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 張林風 王曉倩 孫寧 李敏晶


【摘 要】目的:對子宮脫垂病人使用改良陰式切除術聯合補中益氣顆粒的臨床效果進行研討。方法:對照組:病人給予改良陰式切除術治療,觀察組:病人改良陰式切除術的基礎上給予補中益氣顆粒藥物治療,將兩組治療結果以及并發癥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的病人,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病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子宮脫垂病人除了給予改良陰式切除術外,在此基礎上給予補中益氣顆粒藥物治療的效果會更好,在臨床中起顯著作用。
【關鍵詞】子宮脫垂;改良陰式切除術;補中益氣顆粒
【中圖分類號】R713.42【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147-01
當女性在分娩時因為難產或者第二產程的延長等原因,以及產褥期婦女腹部壓力增多時,或者由于先天發育以及營養不良等問題,在進行婦科檢查,發現子宮脫離正常水平并且宮頸外口墜落到坐骨棘水平以下的時候被稱為子宮脫垂。由于病人的子宮頸長時間處于一種外露的狀態,子宮頸表面的黏膜會出現增生、角化以及潰爛,造成病人白帶異常增多,月經不規律,嚴重者可造成排尿的困難。臨床上常采取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兩種方法治療子宮脫垂病人,但兩種方法均有一定的弊端[1],因此需要尋找一種新型治療方法,本文主要探討分析改良陰式切除術聯合補中益氣顆粒在子宮脫垂患者中的應用,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結果研討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住院醫治的40例宮脫垂病人,所有病人與醫院均在自我愿意的基礎上簽訂了知情同意書。根據隨機分組的原則,病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分成了兩個大的組別。觀察組和對照組擁有的病人數相同,都為20人。對照組女性年齡在43~78歲,根據計算其平均年齡(60±3.2)歲,觀察組女性年齡在44~76歲,其平均年齡(60±4.3)歲。對比分析兩組病患的治療成效。
1.2方法
兩組病人在治療前醫護人員均對其病情做詳細了解,針對不同病情的病人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改良陰式切除術。在對對照組病人給予改良陰式切除術時,要輔以陰道壁修復術。進行手術之前的前三天開始,對病人的陰道進行消毒處理,防止出現術中感染的現象。手術開始前,對病人給予全麻處理,使其處于仰臥位,取病人的截石位。手術開始時,首先使用陰道勾將病人的陰道壁拉開到一定程度,方便醫生觀察病人陰道內部的腫脹情況,根據病情給予相應的處理。隨后,將溶解到6%的垂體后葉素溶液注射到病人的子宮膀肌的縫隙中,使其充分吸收融和,待藥物注射完畢后,用分離工具對病人子宮頸部的縫隙進行一定程度的分離,并將子宮取出,隨后將陰道的殘留缺口進行縫合,術后需要對病人進行抗感染額處理,并觀察病人感染情況,切忌,手術結束后不可立即進食,需要8小時以后進食。引流管待觀察一天無特殊癥狀時方可取出。
觀察組:在給予改良陰式切除術的基礎上給予補中益氣顆粒。手術方法同對照組,給予病人由北京漢典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國藥準字號為Z2004012的補中益氣顆粒,規格為3g*9袋,每天口服三次即可。
1.3本文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本文主要的觀察指標包括,兩組患者經藥物治療后的有效率以及經藥物治療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評價標準和方法為:(1)經藥物治療后的有效率:分為顯效、有效、無效,記錄數據計算比例。(2)經藥物治療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觀察病膀胱損傷、尿道感染以及壓力性尿失禁等并發癥發生率,記錄并統計。
1.4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準確無誤的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x±s)、t檢驗表示計量資料,(%)表示計數資料,x2表示組間對比,P<0.05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的治療效果對比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治療效果對比,觀察組患者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的并發癥的發生率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的對比,觀察組患者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子宮脫垂的病人常伴有膀胱膨出和尿道的膨出,并時常感覺腹部有墜物感,并伴有腰部的酸痛感,尤其在行走時倍感明顯。對于病情較輕的病人來說,盡管有陰道內脫物,但是病人在進行一段時間的休整后,內脫物會自行歸回原位,但病情嚴重者,即使進行了休整,內脫物仍然無法納回,對病人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2]。
保守療法雖然痛苦小,不開刀,但僅靠器械對病人子宮進行支撐是不夠的,長時間的支撐會使得病人的子宮發生潰瘍或者糜爛。傳統的手術一般采用曼氏手術治療,但手術治療總會給病人帶來一定的創傷,此外,曼氏手術療法的復發率較高,病人術后的預后較差,因此臨床上將改良陰式切除術作為一種治療子宮脫垂病人的新型手術療法進行推廣,具有價格便宜,損傷小的優點,但是術后具有一定的并發癥發生率,因此在病人術后給予補中益氣顆粒的中醫療法效果更好。中醫上將子宮脫垂歸于陰脫、產腸不收的范圍,常認為是病人由于腎臟、脾臟、肝臟等臟器功能失調,導致病人氣虛不足,中氣匱乏所致,所以對于該種病人要給予補氣益血的藥物。由結果也可看出,觀察組病人顯效率高于對照組病人,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病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總之,對子宮脫垂病人除了給予改良陰式切除術外,在此基礎上給予補中益氣顆粒藥物治療的效果會更好,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在臨床中起顯著作用。
參考文獻
[1] 朱曉娜.老年婦女子宮脫垂應用改良陰式子宮切除術治療對照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5)
[2] 梁曉妍,廖群英.補中益氣丸聯合會陰經皮電刺激對產后盆底功能康復的效果評價[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