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能能 盧文婷


【摘 要】目的:研究Bobath護理聯(lián)合膳食干預對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的影響。方法:將我院70例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Bobath護理模式,觀察組采用Bobath護理聯(lián)合膳食干預模式。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能力進行測評,并對比兩組患者的平均進餐時間和護理后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兩組患者行干預后的ADL評分較干預前有明顯提高,平均進餐時間下降(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ADL評分更高,進餐時間更短(P<0.05)。觀察組護理的臨床治療效果較對照組更好(P<0.05)。結論:Bobath護理聯(lián)合膳食干預對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有提高其生活活動能力,臨床療效,改善其進餐效果的作用,值得臨床相關部門廣泛推廣。
【關鍵詞】Bobath護理;膳食干預;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影響
【中圖分類號】 R255.4? ? ? ? ? 【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196-01
不隨意運動型腦癱作為腦性癱瘓常見的一種疾病類型,其患病時的主要表現(xiàn)為全身不隨意性動作,肢體表現(xiàn)不對稱,手口眼不協(xié)調并且張力表現(xiàn)障礙[1]。以上表現(xiàn)再加上患兒頭部自控能力下降使得其再進食過程中表現(xiàn)出流涎和吞咽障礙等現(xiàn)象,降低了患兒的進食水平和營養(yǎng)的正常攝取[2]。在本次研究過程中我們將Bobath護理聯(lián)合膳食干預對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進行護理,詳細的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8年1月-2019年1月因確診患有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而收入我院進行治療的7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35例)和對照組(35例)。觀察組有21例男性,14例女性,年齡(3.2±0.1)歲,粗大分級:Ⅱ級有25例,Ⅲ級有10例。對照組有23例男性,12例女性,年齡(3.3±0.1)歲,粗大分級:Ⅱ級有24例,Ⅲ級有11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患病情況等方面沒有顯著差異,有可比性(P>0.05)。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護理和Bobath護理,常規(guī)護理具體的護理內容為:(1)對患兒全身皮膚進行擦洗清理;(2)輔助患兒進行適當?shù)娘嬍硵z取;(3)對患兒的病房進行嚴格定期的管理。
Bobath護理的具體護理內容為:
患兒進食的體位護理:護士在護理前對患兒的身高和身體比例構成進行詳細的評估,根據(jù)患兒的身體情況對其桌椅進行設計[3]。
(2)患兒上肢功能康復的護理:護士借助玩具將其上舉引導患兒主動伸展上肢、手抓或釋放等動作,每次鍛煉的時間為10min,早晚各鍛煉1次。
(3)主動進食的動作干預:家屬以慢動作的方式向患兒展示進食的方式,在訓練過程中通過語言輔助患兒進食,對患兒的進食工具進行適當?shù)恼{整,每次鍛煉大約10個進食動作,每天鍛煉2次。
(4)進食動作的自我管理:待患兒完成進食,指導患兒抽取紙巾輕輕擦拭口部周圍,指導患兒收拾餐具,清潔桌面。每次鍛煉大約10min,重復鍛煉2次。
膳食干預的具體護理內容為:
準備工作:告知管理對象自身存在的危險因素和為他制定的干預計劃的內容、計劃執(zhí)行時間、執(zhí)行的困難,采用健康課程、宣傳資料等方式開展健康教育,指導膳食記錄表格的填寫;指導管理對象使用能量監(jiān)測儀進行能量監(jiān)測與記錄。
膳食干預的第一階段:發(fā)現(xiàn)目標顧客不良的膳食習慣、指導并協(xié)助填寫記錄表,幫助計算并準確記錄飲食量,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計量容器定量控制飲食。
膳食干預的第二階段:不斷發(fā)現(xiàn)目標顧客的膳食問題和產(chǎn)生的原因,分期分批地進行糾正,并指導掌握家庭共同就餐能量計算方法,強調科學膳食。
膳食干預的第三階段:鼓勵目標顧客保持長久的干預方法,定期監(jiān)督,確定復查時間,并進行階段性總結。
1.3評價標準
通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和干預后的第三個月末的生活能力進行測評。記錄患兒連續(xù)三次的進食時間并計算平均值。臨床療效標準:顯效:進食時間減少15min,并且沒有嗆咳現(xiàn)象;有效:進食時間減少10min,偶爾嗆咳;無效:進食時間減少5min,伴隨著嗆咳。
1.4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20.0對實驗的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x±s)表示,通過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使用計數(shù)數(shù)據(jù)病例數(shù)(n,%),并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兒ADL評分情況和進餐時間的對比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ADL評分較干預前有明顯提高,平均進餐時間下降(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ADL評分更高,進餐時間更短(P<0.05)。見表1。
2.2兩組患兒臨床療效的對比
觀察組護理的臨床治療效果較對照組更好(P<0.05)。見表2。
3 討論
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表現(xiàn)出不協(xié)調的肢體不對稱動作、運動受阻和發(fā)育緩慢等,也對其進食行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4],在本次研究過程中,我們將Bobath護理聯(lián)合膳食干預對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進行干預并研究其對患兒進食等行為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行干預后的ADL評分較干預前有明顯提高,平均進餐時間下降。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ADL評分更高,進餐時間更短。觀察組護理的臨床治療效果較對照組更好。
綜上所述,Bobath護理聯(lián)合膳食干預對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有提高其生活活動能力\臨床療效,改善其進餐效果的作用,值得臨床相關部門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雨,吳姣妍,姜明霞,等.Bobath護理對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進食功能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5,30(5):97-99.
[2] 紀靜麗.腦癱患兒流涎情況及其與口運動、吞咽障礙、粗大運動功能分級的關系[D].青島大學,2015.
[3] 鄭雪芝.腦癱患兒系統(tǒng)護理的康復效果[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5,18(4):135-136.
[4] 張丹,閆麗瑩.腦癱兒童的生命活力素[J].社會福利,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