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葦
【摘 要】目的:觀察并探討基于Robson分類系統的醫院剖宮產率變化及相關因素研究。 方法:選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產婦860例,按照Robson分類系統將所有產婦進行分組,確定剖宮產率最高的組群,對兩年間剖宮產率變化及產婦人數變化進行比較,研究剖宮產率變化的相關因素。 結果:我院2017年與2018年的總剖宮產率分別為28.04%(129/460)、31.50%(126/400),與2017年相比,2018年略有升高。第一組(頭位、足月、單胎、初產婦、自然分娩)和第二組(頭位、足月、單胎、初產婦、臨床引產或者產前剖宮產)產婦人數最多。2018年兩組產婦人數相比2017年有所減少,但是第三組(頭位、足月、經產婦、單胎、自然分娩)、第四組(頭位、足月、經產婦、單胎、臨床引產或者產前剖宮產)以及第五組(頭位、足月、單胎、有剖宮產史)的產婦人數月得到增加。 結論:在剖宮產率變化中應用Robson分類系統進行分析具有有效性與準確性,能夠對剖宮產率進行有效控制。
【關鍵詞】剖宮產率;相關因素;Robson分類系統
【中圖分類號】R197.3【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070-01
現階段不論是低收入國家還是高收入國家,剖宮產率都呈現出顯著上升形勢,世衛組織建議需要將剖宮產率控制在百分之十五以下[1]。Robson分類系統對剖宮產形勢的分析與評價,主要將產婦劃分為十組,分類依據包含妊娠周數、產程發動模式、產次、胎兒數目以及胎位,這一分類法具有較強的重現性、可操作性以及臨床相關性,每一位分娩產婦能夠按照基本特征進行組別劃分,可以說明分類方法十分強有力[2-3]。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產婦860例,按照Robson分類系統將所有產婦進行分組,確定剖宮產率最高的組群,對兩年間剖宮產率變化及產婦人數變化進行比較,研究剖宮產率變化的相關因素。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產婦860例,年齡最小為27歲,最大為39歲,平均年齡為(31.20±1.34)歲。所有產婦者在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定義以及所需采集數據進行界定,同時對數據采集分析工作人員進行培訓。要求工作人員對產婦病案進行事前閱讀,將包含Robson分類系統的相關參數數據以及其他產科數據在病案數據系統中進行錄入,使用Excel對數據進行分組[4]。工作人員需要對分類及數據進行相互校對,最大程度上提升分組正確性。并按照Robson分類系統五個產科特征,對各組產婦構成、總剖宮產率以及組剖宮產率分別進行分別計算[5]。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0.0 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行 χ2檢驗;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我院2017年與2018年的總剖宮產率分別為28.04%(129/460)、31.50%(126/400),與2017年相比,2018年略有升高。第一組(頭位、足月、單胎、初產婦、自然分娩)和第二組(頭位、足月、單胎、初產婦、臨床引產或者產前剖宮產)產婦人數最多。2018年兩組產婦人數相比2017年有所減少,但是第三組(頭位、足月、經產婦、單胎、自然分娩)、第四組(頭位、足月、經產婦、單胎、臨床引產或者產前剖宮產)以及第五組(頭位、足月、單胎、有剖宮產史)的產婦人數月得到增加。
3 討論
剖宮產率能是對一個地區的人口素質以及圍生醫學水平進行衡量的重要指標,國際醫療界認為剖宮產需要控制在15%以下,但是當產婦具備醫療指征時,剖宮產能夠挽救新生兒以及產婦的生命[6]。因為作為一種手術,剖宮產存在著短期與長期風險,會造成患者出現嚴重的并發癥,甚至造成患者死亡或殘疾,尤其是在技術能力不足且設施匱乏無法進行并發癥救治的情況下[7]。因為Robson分類系統具有操作簡單、目的明確、設計簡單、臨床結合緊密以及干預措施指向明確等特征,能夠完整收集產婦分娩指標與產科特征,從而進行剖宮產率變化情況的全面分析。本研究中與2017年相比,2018年剖宮產率略有升高,第一組和第二組產婦人數最多。綜上所述,在剖宮產率變化中應用Robson分類系統進行分析具有有效性與準確性,能夠對剖宮產率進行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 林曼,許莉,王秀妹,張燕,盧秀英,孫明霞.海口市10年間巨大兒發生率、剖宮產率和孕婦要求剖宮產率的變化及剖宮產指征分布[J].中國衛生統計,2019,36(06):889-892.
[2] 沈洋,木爾扎比比·木哈什,潘琪.新疆阿合奇縣2013—2017年剖宮產率和剖宮產指征變化分析及影響因素[J].中國鄉村醫藥,2019,26(23):46-47.
[3] Einarsdóttir Kristjana,Sigur?ardóttir Hekla,Ingibj?rg Bjarnadóttir Ragnhei?ur,Steingrímsdóttir ?óra,Smárason Alexander K. The Robson0-group classification in Iceland: Obstetric interventions and outcomes.[J]. Birth (Berkeley, Calif.),2019,46(2).
[4] 游聚敏,李瑞玲.新產程標準實施對產程中剖宮產率、剖宮產指征的變化及母兒預后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13):2953-2955.
[5] 張蓉.2010年3月~2014年7月我院剖宮產率和剖宮產指征變化分析及其影響因素探討[J].中國當代醫藥,2018,25(17):97-99.
[6] 包春榮,余自成,丁佩芳,干志彬,馮軼杉.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前后剖宮產率、妊娠并發癥和不良妊娠結局的變化[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04):724-726.
[7] 羅燦,鐘銀莉,陳婷婷,姚健,徐昊立,王雄虎,王智強,李兵,趙慶國.運用Robson分類方法比較廣東某婦產醫院2011-2015年剖宮產情況[J].中國衛生統計,2017,34(05):795-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