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偉 薛魏力
【摘 要】目的:研究更年期女性動態心電圖ST-T變化的臨床價值。方法:本次納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進行動態心電圖檢查的更年期女性80名作為觀察組研究對象,對照組為同一年齡段的男性受檢者80名。將兩組的動態心電圖檢測結果進行比對。結果:觀察組的ST-T改變發生率(23.75%)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18.514,P=0.001);不同年齡段的更年期女性動態心電圖ST-T改變發生率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0.985,P=1.537);出現ST-T改變的更年期女性平均心率與未出現ST-T改變的更年期女性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409,P=0.163);心得安試驗顯示更年期女性ST-T恢復正常率為63.16%。結論:更年期女性動態心電圖ST-T段一般呈功能性變化,應充分重視此類人群的ST-T變化,為臨床診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更年期;動態心電圖;ST-T
【中圖分類號】R5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069-01
更年期綜合征是指婦女絕經前后因性激素波動引起自身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神經癥狀的綜合征[1]。女性在圍絕經期出現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腫瘤等疾病的風險較高。更年期女性通常會出現胸悶氣短、心悸等癥狀[2],并伴隨心電圖ST-T變化,容易被誤診為“冠心病”。由于更年期女性的心電圖變化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故對心電圖檢查結果進行客觀、準確地評估意義重大。本文以同年齡的男性受檢者作為對照,就更年期女性的動態心電圖ST-T段變化進行分析。正文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本次研究隨機擇取更年期女性80名、同一年齡段的男性受檢者80名作為研究對象,分別納入分為觀察組、對照組,選取時間: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
納入標準:(1)觀察組為絕經期前后女性;(2)合并自主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者;(3)所有研究對象的意識清楚且認知功能正常。
排除標準:(1)存在其他臟器功能障礙的患者;(2)存在動態心電圖檢查禁忌證的患者。
觀察組80名中,年齡范圍:45歲至59歲,年齡平均值(50.32±5.47)歲。其中45-49歲24名,50-54歲27名,55-59歲29名。
對照組80名中,年齡范圍:45歲至59歲,年齡平均值(50.40±5.53)歲。
研究對象間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存在均衡性(P>0.05)。
1.2方法
動態心電圖檢查:儀器選用深圳博英BI9800型動態心電圖機,連續記錄患者24h的動態心電圖參數,結合自覺癥狀做出判斷。
1.3評價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的動態心電圖檢測結果,其中ST-T改變陽性標準為:T波低平或倒置;ST段J點后0.08s出現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下移位置、時間分別為≥0.1mV、>1.0min;兩次發作間隔時間超過1min。
1.4統計學處理
將臨床資料錄入到SPSS1.0統計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的形式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以[n(%)]的形式表示,卡方檢驗,當P<0.05時,表明各項臨床資料對比存在差異,統計學具有意義。
2 結果
2.1不同性別的動態心電圖ST-T改變情況
觀察組研究對象中,出現ST-T改變者19名(23.75%);對照組研究對象中出現ST-T改變者1名(1.25%)。兩組之間對比ST-T改變發生率差異明顯(X2=18.514,P=0.001)。
2.2更年期女性不同年齡段的動態心電圖ST-T改變情況
觀察組中,45-49歲年齡段出現ST-T改變者5名(20.83%),50-54歲年齡段出現ST-T改變者7名(25.93%),55-59歲年齡段出現ST-T改變者7名(24.14%),三個年齡段的動態心電圖ST-T改變發生率對比差異不大(F=0.985,P=1.537)。
2.3更年期女性的動態心電圖ST-T改變特征
61名女性未出現ST-T段改變,平均心率為(75.75±3.18)次/min,動態心電圖呈陰性;19名出現ST-T改變的更年期女性,動態心電圖呈陽性,平均心率為(74.58±3.10)次/min,比較平均心率無較大差異(t=1.409,P=0.163)。對19名出現ST-T改變的更年期女性進行心得安試驗,其中有12名(63.16%)的ST-T恢復正常。
3 討論
更年期女性存在卵巢老化萎縮情況,引起雌激素分泌量會減少,減弱對垂體的抑制作用,升高垂體促性腺激素水平,降低甲狀腺激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3],會導致內分泌平衡功能失調,進而出現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出現心動過速等心律失常癥狀,并會影響心肌細胞動作電位復極過程,出現ST段壓低、T波倒置或低平等心電圖表現。
本次研究中經動態心電圖檢查可以發現,男性中僅有1名出現ST-T改變,而更年期女性中出現19名ST-T改變,提示同年齡段的更年期女性ST-T改變發生率顯著高于男性,不同性別之間存在差異。另外觀察組不同年齡段更年期女性的ST-T改變發生率對比區別較小,表明更年期女性的年齡與動態心電圖陽性ST-T段的下移無直接的關系。61名心電圖陰性者的心率同19名ST-T段改變者的心率對比相差不大,表明心率同ST-T段改變無顯著關聯。心得安試驗顯示19名ST-T段改變者中,ST-T段恢復正常者12名,提示更年期女性ST-T的變化同交感神經興奮性提高相關[4],是一種功能性變化或正常變異的表現,不能輕易地診斷為器質性心臟病,不然會導致更年期女性負面情緒以及更年期癥狀加重,對其正常生活、工作產生不利影響。
總而言之,更年期女性的動態心電圖ST-T改變主要為功能性變化,臨床上應重視調節其心理狀態、自主神經癥狀以及內分泌。
參考文獻
[1] 徐衛紅,黃菊香.圍絕經期女性動態心電圖分析[J].臨床心電學雜志,2018,27(04):258-260.
[2] 尹冰.淺議更年期女性心電圖ST-T改變的臨床意義[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7,34(04):385.
[3] 張慧英,周富英.更年期女性的心電圖分析及心理干預[J].甘肅科技,2017,33(21):125-126.
[4] 楊桂玲.更年期女性動態心電圖ST-T變化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