指標
①臨床治療有效率:經治療黃疸癥狀基本消失,膽紅素正常為顯效;經治療癥狀緩解、膽紅素指標改善為有效;治療后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4]。計算公式為(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②不良反應:發熱、皮膚過敏、腹瀉等。
1.4統計學方法
兩組患兒治療觀察治療均通過SPSS21.0軟件采集并記作計數資料(n/%)形式,若經X2值驗證后顯示P<0.05,則表示對應數據組間差別存在明顯的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臨床治療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患兒94.44%的臨床治療有效率,趨同于對照組的92.59%,數據組間差別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兒的3.70%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的24.07%,數據組間差別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3 討論
目前臨床針對病理黃疸所采取的治療方案多為藍光照射治療,通過波長在420-470mm區間的藍光對患兒進行照射治療,可以促使患兒機體內部的膽紅素發生光異構化,向水溶性異構體轉變,最后通過泌尿系統排出體外,改善患兒血液內部的膽紅素濃度,緩解黃疸癥狀[5]。該療法普遍來說效果較為確切,且操作便捷,因此備受臨床青睞。但不良藍光療法所取得臨床效果也有一定的差異性,本次為探討最佳藍光治療方案展開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患兒94.44%的臨床治療有效率,趨同于對照組的92.59%,數據組間差別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的3.70%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的24.07%,數據組間差別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藍光長時間持續照射與間斷照射療法均有較為可靠的臨床效果,但相對比而言,間斷照射療法的安全性更為可靠,可見減少患兒出現發熱、皮膚過敏、腹瀉等不良反應的風險,更具有臨床推廣使用的價值。
結束語
綜上,黃疸新生兒臨床接受藍光間斷照射治療,不僅效果確切,且有較高的安全性保障,有推廣使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國策.間斷與持續藍光照射應用于新生兒黃疸治療中臨床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20,39(01):75-77.
[2] 賀會學.間斷和持續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臨床效果[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22):31-32.
[3] 胡驍.用兩種藍光照射療法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效果對比[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21):27-28.
[4] 馬云霞.間斷性藍光照射方式和持續性藍光照射方式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82):39-40.
[5] 于榮靜.間斷性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臨床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19):3147-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