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雄

【摘 要】目的:對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采用角膜潰瘍清創術聯合抗真菌藥物治療后的整體效果進行分析。方法:將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本院收治的42例患有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患者21例;常規組接受角膜潰瘍清創術治療,實驗組接受聯合抗真菌藥物治療;對比分析兩種治療方案對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臨床療效和視力評估結果。結果: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實驗組(95.24%)>常規組(71.43%);且實驗組患者的視力評估結果較好,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角膜潰瘍清創術聯合抗真菌藥物治療效果顯著,既可以有效改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視力情況,同時也可以提高整體治療總有效率。
【關鍵詞】角膜潰瘍清創術;抗真菌藥物;視力評估;真菌性角膜炎;治療總有效率
【中圖分類號】R772.21【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075-01
真菌性角膜炎主要是指一種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極高的感染性角膜病。臨床中具有起病緩慢、病程長的疾病特點[1],需要給予患者及時的治療和良好的預后,否則會致使其出現視力障礙以及眼內炎等相關并發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工作和學習;本文將針對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采用角膜潰瘍清創術聯合抗真菌藥物治療后的整體效果進行分析,為相關眼科疾病的治療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的42例對象均來自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所收治,將所有研究對象均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常規組21例患者中,男女性別比例為4:3;患者的年齡區間為(21-57)歲,平均年齡(46.5±1.5)歲;其中包括左眼患者9例,右眼患者12例;實驗組21例患者中,男女性別比例為11:10;患者的年齡區間為(21-57)歲,平均年齡(46.0±1.3)歲;其中包括左眼患者10例,右眼患者11例;兩組患者的分組情況均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進行批準且在家屬陪伴下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的性別、年齡等整體臨床病歷資料組成對比,并未出現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給予兩組患者均在術前滴入那他霉素滴眼液(生產企業:北京春風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650;)并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消毒后,采用無菌手術刀片刮除患者角膜潰瘍表面浸潤的灰白色組織及壞死組織,并且注意刮除深度不應超過角膜厚度的1/2,之后對患者的傷口創面進行修正,選取生理鹽水進行消毒后涂擦妥布霉素眼膏;實驗組患者在常規組手術治療的基礎上滴注氟康唑氯化鈉注射液(生產廠家:廣東利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109;規格::100mg)一次0.2g,一日1次;氟康唑滴眼液(生產企業:湖北中佳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864;規格:8ml:40mg)每隔1小時滴1次,1滴/次,可連續滴用28天。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和視力評估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其中療效分為顯效:經角膜熒光素染色檢查顯示呈陰性,角膜潰瘍完全愈合;有效:經角膜熒光素染色檢查顯示著色,角膜潰瘍面積較治療前縮小50%以上;無效:經角膜熒光素染色檢查顯示呈陽性,角膜潰瘍面積縮小不明顯;
1.4統計學分析
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平方差表示,組間比較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卡方檢驗。P<0.05,則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實驗組(95.24%)>常規組(71.43%);且相比常規組患者,實驗組患者的視力評估結果較好,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真菌性角膜炎屬于我院臨床治療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眼科疾病,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視力障礙、角膜浸潤灶白色或灰色,表面欠光澤等現象[2],需要及時給予有效的治療,整體改善患者的視力情況。目前,角膜潰瘍清創術是治療真菌性角膜炎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3],其可以有效對患者病灶內的真菌菌絲以及相關壞死組織進行徹底清除,同時降低患者的真菌感染程度,抑制病程持續發展;同時也能夠提高患者病灶中藥物的濃度,但是僅僅采用手術治療,效果欠佳;此次研究加用的氟康唑藥物屬于一種抗真菌藥物,具有抗真菌譜廣、抗菌活性強、起效快、半衰期長、通透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等藥效特點,可以抑制真菌細胞的生長和無限繁殖,并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4];結果表示: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實驗組(95.24%)>常規組(71.43%);且且相比常規組患者,實驗組患者的視力評估結果較好,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顯著說明,相比角膜潰瘍清創術單獨進行手術治療,角膜潰瘍清創術聯合抗真菌藥物治療效果更佳,對患者的視力改善情況更有效。
綜上所述,對于患有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而言,角膜潰瘍清創術聯合抗真菌藥物治療可以相輔相成,前者利用手術清除患者的病灶,抑制病情發展;后者則可以抑制真菌細胞生長和繁殖,具有較強的抗真菌作用,整體對患者的視力情況進行改善的同時,還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促進患者的視力恢復,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程燦,黎明.氟康唑前房沖洗聯合延伸護理在重度真菌性角膜潰瘍患者運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3):351-355.
[2] 韓玉萍,李冰,楊紀忠.浸藥羊膜移植治療細菌性角膜潰瘍的療效觀察[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9,41(2):85-88.
[3] 王皎皎,李科,王海霞.羊膜移植術聯合佩戴繃帶鏡治療持續性角膜上皮缺損的療效[J].武警醫學,2019,30(6):465-468.
[4] 朱子芊,邱雙浩,岳娟,等.角膜膠原交聯治療小鼠真菌性角膜炎的療效[J].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8,36(5):34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