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摘 要】目的:分析高職護生拖延行為與時間管理的相關性,為高職護生充分利用時間,提高時間功效,增強職業認同感打下良好基礎。結果:高職護生拖延行為條目總均分為(2.57±0.46)分,未達到中等水平;時間管理傾向條目總均分為(3.27±0.20)分,處于中等偏上水平。統計學意義(P<0.01或P<0.05),拖延行為總分與時間管理傾向總分及其各因子呈顯著負相關( P<0.01)。結論:適當有效的時間管理能力對減少高職護生的拖延行為具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職護生;拖延行為;時間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081-01
在激烈而復雜的社會競爭中,無論單位或是個人都高度關注著一個問題:同樣的時間,為何在不同人的面前就會體現出不同的價值。如何利用好時間,讓它發揮更大的價值,成為每個人最關心的問題。而影響時間呈現最大價值的行為是拖延,拖延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現象,這種行為在大學生學業方面非常普遍,至少有一半的大學生存在長期的障礙性拖延行為,并且有上升趨勢 [1]。拖延行為不僅會浪費大量時間,降低工作和學習效率,長期的拖延還會引發個體的懷疑、內疚、焦慮、自責、內疚等消極情緒,影響其心理健康,降低主觀幸福感[2]。高職護生是護理事業的后備力量,是人類健康保健的保護者,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以便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形成嚴謹的工作態度。本研究旨在分析高職護生拖延行為與時間管理的關系,以幫助教育者找到有效解決方法,減少護生拖延行為發生,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充分運用時間管理既可以幫助大學生糾正拖延這一行為,又將有助于大學生提高行動效率,還能進一步增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1 對象
抽取我校2017級護理專業學生420名 ,剔除無效問卷23份 ,最終得到有效問卷397份,有效率94.5%。其中男生50人 ,女生347人,年齡范圍在18-22歲。
2 方法
2.1拖延評估量表學生卷 ( Pro rastination Assessm ent Scale studen ts, PASS) 由 Solom on和 Rothb lum (984 )編制, 本研究采用華東師范大學陳保華修訂的 PASS 量表中文版[3]。其中自我決定任務和他人決定任務的重測信度分別為0.62 和0.51,原因量表的重測信度為0.69,分半信度為0.74。同時問卷有較好的效度。PASS量表中文版包括2個部分: 第1部分對大學生的學業拖延進行評估(共18個項目)。每個題項后面有3個問題,要求被試在5點量表上分別評分,分數越高,表示學業拖延程度越重。第2部分測量學業拖延的原因 (共26個項目)。提供了一個具體情境(期末考試復習),列出了26種可能的拖延原因, 要求被試在5點量表上對其評分。
2.2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TMD) 由黃希庭,張志杰2001年編制[4],該量表由時間價值感、時間監控觀和時間效能感3個分量表構成,共44個項目。量表采用李克特式5點計分法,從“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依次賦值為1~5分。量表各維度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在0.62~0.81之間,重測信度在0.71~0.85 之間。
2.3數據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對于所得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3 結果
結果顯示,本科護生拖延行為與時間管理傾向均分≥3分,高職護生拖延行為與時間管理傾向各個維度的具體得分情況見表1。不難發現,高職護生的時間管理水平高于理論中值,其中時間價值感得分高,時間監控觀得分相對較低。時間價值感是一種個體對時間的相對穩定的情感態度,用以評估時間的價值和功能。研究結果說明,在高職護生的認知里,對于“時間是寶貴的,應該珍惜時間”這些基本常識是認同的,但是由于他們身心發展還不成熟,雖然在心理上能夠認同時間的價值,但在行為上卻缺乏自控,對時間不能很好地把握與利用,造成了時間的浪費。
4 討論
