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銳博
【摘 要】目的:研究視頻眼震電圖檢查診斷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的價值分析。方法:選擇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BPPV患者110例。對患者采取變位試驗,比較試驗中眼震檢出率。結果:視頻眼震電圖儀對后半規管BPPV、水平半規管BPPV檢出率高于裸眼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視頻眼震電圖儀對上半規管BPPV、多半規管型BPPV檢出率高于裸眼檢出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視頻眼震電圖可提高BPPV患者診斷率,具有客觀性更強、精確度更高等優勢。
【關鍵詞】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視頻眼震電圖儀;變位試驗;旋轉試驗
【中圖分類號】 R64.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118-01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具有短暫性、陣發性且眩暈較為劇烈等特點[1]。臨床診斷BPPV,主要通過對患者進行體位改變誘發的典型眼震結合定性定量分析。醫師通過裸眼觀察眼震,對患者進行確診,但微弱的眼震變化和旋轉性眼震不易通過裸眼發現,且難以辨別眼震強度及旋轉性眼震的方向。視頻眼震電圖儀可直接對眼震特征進行精準記錄,準確定位BPPV患者受累半規管,對其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為臨床診斷提供幫助。本研究探討視頻眼震電圖檢查診斷BPPV的價值。具體信息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BPPV患者110例。男36例,女74例;年齡19-74歲,平均年齡(50.47±10.29)歲;病程1-24d,平均病程(12.41±3.15)d。
1.2方法變位試驗:患者坐立位,醫生講患者頭部轉向患側45°;姿勢變換為仰臥位,患者頭部懸在床外側,使水平面與患者頭部呈30°夾角,頭向朝患側轉動45°,觀察30s,詢問患者是否有眩暈感,觀察患者是否出現眼震或眩暈,對患者感受、眼震大小、方向及持續時間等進行詳細記錄。旋轉試驗:患者仰臥位,在患者頭部下方放置木板,用于支撐,保持水平面與上身呈30°夾角,快速將頭部朝著一側轉動90°,重新轉回正面,向另一側轉動90°,保持2min。詢問患者是否有暈眩感,觀察患者是否出現眼震或眩暈,對患者感受、眼震大小、方向及持續時間等進行詳細記錄。醫師通過裸眼對引發眼震的特點進行仔細觀察并詳細記錄,30min后,使用視頻眼震電圖儀(上海聚慕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型號:Chartr200TM)對患者眼震情況進行復查并記錄。
1.3觀察指標 比較旋轉試驗和變位試驗,醫師裸眼檢查和視頻眼震電圖儀檢查的檢出率。后半規管BPPV:誘發性眼震方向為受試耳、垂直上跳性眼震且伴旋轉成分;上半規管BPPV:引發患者眼震方向為受試耳對側和垂直下跳性眼震且伴旋轉成分;水平半規管BPPV:旋轉試驗誘發出背地性眼震、水平向地性眼震;多半規管型BPPV:兩項試驗同時誘發眼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變位試驗結果比較診斷患者半規管BPPV78例、上半規管BPPV4例、多半規管型BPPV5例。視頻眼震電圖儀檢查后半規管BPPV、上半規管BPPV、多半規管型BPPV的檢出率分別為為97.44%(76/78)、100.00%(4/4)、100.00%(5/5);裸眼檢查后半規管BPPV、上半規管BPPV、多半規管型BPPV的檢出率分別為82.51%(64/78)、50.00%(2/4)、20.00%(1/5)。視頻眼震電圖儀檢查后半規管BPPV、水平半規管BPPV的檢出率高于裸眼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029,P=0.001);視頻眼震電圖儀檢查上半規管BPPV、多半規管型BPPV的檢出率高于裸眼檢出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667、3.750,P=0.414、0.053)。
2.2旋轉試驗結果比較診斷為水平半規管BPPV23例,視頻眼震電圖儀檢出率為95.65%(22/23),裸眼震檢出率為65.22%(15/23),視頻眼震電圖儀眼震檢出率高于裸眼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973,P=0.010)。
3 討論
BPPV是生活中常見的眩暈疾病。患者將頭部運動至一定部位,會引發短暫性頭暈,并伴有較短時間的眼震,產生惡心、嘔吐、出冷汗等并發癥。臨床通過觀察患者體位改變誘發的眼震診斷BPPV,醫師裸眼觀察患者眼震變化所定位的受累半規管,但部分經驗不足的醫師在診斷非典型眼震時,檢查不出結果,從而導致誤診。非典型眼震較為復雜,且震顫強度弱、持續時間短、顫動次數少,不易被裸眼辨認,存在較強的主觀性[2]。
視頻眼震電圖儀是一種檢查效果較好的數字化眼震電圖,具有高度靈敏性,可精確定位患者的受累半規管,檢測出裸眼無法分辨的輕微眼震,操作簡單、無創且可重復[3]。本研究結果顯示,在變位試驗和旋轉試驗中,視頻眼震電圖儀診斷多半規管型BPPV、后半規管BPPV、上半規管BPPV、水平半規管BPPV中眼震檢出率均高于裸眼檢測率。表明視頻眼震電圖可提高BPPV患者的診斷率。醫師通過視頻眼震電圖儀的紅外攝像頭消除電極易受到干擾的缺點,實時記錄整個眼震過程,對眼震潛伏期、持續時間、震顫強度、顫動次數等方面進行精準記錄,并具備儲存、回放資料的功能。醫師通過使用視頻眼震電圖儀,獲得潛伏期、慢相角速度、方向與頻率等眼震參數,利用計算機對眼震參數和眼球運動軌跡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提高診斷的客觀性及精準性。
綜上所述,視頻眼震電圖儀能精準定位與定側BPPV患者的眼震情況,并用圖像顯示和記錄,提高BPPV患者的診斷率,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應樂安.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與中樞性位置性眩暈的鑒別診斷[J].醫學研究雜志,2019,48(10):196-198.
[2] 莊建華.從前庭病理生理學角度指導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19,19(2):75-80.
[3] 惠晶,訾定京,范秀博.視頻眼震電圖在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患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9,48(5):636-638,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