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艷

【摘 要】目的:分析探討護理安全管理在外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本次將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外科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抽取同期在職護士24名),按隨機盲選法分成兩組,觀察組100例患者采取外科護理安全管理,對照組100例采取常規外科護理管理,進一步對兩組護理管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1)觀察階段,護士的基礎護理、專科護士、應急護理、護理文書以及護理安全五項護理質量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階段(P<0.05)。(2)觀察組護理管理風險事件總發生率為4.00%,與對照組的18.00%比較明顯更低(P<0.05)。結論:外科護理中采取護理安全管理的效果顯著,既能夠提高護士的護理質量水平,又能夠降低護理管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因此,具備推廣及使用的價值。
【關鍵詞】護理安全管理;外科護理;護理管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 ? ? ? ?【文獻標識碼】B? ? ? ?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235-01
外科為醫院的一大科室,外科手術的患者類型較多,臨床研究表明在對外科患者積極醫治的基礎上,有必要配合有效的護理方法。而要想提高外科護理效果,加強外科護理管理非常關鍵,既要加強對護士的管理,又有必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管理,以此使外科護理管理的質量得到全面提升[1]。鑒于此,本課題重點分析探討護理安全管理在外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涉及的研究內容及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入選的外科患者一共200例,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我院,均知情簽署相關醫護同意書,且均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按隨機盲選法分成兩組,觀察組100例,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齡跨度為21-76歲,平均為(45.8±1.2)歲。對照組100例,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齡跨度為22-75歲,平均為(45.9±1.3)歲。此外,抽取同期在職護士24名,研究期間人員無變動,均為女性,年齡為22-45歲,平均為(30.2±1.1)歲;其中,主管護師4名、護師8名、護士12名。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的意義。
1.2方法
本次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管理方法,即嚴格按照外科常規護理管理流程執行;觀察組則在外科護理工作中實施護理安全管理方法,包括:
(1)護理安全管理小組的成立。在科室內部及時成立護理安全管理小組,由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分析,結合本組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合理、有效的護理安全管理計劃方案,進一步加以實施。實施之前,需加強對小組內部成員的培訓教育,通過培訓,提高護士的基礎護理能力、應急護理能力,做到規范護理文書書寫,掌握專科護理流程,加強外科護理安全管理等。
(2)對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一方面,加強患者風險事件安全管理,加強病房看護,在合適的區域合理設置防摔倒欄桿、防滑扶梯,避免墜床、摔倒、跌倒風險事件的發生;同時,定期為患者翻身、拍背,避免壓瘡的發生;加強管道護理,避免意外拔管事件的發生。另一方面,針對護理管理期間出現的問題,由小組成員共同分析,明確原因,制定有效的解決對策,確保外科護理安全管理質量得到持續改進。
1.3評價標準
(1)根據我院自制護理管理質量問卷,對護士的護理質量指標進行評分,0-100分,評分越高,代表護士的護理質量越好[2];包括:①基礎護理;②專科護士;③應急護理;④護理文書;⑤護理安全。
(2)比較兩組護理管理風險事件發生率。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3.0處理數據,計量數據采取(+S)表示,用t檢驗;計數數據采取百分率(%)表示,用χ2檢驗;P<0.05,表示兩組數據有明顯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觀察與對照階段護士的護理質量指標評分比較
觀察階段,護士的基礎護理、專科護士、應急護理、護理文書以及護理安全五項護理質量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階段(P<0.05)。見表1:
2.2兩組護理管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100例患者,跌倒1例、摔傷1例、壓瘡2例,總發生率為4.00%;對照組100例患者,跌倒3例、摔傷3例、壓瘡4例、意外拔管3例、燙傷2例、墜床3例,總發生率18.00%;結合數據可知,觀察組護理管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數據存在明顯差異性(χ2=11.283,P<0.05)。
3 討論
外科作為醫院的一大科室,是主要以手術切除、修補為治療手段的專業科室,包括外科創傷、感染、腫瘤以及畸形等疾病。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外科患者,在積極醫治的基礎上,還有必要配合有效的護理管理方法[3]。
本次提到的外科護理安全管理,涉及及時構建外科安全管理小組,加強小組內部護士的培訓教育,提高護士的護理質量水平;進一步加強對患者的護理管理,降低患者護理管理期間的風險事件發生率,比如跌倒、摔傷、壓瘡、墜床等風險事件。本次觀察組采取護理安全管理方法,結果顯示觀察階段護士的基礎護理、專科護士、應急護理、護理文書以及護理安全五項護理質量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采取常規護理管理的對照階段;此外,觀察組護理管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僅為4.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8.00%;從中可知,護理安全管理方法的應用價值頗高。
綜上所述:外科護理中采取護理安全管理的效果顯著,既能夠提高護士的護理質量水平,又能夠降低護理管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因此,具備推廣及使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唐曉華.故障樹管理法在外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33):130-132.
[2] 王琳.護理安全管理在血管介入外科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38):167.
[3] 別會會.護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7):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