4.1分清主次,增強技巧 時間管理的精髓不在于管而在于理。面對護患比例嚴重失調、臨床護理工作紛繁復雜的現狀,培養高職護生區分輕重緩急、優先次序的能力尤為重要。可以按照ABC時間管理法,按事情的輕重緩急分為4個“象限”:立即馬上去解決既緊急又重要的(如作業、未懂的知識點、學校或老師交待的重要任務等),安排好計劃去做重要但不緊急的(如課外書籍閱讀等),適當拒絕緊急但不重要的(如電話鈴聲、不速之客等),盡量減少既不緊急也不重要的(如網絡游戲等)。把每天要進行的任務進行排序,把任務填寫到四個象限中,然后按計劃高效完成。高職院校護生專業課程較非醫學類專業課程多,學制較本科生短,學習任務繁重,護生可自由分配時間較少,多數任務在學校的教學安排下被動完成,所以學業拖延雖普遍存在,但以輕中度為主。部分護生對護理專業不感興趣,缺乏學習目標和學習動力;在校期間自控能力較差,且容易因無法抵御外界環境的誘惑而逃避學習、對學習時間的安排缺乏計劃,延遲學習,表現為在上課、交作業、考前復習等方面對時間的監控和管理能力差,直接造成學業拖 延。
4.2建立制度,加強管理 理論需要實踐的檢驗和支持,學生的時間管理傾向也需要通過一系列具體而豐富的外在刺激得到強化和提升。建立一套有時間管理意義的,以活動為載體的時間管理激勵機制,設定任務優先級的排序,碎片化時間的管理和利用等,只有經常演練才能縮短觀念與行動之間的差距,通過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充分體會到自覺、主動、合理利用時間帶來的好處,就會以經驗的形式內在作用于學生的個人價值體系,形成時間管理的良性循環。
4.3三個維度,相輔相成
高職生時間管理傾向的三個維度水平表現為時間價值感較強,時間效能感次之,時間監控觀較弱。這說明護理高職生對自己的時間管理具有較強的信心和預期,同時在計劃安排、目標設置、時間分配和結果檢查等時間監控活動中表現出一定能力,但是缺乏對時間功能及價值穩定的態度和觀念。由此可見,護理高職生雖然在時間管理上有自信心和行動力,但是缺乏基礎的動力和導向。在高校護理專業教育中,缺乏對學生正確的時間價值觀的教育,只治標而忽略了治本,導致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不能堅持對時間進行科學的管理。護理教育的重點之一是讓學生認識到時間管理對個人及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意義和價值,從而促進其自覺地進行科學的時間管理行為。
4.4聯系專業,知行合一 護生進入大學后,學習環境和老師的教育方式不同于高中,在無人監督的學習生活環境下,自制力不同導致拖延行為的程度不同。復習考試和完成作業是不得不面對由于本科護生升入大學后,學習壓力驟然減輕,面對大學無人監督的學習環境和豐富多彩的生活,常常會把更多的時間用于從事各種社團活動或發展人際關系方面。此外,很多高職護生對護士這個職業不是十分了解,大部分人是父母為其選擇的專業。針對這一現象,學校在新生入校后開設專題講座,使其充分了解護理的對象是身患不同疾病、有著不同經歷的患者,而隨著患者維權意識的增強,護理工作也面臨著巨大的困難。護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過硬的操作技術,而且要能合理地管理時間。以此加強時間管理與護理職業的聯系,強化護生時間管理意識。
5 小結
善于進行時間管理的人學業拖延水平較低,而不善于進行時間管理的人學業拖延水平較高。個體時間觀念是一個重要的反映拖延的因素, 學習拖延者通常利用不正確的時間觀念來促進與維持任務逃避, 如高估可用來執行任務的時間,低估執行任務所需的時間以及高估未來的學習意向等。一名合格的臨床護理工作者在扎實掌握護理基礎知識和熟練各項臨床護理操作的同時,更需要具備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對其學習生活以及未來的社會工作都具有重要作用。護理高職生作為臨床護士的后備力量,在校階段就應形成科學的時間價值觀,具備較高的時間管理能力。因此,護理教育者與管理者需通過培養高職護生的時間價值感,實施時間管理的技能訓練,提升其時間管理能力,促使護理專業高職生形成科學合理的時間價值觀并鍛煉有效支配時間的能力,以降低高職護生的拖延行為。
參考文獻
[1] 趙丹.大學生學業拖延、學業自我效能感與學習動機的關系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5:1,20.
[2] 覃麗.大學生成就動機與學習拖延關系研究述評 [J].現代職業教育,2017(13):9.
[3] 陳保華.大學生學習托延初探.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2007:2 -4.
[4] 黃希庭,張志杰.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編制.心理學報,2001,33(4):338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