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何麗娟 杜春紅
【摘 要】目的:就我科室收治的60例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護理措施。方法:結合兒童特點與臨床觀察,利用問卷調查法分析60例睡眠障礙的住院兒童,并給予其相應的護理干預。結果:通過一段時間的精心護理隨訪,各患兒癥狀明顯好轉,甚至痊愈。結論:針對睡眠障礙兒童實施有效護理干預,可使之睡眠障礙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盡快康復。
【關鍵詞】兒童;睡眠障礙;原因;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267-01
現階段,兒童睡眠障礙已屬于臨床上的一類常見疾病,也受到了廣大醫護人員的重視與和關注[1]。臨床研究證實,受諸多原因的影響,兒童極易有睡眠障礙產生,包括入睡困難、夜間易醒、睡眠不安、夜驚等,讓孩子的睡眠質量大大降低,同時睡眠障礙和各種因素相互作用,也對兒童軀體疾病的恢復造成了很大影響,若不及時解決便會讓兒童正常的生長發育受阻[2]。本文對科室收治的60例睡眠障礙患兒的臨床資料展開了回顧性分析,并對產生睡眠 障礙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應的護理措施,現做如下報道。
1 臨床資料
選取我科室收治的60例睡眠障礙兒童為研究對象,男女比例為32:28;年齡5個月-10歲,平均年齡(6.4±0.7)歲。其中10例睡驚癥、12例睡行癥、16例夢魘、22例磨牙癥。所有患兒均未有器質性疾病,如扁桃體炎、呼吸道感染、哮喘等。
2 方法
由??漆t生對病史予以詢問,通過自制兒童睡眠障礙問卷表格對資料進行收集,表格包括10個方面的內容,如患兒年齡、午睡習慣、就寢規律、 患兒睡眠表現、患兒日常行為、父母文化程度、父母 婚姻關系、家庭居住環境、父母睡眠情況及是否擔憂患兒的健康,結合父母主訴,立足于患兒實際情況,認真記錄,便于之后分析。根據病因指導家長把相應的家庭睡眠護理做好,將護患信息登記卡建立起來,便于家長而患兒隨時咨詢,同時展開電話隨訪。
3 結果
通過一段時間的精心護理隨訪,各患兒癥狀明顯好轉,甚至痊愈。
4 討論
4.1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分析
(1)心理因素和疾病導致的睡驚癥
睡驚是出現于學齡前的一種睡眠障礙,發生率在2%-5%左右,常發生于男孩中;其多在非快速眼動(NREM))睡眠第4階段中發生,以遺傳與心理因素為主要原因。
(2)環境因素導致的睡行癥
睡行癥即我們俗稱的夢游,其主要是發生于快速眼動(REM)睡眠期中的諸多復雜動作行為,以行走為主,一般在夜間睡眠前1/3階段中(第l或第周期末)發生,又或是開始于NREM睡眠深睡眠階段(第3、第4期) 醒轉時,諸如遺傳因素、軀體因素和心理因素為常見原因。
(3)精神因素導致的夢魘
夢魘也被稱之為夢中焦慮發作,其指的是兒童因為恐怖內容的夢而感到焦慮、恐怖。調查顯示,發生夢魘的兒童大約在7%~5%左右。夢魘多在REM睡眠期發生,精神因素與軀體因素為其病因。
(4)生理因素導致的磨牙癥
睡眠時因為咬肌及相關肌肉多次做發作性、節律性收縮,而有刻板性運動產生,如咬牙、牙齒磨擦等,同時發出聲音,諸如生 因素、心理因素和遺傳因素為其主要原因。
4.2護理對策
(1)積極創設對兒童睡眠有益的環境。創造各中有利條件對不利因素予以有效預防。睡眠時,注意病室環境的安靜,保證床鋪整潔,將光線、溫濕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盡可能把不良感染因素減少,使兒童以一個舒適的角度和良好的心情安然入睡。
(2)正確實施護理計劃,對兒童良好的睡眠習慣予以培養。一個好的作息習慣與睡眠習慣可對大腦的正常發育起到積極促進作用,獲得充分休息[3]。因此,護理人員除了把自己的護理技術水平提高,對兒童的軀體疾病予以積極治療,提供良好心理護理給他們,還需把其不良作息習慣與睡眠習慣給改變,若兒童具備一定的認知與判斷力,如果未有特殊情況,要求其對科室的作息制度予以嚴格遵守,并做睡前放松訓練,并借助沙漏等可視物品幫助入眠。同時對諸如睡前進食、過多飲水以及過度游戲等睡前行為予以限制,保持心情平穩。睡時盡可能采取右側臥位,嚴禁蒙頭。
(3)做好入院評估,制訂護理計劃。護理人員應同兒童及其陪護展開積極交流,從中獲取兒童的多項資料,包括日常和現在的生理、心理、社會方面的,并對兒童的生長發育、軀體疾病情況進行分析評估,將現階段的情緒反應、睡眠特點、睡眠問題及相關知識的需求等結合起來,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
o(4)圍繞兒童與家長實施健康教育,對健康睡眠和睡眠障礙方面的知識予以完善。護理人員應讓兒童與家長知曉,兒童年齡越小則需要越長的睡眠時間。睡眠中出現的諸多異常表現即睡眠障礙,不同年齡兒童睡眠障礙的表現形式存在差別,但其均會將睡眠質量降低,讓兒童的生長發育受到影響。與此同時,應將睡眠不足帶來的危害告知家長,使之引起重視,慢慢把孩子異常的睡眠行為改變。另外,家長還需以身作則,減少對兒童的不良影響,第一時間將兒童睡眠異常表現發現,并同護士積極配合,對原因作出正確判斷,及時治療。
5 小結
兒童睡眠問題與多方面的因素有關,如家庭環境、睡眠習慣、疾病等。大部分睡眠問題會會由于健康的睡眠習慣而得到很好的改善,且根據年齡不斷增長而明顯好轉,很少有真正需要治療的[4]。要想兒童體格生長所需的生產激素達到最高分泌水平,就必須在睡眠狀態下,睡眠較差會減弱孩子的記憶力,對兒童認知功能造成影響,使之感到疲倦,進而有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沖動等癥狀出現,所以應指導家長幫助患兒將良好的睡眠習慣給建立起來,營造溫馨的睡眠環境。
參考文獻
[1] 徐小麗, 鄭淑紅, 金麗云. 溫嶺市兒童睡眠障礙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8, v.29;No.159(07):21-24.
[2] 戚小兵, 陳強, 於娟娟. 珠海市學齡前兒童睡眠障礙發生現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社會醫學雜志,015(02):41-44.
[3] 魏蜀穎. 學齡前兒童睡眠障礙發生率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世界睡眠醫學雜志,018, v.5(06):68-70.
[4] 游規秀, 黃廣文, 王紅云.~5歲兒童睡眠障礙現況及其影響因素初步分析[J]. 實用預防醫學,016(1):181-183.